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9 毫秒
1.
齐国原是西周初年在今山东东部建立的一个诸侯封国.起初,齐国只不过是一个不足方百里的小小的宗族殖民据点,后来由于姜太公、齐桓公、齐威王、齐宣王等历代国君施行了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使齐国逐渐成为春秋战国时代的泱泱大国.总结齐国强盛与"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齐桓公是一位有为有道有德之君。他推行政治、军事、经济改革,以朝天子、尊王攘夷、霸诸侯为治国方略,富国强兵,改善人民生活,使齐国成为五霸之首。  相似文献   

3.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分国记事的国划体历史著作,它有重点地记述了从周穆王起至鲁悼公止五百余年内有关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重要史实。《国语·齐语》主要记述管仲相齐桓公的政绩。齐桓公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姓姜,名小白,公元前685-mx年在位。他任用管仲为相,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管仲(?——公元前cd前)字夷吾,颖上(今安徽额上)人,少时家贫,曾以经商为生。从公元前685年开始,他辅佐齐桓公,在齐国进行了重大的政治经济改革,使齐国的国力大振,成为春秋时期第——个称霸中原的大国…  相似文献   

4.
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曾被人评价说“能力一般、长相一般、贪财好色、人品很差”,但他有一个优点:会带队伍,会用人才.齐桓公最重用的人才,非管仲莫属.史书上记载,管仲被齐国任用为相后,推行改革,齐国逐渐强盛,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  相似文献   

5.
春秋初年的管仲佐齐桓公尊王攘夷之功为历代美谈.但对其治国思想中的法治部分作出系统评价的却是几百年后战国末期的韩非.集法家大成的韩非肯定了管仲在齐国实行的变法改革,并认为变法改革是齐国成功的关键.他对管仲思想中的"刑罚"、"因能而受禄,录功而与官"的法术思想表示赞同,并对其思想中不成熟的方面作出批评.  相似文献   

6.
春秋初年的管仲佐齐桓公尊王攘夷之功为历代美谈,但对其治国思-想中的法治部分作出系统评价的却是几百年后战国末期的韩非.集法家大成的韩非肯定了管仲在齐国实行的变法改革,并认为变法改革是齐国成功的关键.他对管仲思想中的"刑罚""因能而受禄,录功而与官"的法术思想表示赞同,并对其思想中不成熟的方面作出批评.  相似文献   

7.
作为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封面,设计采取了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形式言简意赅的思路和技法。学报地处齐国古都淄博,淄博可谓龙兴之地,齐桓公在此成就五霸伟业之首,齐威王跻身"战国七雄"之列。因此,选择龙图案,引伸出龙文化、中国文化,继之"稷下学  相似文献   

8.
有一次,子贡问哪些人可以称得上历史名臣时,孔子十分肯定的回答说:"齐有鲍叔,郑有子皮。"其实,在孔子所处那个年代以前,还有春秋时期的齐国国相管仲,他辅佐了齐桓公"九合诸侯,  相似文献   

9.
《可乐》2006,(12)
最近,著名医学家扁鹊深陷齐桓公医疗事故的纠纷之中,虽然他曾经让虢国王储和晋国总理赵简子起死回生,但是仍然受到齐桓公僚属和齐、楚、燕、赵等国内外媒体的质疑。昨天,逃出齐国的扁鹊先生打破沉默,在其寄居的寓所召开记者招待会,不仅首次正面回应齐桓公事件,而且还对近年来发生的诸多医疗卫生事件发表评论,以下是本报记者笑笑生从现场发回的报道:《赵国日报》记者毛遂问:很多医学专家认为,正是由于您的不作为致使齐国元首病逝,您因此应当  相似文献   

10.
1.管鲍之交 春秋时,齐国的管仲与鲍叔牙是好朋友,但是两人各事其主。后鲍叔牙侍奉的公子小白被立为齐桓公,鲍叔牙却向齐桓公荐管仲为相而自己甘居其下。在管仲的辅佐下,齐国日益强大,最终成为“九分诸侯,一匡天下”的霸王。成功后的管仲十分感慨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相似文献   

11.
目前 ,我国正处于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教改时期 ,高校应加强非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心理教育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为社会培养、输送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著名思想家胡礼垣、何启密切关注祖国命运,在《新政真诠》中提出要全面向西方资本主义先进文明学习,除了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外,还要引进西方先进的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才能有效地改造中国社会,挽救中国社会危机。他们的政治主张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很有特色。  相似文献   

13.
周人先世自太王迁岐才有“周”之说不足征信,从史料上看,周人的古公童父和太王蛊父是时代相距很远,处于两个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两个代表人物。古公宣父是周人记忆中初民时代的氏族领袖,是初民时代对偶婚“望门居”向对偶家庭转化时期的代表人物。太公室父是周人迁岐时的领袖,是文王的近祖。  相似文献   

14.
在对管仲改革的研究中,有一种倾向,就是对这一改革评价甚高。有论认为,管仲改革是齐国社会形态转折的重要标志。其理由之一是管仲改革已使齐国从血缘政治过渡到了地缘政治,使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法制度不复存在。事实上,管仲改革的思想轴心,仍然是宗法等级制度,其改革不但没有触动宗法制度,反而在齐地强化宗法意识,这不能不说是管仲改革在思想领域中的误区。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政治体制的全面改革,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局面。在这新的历史时期,认真研究政治体制的变迁,总结我党在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对于进一步推进政治民主化和政治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政治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续说晋侯邦父与杨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沃北赵晋侯墓地M64为晋穆侯墓,器铭"晋侯邦父"即穆侯费王,他与宋代著录器铭中的王臣叔邦父身分有别,不是一人.与M64同组的夫人墓M62是<左传>、<史记>中穆侯夫人齐姜之墓,M63则据所出壶铭是另一夫人杨姞之墓.从宝鸡杨家村发现的宣王四十二年佐鼎知道,姬姓杨国之封已到穆侯临终,故杨姞的婚嫁在穆侯在位的后半,她生存到齐姜所生晋文侯在位的时期,这和M63的14C测定年代相符合.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教育思想,重申体育理论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价值作用,提出以加强体育理论教学带动学校体育教学在教学模式、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设想及实施改革的具体做法,使学校体育在培养高素质建设人才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流传至今的《穆天子传》,出土于西晋初年,其中有大量阙字、难识字以及不为人所理解的字词。本文对《穆天子传》中“七萃之士”进行了考证,从文字学、文献出土时具体情况以及文本的具体语言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七萃之士”应为“甲萃之士”,“七”、“甲”之误,是《穆传》最初整理者荀勖等人隶定不准确造成的,“甲萃之士”应为典籍中经常提及的“戎右”、“车右”,即战车上全副武装的猛士。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三十年高校党建的历史回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党建逐步走向正轨,高校的党建取得了丰硕成果.从1978年至今的30年里,高校党的建设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恢复重建与曲折发展、深入反思与重树核心和不断推进与全面发展三个历史阶段,每个阶段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三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回首30年,高校党建工作已积累了丰富而又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