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彩画自1715年由传教士郎世宁带入中国,发展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然而在漫长的中国水彩画发展进程中,出于各方面原因的影响,使得中国的水彩画在风景和静物题材上大放光彩,而在水彩人物画方面长期滞后。时至今日,随着国力的不断提升,经济的繁荣带动了文化的发展,表现在水彩画方面即是水彩人物画创作的极大跨越,无论是在水彩人物画创作的题材上还是在具体的创作技巧上都展现出了不同的面貌,也进而产生了一批优秀的水彩人物画画家。本文通过对中国当下的老、中、青三代水彩人物画家的作品进行梳理,进而描绘出当代中国水彩人物画的现状,继而为中国水彩人物画更好的未来做出铺垫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中国画是表现性艺术,在山水、花鸟和人物这三大门类中,人物画的地位举足轻重,也是最先于另外两个门类应运而生的。结合具体的画家及其作品,从人物画的萌芽时期、发展时期、顶峰时期、衰落时期以及复兴这五个方面,对中国人物画传神写照的传统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同时围绕“由心而出”的问题,对中国人物画进行了勾勒,试图对中国人物画的一个发展有一个粗线粗线条的一个把握。  相似文献   

3.
工笔人物画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它具有丰富的色彩、精妙的技巧,严谨的造型,对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人文环境和绘画特点进行了巧妙的回答,再现了生活中的美。当今社会,是工笔人物画飞速成长的阶段,工笔人物画中也逐渐加入了意象表达,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基础上,使之成为一种内在的审美精神。人们通常认为,"以形传神""迁得妙想"是工笔人物画的表现方式,这样才能达到生动的艺术效果,但也可以通过线条的灵活概括、设色的随类赋彩,让简练驾驭繁复,通过色彩抒发情感,把意与形相互交融,情与景相互辉映,从而达到气韵生动、多元共生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发展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理念和艺术精神基础上的拓展和延伸;工笔画的继承要有选择性,创新需体现人文个性和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5.
何家英是新时期中国工笔人物画最杰出的代表,其最擅长工笔人物画。他用他独特的审美眼光去观察身边事物,去发现身边平凡人身上的光芒,注重绘画对象的心理世界与内心感受。他的工笔人物画中,在清新自然的人物形象、意境、中西技法相融上创造了独特的审美价值,开创了中国工笔人物画新时期的新发展。其作品的艺术特色大致从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创新性、以政治主题和唯美主题为主的现实性、诗情与画意相结合的诗意性这三方面去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人物画技法的精髓,线源自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哲学观念和审美特征,这也体现中国人物画的画家是运用线条把艺术追求和物象的感受相结合来统一表达的.线的艺术语言与西方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内涵迥然不同.本文首先分析了线条在中国人物画不同时期的特征变化,选出几个特征变化明显的时期进行重点分析;其次重点分析当代的线条运用的特征,从笔法、笔势和笔意三个角度分析线条的运用;最后分析了线条在中国人物画中的强大的作用,体现出线条运用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人物画技法的精髓,线源自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哲学观念和审美特征,这也体现中国人物画的画家是运用线条把艺术追求和物象的感受相结合来统一表达的。线的艺术语言与西方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内涵迥然不同。本文首先分析了线条在中国人物画不同时期的特征变化,选出几个特征变化明显的时期进行重点分析;其次重点分析当代的线条运用的特征,从笔法、笔势和笔意三个角度分析线条的运用;最后分析了线条在中国人物画中的强大的作用,体现出线条运用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在历史变迁中传承发展着的工笔人物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彰显了中国画自古以来特有的审美情趣。而构成工笔人物画最精彩的元素之一当属绘画的"真实美",无论是真实地反映物象还是真实地展现画家内心对物象的理解,皆体现了以"真"为美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在历史变迁中传承发展着的工笔人物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彰显了中国画自古以来特有的审美情趣.而构成工笔人物画最精彩的元素之一当属绘画的"真实美",无论是真实地反映客物象还是真实地展现画家内心对物象的理解,皆体现了以"真"为美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写意人物画坛深耕传统,辛勤耕耘近60载,李风杉潜心致力于探索写意人物画的精髓,师承蒋兆和、周思聪的笔墨精神,以深厚的传统功力和雄健的笔墨语言,着力表现人道主义情怀这一永恒主题,并以其奔放而不失严谨,秀润而不失厚重的艺术风格以及蕴藏其间的人文关怀,显示出恢弘大气、雄劲刚健的个性特征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奠定了其在中国写意人物画坛上的江湖地位.  相似文献   

11.
当代工笔人物画伴随着艺术的发展和艺术理念的更新,以多样的装饰性艺术语言冲击着人们对工笔人物画的传统印象.在色彩、造型等方面给人们带来审美愉悦,使当代工笔人物画独具浓厚装饰性.装饰性作为一种风格而存在于当代工笔人物画中,丰富着工笔人物的绘画语言.我们应当积极吸收和借鉴其他艺术有益的方面,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为当今工笔画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戏曲艺术和中国水墨人物画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中国都有着悠远的历史。近代以来,戏曲人物题材的国画作品开始增多,对这类题材作品的研究也显现出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本文旨在通过查阅与中国戏曲人物画相关的各类材料,总结出中国戏曲艺术与中国水墨人物画的联系和共性。  相似文献   

13.
水彩画在发明之初往往被用来描摹风景和静物,真正意义上的水彩人物画出现的时间要比水彩风景画和水彩静物画晚一些。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通过各种渠道看到了丰富多彩的西方水彩画,但关于当代西方水彩人物画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却并不充裕,这使得我们对当代西方水彩人物画缺乏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认识。本文旨在从宏观上概括当代西方水彩人物画的现状,进而举例分析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以使读者能够对当代西方水彩人物画有一个相对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苗族题材工笔人物画作为少数民族题材工笔画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中国工笔人物画具有启示意义和借鉴作用.苗族服饰图案在纹样取材和民族文化的表现上具有艺术性,当代工笔人物画中苗族服饰元素具有装饰性色彩、趣味性造型、平面性构图的审美意趣.同时阐述苗族题材工笔人物画发展应从个性化的形象、光与明暗、虚实变化这三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5.
苗族题材工笔人物画作为少数民族题材工笔画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中国工笔人物画具有启示意义和借鉴作用。苗族服饰图案在纹样取材和民族文化的表现上具有艺术性,当代工笔人物画中苗族服饰元素具有装饰性色彩、趣味性造型、平面性构图的审美意趣。同时阐述苗族题材工笔人物画发展应从个性化的形象、光与明暗、虚实变化这三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6.
随着艺术的不断发展,在当代工笔人物画中,意象造型作为主要的表现手法,在不断的发展与出阿奴革新,为了能够实现对工笔人物画意象造型的创作,本文进行重点的分析.通过当代工笔人物画中意象造型的延续理解,然后通过传承与拓展,希望可以让其研究更加的深入.  相似文献   

17.
作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民间美术为现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异常丰富的养料。许多水墨人物画家从民间美术中汲取养分,对绘画的语言、色彩、造型等进行了充实,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水墨人物画创作中,运用民间美术元素,能够在提升作品整体效果的同时,拉近与普通大众的距离。本文结合水墨人物画与民间美术的特点,对民间美术在水墨人物画创作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作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民间美术为现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异常丰富的养料。许多水墨人物画家从民间美术中汲取养分,对绘画的语言、色彩、造型等进行了充实,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水墨人物画创作中,运用民间美术元素,能够在提升作品整体效果的同时,拉近与普通大众的距离。本文结合水墨人物画与民间美术的特点,对民间美术在水墨人物画创作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梁楷是我国著名的宋代人物画家,是中国古代写意人物画的先驱。他的作品画风具有不同阶段性特征,早期沿袭李公麟白画的精微,晚年寻变,形成美术史上独具一格的的减笔风格,也是减笔人物画的创始者。梁楷的作品蕴含着鲜明的艺术构成因素,体现出他在造型、张力、笔墨的三个层面。在他的作品的精神追求层面,体现出浓厚的“真”和“新”的精神。他的写意人物画与民族文化结合紧密,对后世乃至中国近现代写意人物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夏亮熹,1941年生于重庆,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成都画院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省艺术院东坡书画研究院院长,深圳市韩江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四川省美协中国人物画艺委会特邀委员。多年从事中国人物画创作研究,1982年,黄胄来川,亲选"踏雪咏梅图"为中国画研究院收藏,"春江花月夜"获台湾华夏国际艺术展银奖,"満江红"获中国美协等主办庆祝建国五十周年诗书画大展优秀奖等。作品分别为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