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贾谊(公元前二○○——前一六八年)是西汉初期的一位青年法家,他是著名的政论家,又是有名的文学家,在西汉初期儒法斗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贾谊二十余岁,就被汉文帝刘恒选拔到朝廷当博士和太中大夫,参与了中央政权的政治活动,为汉文帝实行法家路线出谋划策。贾谊极力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反对分裂复辟,为巩固西汉初年地主阶级政权起了一定的进步作用。在批林批孔深入发展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贾谊的思想及其主张加以研究,给贾谊以应有的历史地位,并且分析总结贾谊积极参加的汉初“削藩”斗争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2.
贾谊(前二○○年——前一六八年),洛阳人,是西汉初期著名的法家。他生于汉高祖六年。当时,正是刘邦初定天下,继续秦始皇开创的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制事业,打击六国贵族,扫除割据复辟势力的革命战争年代。贾谊就是在这种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风浪中,成长起来的。斗争,锤炼出这个年青的政治家。他十八岁时,就以学有成就,见解敏锐闻名于郡中,为法家官吏河南守吴公所赏识,招之门下,精心培养。不久,汉文帝刘恒即立,吴公以“治平为天下第一”,升任朝廷的廷尉。吴公一到朝廷,就把贾谊推荐给文帝,文帝召贾谊为博士。于是,贾谊就以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登上了政治舞台。他在朝廷会议上,不避群僚老臣,大胆阐述自己的政见,他坚持法家的“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见《过秦论》下篇)的历史进化论观点,政见所出,生气勃勃,切中时政,使在坐的人“各如其意”。文帝也是  相似文献   

3.
贾谊为何不受重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谊二十岁应召进京,不到一年,便由博士升任太中大夫。由于他出类拔萃,汉文帝还打算提拔他到公卿之位。正在这青云直上之际,遭到了周勃、灌婴、冯敬等大臣的反对,文帝将他调离京城,改任长沙王太傅。后来,贾谊虽然还提出了包括逐步削弱诸侯王势力(割地定制)在内的许多很好的意见,但终未被委以重任,竟以32岁的盛年忧郁而死。贾谊博学锐敏,才气横溢,为巩固新兴地主阶级中央集权制统治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早逝,是一个悲剧性结局,让人惋借。造成这种悲剧性结局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贾谊是西汉初年的重要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于教育多所发论的教育理论家。 中国中世纪的教育,多以儒家的教化教育为根本,贾谊的教育思想也莫能外。 贾谊思考教育教化问题,是从对“不知大体”的汉初“俗吏”的批判开始的。在贾谊看来,教化,是构建其礼治新秩序的一个重要环节。秦帝国“以法为教”,全是大棒,没有胡萝卜。在他看来,这不是教化,汉初因循徘徊,黄老政起,贾谊认为这也不能阻止社会一致性的流失。他激烈批评汉初“俗吏”“不知大体”,不能“移风易俗,使天下移心而向道”(《新书·俗激》),意思是唯务政刑,不知礼乐教化,俗吏治政  相似文献   

5.
贾谊(公元前201年——公元前169年)是汉初著名的青年政治家和文学家.是西汉王朝有远见、有才华的忠实谋臣.他对历史非常熟悉,对天下形势了如指掌.从十八岁开始从政以后,他在短短十五年中,对汉初的一些重大问题,作了深刻的分析,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主张.他对巩固西汉王朝的封建统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论积贮疏》是贾谊就粮食生产和积贮问题写给文帝刘恒的一篇奏疏.疏,是封建时代臣子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一种文体.积贮,是指粮食的储备积蓄.秦亡汉兴,连年战乱,使新生的西汉  相似文献   

6.
贾谊是先秦至汉代文学嬗变期间的一位重要作家,是汉初文坛最杰出的代表。后世论者多评价其悲剧人生,叹息其生命的短暂。知人论世,本文着力挖掘贾谊的人格内涵,强调人格在他的文风形成中的重大作用。主要从格调、思想、气势、语言四方面剖析贾谊散文,归纳其风格为壮美,并从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两方面论述贾谊散文对后世的影响,在展示贾谊峻洁人格的同时,揭示其散文的永久魅力。  相似文献   

7.
贾谊是西汉初期一个杰出的年轻的思想家和文学家,生于汉高帝七年(公元前200年),卒于文帝十二年(前168年),享年仅三十三岁。贾谊熟悉历史,对于当时的天下大势更是了如指掌。从十八岁开始了政治活动以后,在短短的十五年中,针对西汉初期各方面存在的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深刻的见解和有价值的主张,积极有为,发愤图强,以天下为己任。虽然受了旧势力的打击,但他的主张,在当时和以后大部分被采用实施,行之有效。他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和影响。  相似文献   

8.
贾谊是西汉初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他是汉初比较全面系统地提出礼治思想的第一人。剖析贾谊的礼治思想,对于认识贾谊的社会政治观和西汉时期政治指导思想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历来有不少评论家认为贾谊是具有王佐之才,而对于贾谊未能获得理想的成功,大都归之于遭谗受陷,怀才不遇。贾谊自己也认为自己未能施展其才能是因为“逢时不祥”,“鸾鸟伏窜兮鸱鸮翱翔,阘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贾谊吊屈原赋》)这些话虽是追伤屈原,但也是“因以自喻”。是的,贾谊是有才能的,但是否怀才不遇呢?他是不幸的,但不幸的原因是否能归之于“逢时不祥”,或如同屈原那样的遭谗受陷呢?本文想就此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阅读与作文》2010,(3):42-44
很多英雄一生的失败在他出生时即已注定:生不逢时。贾谊如果早生二三十年,能碰上秦皇赢政,碰上楚霸项羽,碰上高祖刘邦。而如果他晚生五六十年,他又可等到汉武帝刘彻。那些都是需要英雄的时代,是英雄创造历史的时代。偏他生在这两个浪峰之间的低谷中!  相似文献   

11.
一、称贾谊为“生”司马迁作《史记》,称贾谊为贾生。下一“生”字,是什么意思呢?郭沫若先生曾有所述及: 贾谊,这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永远年轻的爱国政治家,……虽然隔了二千年,依  相似文献   

12.
贾谊继承了荀子之学,又深受黄老之学的影响,而荀子之学与黄老之学在很大程度上是统一的。和荀子一样,贾谊以儒家思想为基础,运用黄老道家的治学方法,广泛地吸收百家之学,融会贯通。贾谊的很多学术特点既是对荀子之学的继承,同时也可归属于黄老之学的范围。贾谊的儒家思想因素往往被他纳入自己的黄老学系统,因此,他不能成为所谓"醇儒",同时,人们研究他的黄老之学也无法忽视其儒学中心和基础,这种思想类型和学术风格是从荀子那里继承下来的。贾谊的荀学师承使他的原本具有黄老学成分的学术思想很自然地向黄老之学靠拢,最终成为以进一步黄老化的荀学为主体的新型儒学。  相似文献   

13.
古今学界普遍认为,贾谊被贬的原因是他才高遭嫉,为庸臣所排挤。事实上,贾谊被贬的主要原因在于:思想的不成熟使他提出的"积极多为"的政治主张,与当时君民俱欲"清静无为"的客观形势相违背,因此,其言论不为执政者所接受而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此外,文章还论述了后人对贾谊被贬原因的误解是如何形成的。  相似文献   

14.
对贾谊作品的整理,近年来有吴云、李春台的《贾谊集校注》(下称吴李本,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出版)、方向东的《贾谊(新书)集解》(下称方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和五洲明、徐超的《贾谊集校注》(下称王徐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三者各有特点,如方本是对贾谊《新书》的整理,集解性质,资料详赡;吴李本提出了许多新观点,都为贾谊作品的整理及研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相比而言,王徐本成稿最早(交稿时间是1986年)而出版最晚,却是目前关于贾谊研究资料收集最全,注解、校勘最为平实公允的一部著作。王徐本《贾谊集校注…  相似文献   

15.
苏轼极为推崇屈原、贾谊的政治才能和文学成就,青年时期即创作有《屈原塔》《屈原庙赋》等诗赋书写屈原之死的生命主题,赞颂屈原的精神人格,又"好贾谊"之书,撰写《贾谊论》评论贾谊;中晚年更对屈、贾辞赋推崇备至,以为"楚辞前无古,后无今","使贾谊见孔子,升堂有余矣".可以说屈、贾的影响贯穿了苏轼的人生旅程.但他对屈原特立独行、绝不妥协的人生态度,对于贾谊"纡郁愤懑,至于夭绝"的处世方式,并不以为然.他认为屈原之道独为其难而"不适中",批评贾谊志大量小而"不善处穷".而所谓"适中"与"处穷",正是苏轼所践行的人生哲学和处世策略,这也是他与屈、贾的不同之处.苏轼随遇而安,身处逆境也不失乐观旷达,"休对故人思故国""共将诗酒趁流年",永葆一份充满诗意与希望的理性情怀.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思想史上 ,贾谊如同流星一般 ,光芒灼目 ,瞬间即逝。在贾谊的思想体系中 ,安民是一个主题。他认为安民是治国理民的核心 ,所谓“牧民之道 ,务在安之。”为此 ,他提出了安民的三步曲。他的安民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实践 ,推动了社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贾谊新论     
贾谊新论李平一、贾谊研究之反思贾谊是中国思想史和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但其哲学思想和美学观念到底有什么特点?至今没有统一答案。国内研究贾谊有两种倾向:一种是随政治风向转;另一种是为己所用。其共同点在于:以主观臆想代替科学分析。有人认为,贾谊是对黄老思...  相似文献   

18.
贾谊的人生及文学创作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文学创作都受到其交游的深刻影响。长安时期,贾谊受到名师指点,其创作在学养上具备了很高的起点,题材全面而丰富;融洽和睦的同僚关系及文帝的信任与包容,使其养成了犀利而自信的创作风格;而突如其来的政治谗害又给他带来了格外沉重的心理打击。长沙时期,贾谊一度痛苦消沉,但痛定思痛后,他对此前交游失败教训的反思也体现在辞赋与奏疏的创作之中。梁国时期,贾谊成功地处理了与文帝的关系,在长期的反思与理论积累的基础上,其政论文创作走上了巅峰,其交游人格也达到了真正的成熟之境。  相似文献   

19.
一、贾谊政治思想的历史渊源分析贾谊的政治思想,可以看出《吕氏春秋》对他的影响是比较大的。秦王朝建立前,吕不韦和秦王政在如何治理国家上有很大分歧。在政治思想上,前者主张修齐治平的哲人政治和尊重民意,后者则提倡狱吏政治,蔑视民众力量。秦王政用政权力  相似文献   

20.
贾谊是西汉初期一位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和作用的政治家、哲学家。他深通先秦诸子学说,并且吸收了前人思想中有价值的遗产,结合汉初社会现实,形成了比较深刻的社会批判思想。贾谊这一思想的基本线索是:以维护中央集权为基本原则,在“因时而变”的历史辩证法思想指导下,实行从中央到郡县的一系列改革;他主张“移风易俗”、“明君贤吏”,在“重民”的基础上实行比较开明的政治统治。从秦统一到汉初的许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