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美国最早的华人移民社区——唐人街,出现于19世纪末,它是美国历史上西海岸反华运动和1882年联邦政府排华法案产生的直接结果。在随后的发展中,唐人街逐渐形成了它鲜明的族裔文化和经济特色,赢得了早期华人移民的认同,成为美国最具特色的族裔聚居区之一。在过去的30多年间,伴随着华裔人口的迅速增长和新移民人数的不断增加,美国华人移民社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传统的东西海岸华人聚居城市及其他城市中涌现出许多与唐人街有着质的差别的新华人聚居区,纽约市的法拉盛社区和洛杉矶地区的蒙特利公园市就是其中的典型。当今美国华人移民社区的转型成为目前移民社会学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课题。“族裔资本为中心”的解释性框架,可以尝试解释“美国华人移民社区转型”的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2.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美国被称为"世界民族大熔炉",唐人街,小意大利,小韩国……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们汇集到这片土地上来。早期的移民秉持着美国梦,坚信着在这个自由的国度中,依靠奋斗便可以拥有地位和财富。若干年以后,这些老移民的后代们,非洲裔、亚裔、拉丁裔的年轻人,却有了新的共同点,他们的偶像变成了嘻哈帝国的艺人们,他们的美国梦已和嘻哈文化息息相关。对少数族裔群体的嘻哈文化发展进行研究,可以透视美国族裔的关系变迁。  相似文献   

3.
族裔资本与美国华人移民社区的转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美国最早的华人移民社区———唐人街(Chinatown) ,出现于1 9世纪末,它是美国历史上西海岸反华运动和1 882年联邦政府排华法案产生的直接结果。在随后的发展中,唐人街逐渐形成了它鲜明的族裔文化和经济特色,赢得了早期华人移民的认同,成为美国最具特色的族裔聚居区之一。在过去  相似文献   

4.
孔俊婷  孔江伟 《城市》2015,(7):64-67
“蚁族”是在我国社会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和劳动力素质提高的背景下产生的一个社会现象.大城市边缘地区的“蚁族”聚居现象已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笔者选择天津市西青区大学城附近的“蚁族”聚居区——侯台新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调研分析手法,进行深入的居住实态调查;重点对“蚁族”聚居区的物质空间环境、住户群体特征、住户居住满意度及意愿进行分析研究,并归纳总结其现状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以及对未来理想居住环境的意愿.  相似文献   

5.
巴黎的“非洲” 或许法国的500万穆斯林中有20万到40万生活在一夫多妻制家庭里。当需要工人供应欧洲二战后的经济腾飞时,法国没有限制地给予一夫多妻制家庭成员移民签证。移民融入主流社会的问题和少年犯罪的问题不断严重,最终导致法国在1993年取缔了一夫多妻制。但是法律只是断断续续地推行,许多一夫多妻制下的妻子继续偷渡入境。这些移民大部分来自撒哈拉以南地区,如马里、塞内加尔、冈比亚。多数人居住在巴黎贫穷的郊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内。  相似文献   

6.
杨钊  孙洋  李晅煜 《城市》2012,(6):65-69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经济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按照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理清人、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由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提出的研究自然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的系统评价理论——能值分析理论,通过尽可能全面地整合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系统,定量分析自然与人类活动的真实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度量区域"社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及货币流动对可持续发展贡献的难题,对科学评价区域发展中自然环境的作用及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伴随城市化的发展,一部分老人“移民”到城市生活,由于文化上、经济上整体比本地居民的水平低,农村老人心理多少会有些自卑,与本地居民的联系很少,城市融入情况有待提高.本文重点从社会工作视角分析,并引入社会工作介入方法,以社区社会工作为切入点,发展专业化的社区服务中心,作为农村老人城市融入的现实路径,为促进农村老人城市融入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后扶阶段,影响我国少数民族搬迁移民儿童社会融合的主要因素已经由政府政策、资金等外部宏观因素转变为家庭、学校及社区等微观因素。研究少数民族移民儿童社会融合的关注点要由聚焦于政策、制度等宏观领域转至家庭、学校等微观场域,研究视角也理应由聚焦制度排斥的问题视角转向关注社会融入的优势视角。由此,根据优势视角理论及布朗芬·布伦纳的个体发展模型,在正视移民儿童社会融入问题和困难的前提下,剖析促进搬迁移民少数民族儿童社会融入的动力机制,挖掘移民儿童所具有的内外优势与资源,构建促进其社会融入的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9.
城市新移民社会认同的结构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根据亨廷顿关于社会身份的分类模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统计方法,通过群体认同、文化认同、地域认同、职业认同、地位认同等对城市新移民十分重要的五种社会认同类别,探索移民社会认同的内在关系结构。结果表明,移民的社会认同呈现出一致性认同与差异性认同并存的关系结构,具体表现为:职业认同与群体认同和地位认同,地位认同与地域认同,地域认同与文化认同和群体认同,群体认同与文化认同之间存在着一致性认同的倾向;职业认同与文化认同和地域认同,地位认同与文化认同和群体认同之间存在着差异性认同的倾向。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城市新移民的定居打算与其采纳本地节日的状况和他们对子女的期望之间均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蓬勃发展,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在新的发展环境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实现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破解县域经济发展瓶颈,是当前和长远的一项重要议题.作为苏南模式的发源地江苏省武进区,积极探索具有苏南特色和武进特点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走出了一条持续,快速、协调、健康的科学发展道路,值得学术界和职能部门进行借鉴和思考.本文运用发展经济学来分析县域经济从单纯的经济增长到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运用案例分析法研究武进科学发展路径,运用经验分析法研究武进经验对我国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人口与经济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关系。人口与经济由于各自内在的原因和外在条件的影响,都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着。这种运动和变化是在两者相互作用中实现的。经济及其运动过程是人口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经济发展对人口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以贵阳市为研究对象,以"五普"和"六普"的数据为主,运用人口经济学知识,说明贵阳市人口的自然结构、社会经济结构、地域结构和流动人口情况,并分析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增长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李庆 《城市观察》2013,25(3):138-147,177
中国巨大的发展成就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这种趋势既是外籍人员趋利行为的结果,也是中国更多融入国际劳动力市场的表现,外籍人口问题将逐渐从社会边缘性问题向社会重大问题转变,广州的非籍人口问题就是这种转变的初现端倪,中国崛起必将迎来外籍人口问题的挑战。从美国民族融合的历程看,老移民把自己看作正统美国人,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以偏见和歧视对待新移民,力图强迫新移民按照他们的要求进行"美国化",这种做法使种族矛盾越演越烈,历经多年仍然余毒未消。预见到我国外籍人口问题的发展趋势,有必要反思美国的移民社会融合教训,结合具有代表性的广州外籍人口问题,把广州在推进外籍人口社会融合方面的探索和创新上升到国家战略试点的高度予以重视,从经济融入、社会融入、文化融合、结构融合和身份认同的角度入手,探索符合中国经济社会状况的外籍人口社会融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美国是一个由多族裔移民组成的国家,在关于青少年移民的社会融合政策方面,美国经历了"美国化""自由放任"和"选择性限制"三种政策范式的演变。"美国化"式的青少年移民社会融合政策促成了早期青年移民及其子女的归化,但它缺乏对其族群个性的尊重。"自由放任"式的社会融合政策赋予了青年移民及其子女个体、社区、民间组织等以自主地位,丰富了美国文化的多样性。"选择性限制"式的融合政策避免以单一化原则来应对所有青年移民及其子女的社会融合问题,但它并未真正实现其"反恐"和确保国土安全的政策初衷。这些关于青少年移民的社会融合政策对于当代中国城市的新移民(青年农民工、随迁子女、大学毕业生、外籍青年移民等)的管理与服务政策的完善具有重要启示,主要体现为对多元文化和青少年移民自主性的尊重、保障弱势青少年移民群体的合法权利、重视吸纳高层次的青年劳动力移民以及充分发挥社区和民间组织在青少年移民社会融合过程中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14.
黎相宜  周敏 《社会学研究》2012,(3):182-202,245,246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人移民通过文化馈赠这种跨国实践极大地促进了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但从我们的观察来看,不同类型的移民群体的跨国实践模式不尽相同。本文借鉴以往国际移民与跨国主义的研究,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社会地位补偿"的范式,对分别来自广东五邑开平与海南文昌下辖两个镇的移民群体进行比较。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移民对于侨乡的文化馈赠不仅受到其个人出国前后社会地位变化的制约,而且还受多种客观因素的制约。特定的祖籍国和移居国在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中位置的差异,移民群体在移居地的不同社会境遇以及侨乡的地方政府和地方社会均对文化馈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上述这些宏观、中观与微观层面的因素交互作用,形成社会地位补偿的特殊机制,影响移民跨国实践中的文化馈赠。  相似文献   

15.
全球视角既是中国参与中东经济事务的难点,也是中国扩大国际影响的着力点.以全球视角参与中东经济事务的含义有二:在具体层面上,应正视与中东国家经贸关系存在的问题,从推动双边关系的平稳发展来实现整体顺利参与;从整体角度看,中国应以中东经济事务为平台妥善处理与世界大国关系,推动能源领域的国际化和市场化.中国需从石油美元视角审视贸易顺差和人民币币值问题,超越"瓜达尔港式"命题,加速向国际社会的全面融入.  相似文献   

16.
多元文化主义是国际移民学中民族政策研究方面的一个重要概念。本文主要从理论和现实两个角度对多元文化主义进行了简要分析。多元文化主义是继熔炉论后出现的一种解决族裔文化冲突的理论,同文化多元主义相比,它覆盖了更深层次的含义,涉及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内容。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是典型的两个实行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国家,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要在实践中处理好"多元"与"同一"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7.
南充市发展低碳经济与工业节能减排的路径与政策选择,在整个四川丘陵地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可为四川丘陵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树立一面旗帜,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价值。从长期看,产业结构升级、清洁能源开发、发展低磁交通和采用低碳技术将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8.
"社会融合"是西方移民研究中的重要概念.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或不同文化之间互相配合、互相适应的过程.在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研究中,通常更多考虑到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的融合.目前我国关于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研究的普遍思路是从身份认同的角度考察流动儿童对城市和农村的认知,或从城市认同的角度分析流动儿童是否对流入地产生归属感,是否形成了"当地人"的身份认同,进而推断其主观社会融合程度的好坏.尽管有学者提出了流动儿童多元身份认同概念,对城乡二元身份认同的前提假设提出了质疑,但突破城市融人身份认同的探讨不多.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运行状况与国民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综合国力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从嘉陵江流域的角度,分析其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微观运行机制与宏观运行机制的内在意义,提出促进嘉陵江流域经济健康发展应采取的必要措施。从动态的角度,分析嘉陵江流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把握经济运行规律,从而选择适合该区域经济综合开发和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促进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土耳其经济的持续疲弱反映出国家经济治理的危机:经济增长缓慢使之成为陷入失速的"经济大国";经济结构脆弱使之成为缺乏后劲的新兴大国;经济发展模式失色使之成为日益孤立的地区大国。土耳其的经济治理危机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绝对化的新自由主义理念及治理实践在土耳其的失败。国家权力在经济领域中的角色将进一步凸显,经济发展模式出现新的强势转向。同时,国内政治经济发展与国际体系结构之间表现出复杂的双向互动关系。埃尔多安和正义与发展党着力打造的"新土耳其"具有推动国家治理转型的积极内涵,虽然遭遇重大挫折,但在新形势下有望恢复活力。土耳其经济治理的危机及其转型对于全球新兴国家群体而言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