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越来越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而师资队伍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主体,已经成为推进我国高校国际化的核心要素。本文以国家985、211重点高校——华南理工大学为具体研究对象,尝试提出并探讨基于华南理工大学特色的VPC模式的师资队伍国际化路径的可行性与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对其国际化的研究十分必要。地方高校发展国际化究竟为何必要、何以可能,以及地方高校发展国际化的一般路径是笔者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中国高校国际化发展任务也日益迫切。中国高校在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时,要理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论动因和内涵,要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结合高校整体发展战略和自身办学特色,充分考量“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辩证关系.重视国际化进程中“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战略地位,通过选择科学合理的国际化发展战略路径.把高等教育引向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和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高等教茸方向上来。  相似文献   

4.
对推动我国高校管理体制国际化进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我国高校管理体制国际化进程是提高办学水平的客观需要。目前我国高校管理体制在思想观念、组织结构、管理队伍、依法治校等方面与教育国际化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为推动我国高校管理体制国际化进程,我国高校应从以下方面加以探讨:树立科学发展理念、规范管理组织结构、提升管理队伍专业水平、建立依法治校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5.
高校国际化的组织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校国际化作为中国高校目前的发展重点,对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创新高校国际化组织模式不仅是实现国际化战略的重要路径,也是实现高校内外部组织机构良性互动的有效手段,为高校持续创新提供有力的体制保证。针对目前我国对高校国际化组织模式的研究不足,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调查分析了我国高校国际化组织结构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根据现代组织结构设计原则,提出了我国高校国际化组织模式演进轨迹,即直线二级星型模式一参谋三级星型模式一星型环状模式一开放式网络模式。在此基础上,调查了我国高校的国际化组织模式的情况,实现了组织模式与战略的良性匹配,为国际化战略的组织实施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6.
加拿大高校独特的治理模式为其教育国际化水平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明确的国际化战略、自下而上的国际化路径、以及强大的国际机构等为其教育国际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高校可从其国际化的经验和做法中得到启示,在国际化观念提升和强化、广泛参与、队伍和机构建设等方面做出积极努力,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趋势下,我国的地方高校面临着国际挑战和国内竞争的双重压力。不顾自身条件,盲目照搬他校模式是一些地方高校国际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而无视国际化的机遇则是另一些地方高校的错误选择,不利于其自身的长远发展。因此,采取正确的国际化策略对地方高校来说至关重要:要正确处理区域化与国际化发展间的辩证关系,要依托本校、本地的特色和优势开展活动,要重点进行人员的合作与交流,要不断加强和改善自身的办学条件。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校学术期刊国际化是中国出版业国际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各国期刊业之间合作交流空前发展的积极成果,是时代的发展对我国高校学术期刊提出的要求,也是我国高校学术期刊面对现代信息技术飞速进步实现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浅谈留学生教育对我国高校国际化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学生教育是很多发达国家高校教育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留学生教育也是拉动我国高校向国际化迈进的重要因素。深入思考高校在发展留学生教育上存在的机遇与挑战,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一个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也是我国高校向国际化迈进的关键一步。我国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为来华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鉴予此,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在外国留学生招生,培养方面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进一步开展留学生招收,培养工作的措施和构想。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经济的全球化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留学生的数量也成为一个国家或一个高校国际化程度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因此,发展留学生教育也是拉动我国高校向国际化迈进的重要因素,深入思考高校在发展留学生教育上存在的机遇与挑战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一个值得探讨和关注的问题,留学生教育具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是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策略,本文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师资队伍建设为个案进行策略分析,并通过中外高校教师管理历史的对比提出如何建设一支适应教育全球化的国际化高职师资队伍,从而提升高职院校的竞争力,更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国际化人才.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地方院校发展的大趋势,地方院校必须要抓住机遇,迎接教育国际化的挑战,根据自身的条件确立有自己特色的国际化发展对策.通过对肇庆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个案研究发现:肇庆学院面临着对国际化人才培养认识不足,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内部体制开放不够,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不够深入等根本问题,也面临着留学生招生难度大、招聘境外教师不够理想、中外合作项目及港澳台学历生招生进展较慢等实际问题;提出了加强留学生招生、管理和教学工作,确保境外教师的引进和有效管理、大力推进师生出国进修和学习,加快国际交流学院建设,将国际化办学理念贯彻到人才培养方案及培养过程中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国际化人才的概念,指出高等教育要从一般意义上的国际化向国际合作战略推进,强调要继续进行出国留学工作的改革,进一步推动学历学位互认,促进国际间的学生交流,培养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相似文献   

14.
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而ESP课程的实施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对比分析闽台地区具有较高办学水平高校的ESP课程设置、实施情况与全英文课程开展情况,借鉴其有效做法,对我国高校ESP课程的推进和培养国际化人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第七届亚洲大学校长论坛于2008年9月在安徽大学举行,来自亚洲、欧美的14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大学的校长出席了论坛。会议围绕着"国际交流"、"教育与就业"和"大学文化"三个主题,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亚洲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合作,对世界高等教育的未来和共同关注的前沿问题进行了研讨。会议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展开的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共同面对的现代性课题。现代高等教育正沿着国际化与地域化两个向度展开,其主要形式正从校际合作向区域合作演变,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才已成为大学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6.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俄罗斯为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如积极加入博洛尼亚进程,实行国家入学统一考试,强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专业设置与课程教学内容,实施创新型高校发展战略,完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这些策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俄罗斯高等教育的国际地位和竞争力。中国要借鉴其成功经验,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增强高校创新能力,完善质量保障体系,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着力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7.
法律服务国际化在一定程度上是指法律人才的国际化 ,归根到底是法学教育的国际化。中国法学教育在教育观念、内容、体制和模式等方面都面临法律服务国际化的严峻挑战 ,因而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应对这种挑战  相似文献   

18.
美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最快的国家,从政府到高校都非常重视人才的国际化培养。宏观战略上,美国国家领导人对高等教育国际化非常重视,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上升为美国国家战略,并与经济振兴和社会稳定紧密相连;外部策略上,美国的"引进来"和"走出去"策略为国际交流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美国将长期致力于高等教育国际化培养;从内部微观角度,以美国州立大学为研究对象,从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外语学习和师资管理方面探析美国高等教育本土国际化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9.
石油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工程创新型人才应具有非常规思维和创造能力,具有较强的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工程技术的创新能力,能够解决石油工业面临的重大科技难题,适应石油企业的国际化竞争。培养石油工程创新型人才,要以满足当前石油工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为目的,以解决目前中国石油高校石油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为突破口,优化培养方案,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高石油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面对国家油气发展战略重大调整新形势,传统模式培养的趋同化单一石油工程人才已不能满足国家及社会的多元化需求。依据国家中长期教改发展规划纲要、大众创业与创新政策导向以及学生专长与成才意向,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开展了石油工程分类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与建设,以实现高等教育“核心素养”培育、突出石油精神与文化主体教育为目标,界定“国际化、创新、卓越工程师”三类人才个性化特质,构建并实施三类石油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三类人才能进能出的动态运行转换机制,搭建服务于石油工程人才分类培养的软硬件配套教学平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同类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