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本质上讲,实践活动是一种主体的客体化和客体的主体化的客观的双向对象化过程。所谓主体的客体化过程,就是人们按照自身的内在本性、力量、尺度去改造客体的过程。所谓客体的主体化过程,就是人们遵循外界客体的内在本性、规律、尺度来改造主体的过程。因此,实践活动既遵循主体尺度又遵循客体尺度。实践活动的主客体尺度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概括地说,有利、真、善、美四大尺度。本文在说明实践为什么要遵循有关尺度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功利和真理的尺度。  相似文献   

2.
主体和客体是哲学史上一对古老的范畴,民主也是一个多义而复杂的概念。正确理解马克恩主义理论中主客体学说与民主思想的内在关系,对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主体和民主具有一致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是有意识、能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改造和认识活动的有血有肉的“历史中活动的人”。客体是进入实践活动领域并和主体发生关系的客观事物。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主体能动地反映着客体,改造着客体。人们正是在这种主客体双重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既改造着客观世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巴黎手稿》自公开发表以来,其中的美学思想引起了长期的争论,焦点是“内在尺度”的归属以及“美的规律”与主体内在尺度的关系。本文联系近年来的论争文章,认为“内在尺度”属于主体人的看法更切合《手稿》的整个思想;“美的规律”是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的结合,主体尺度即人的本质力量,主要指人的目的、需要和意图;应联系“实践”来辩证地认识“美的规律”及其客观性,美的规律作为社会历史规律,无所谓绝对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4.
论价值评价对认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渝政 《学术探索》2001,4(3):60-62
主体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不仅要遵循客观的尺度,而且要遵循主体自身的尺度.不仅要求认识客体的客观属性,而且要求客体满足人自身的需要.这样一来,人认识客观就不是一个纯客观的过程,而带有许多主观因素,具有一定功利色彩.因此价值评价对认识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一般说来,人们的实践活动,通常能够而且总是尽最大可能地遵循着“利真善美”及其统一尺度,去能动而现实地塑造外界客体和主体自身,从而创造出一个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人化的现实世界的;但另一方面,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缺陷”,即有不符合“利真善美”及其统一尺度的地方,从而创造出一个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有害的现实世界的(现实世界的利害两重性)。因此,实践活动既有积极的正态效应,又有消极的负态效应。本文试图较全面地探讨一下实践活动的负态效应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 “主体”这个概念,哲学界过去往往把它和思维、精神相提并论。近年来,大家都统一于这样一种解释,即:主体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进行活动的人,是和人们实践认识的对象——客体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的。我们认为,这种解释仍然不能使人全面把握什么是主体和客体及它们之间的真实关系。一、什么是主体、客体哲学界历来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反映者和被反映者的关系。我们认为,离开事  相似文献   

7.
真理是认识主体基于一定的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对客体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价值则是在人类的实践一认识活动中建立的、以主体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是客体的属性同主体的需要是否相一致、相符合的关系,二者作为主客体关系范畴,在概念中是互相渗透、相互作用的.  相似文献   

8.
在复杂的客观事物和多方面的输出信息面前,人们感觉器官不可能将它们全部输入大脑,而只能有目的地选择其中的一部分.于是,"目的"便成了感觉活动中人的内在尺度即人的需要或者说价值的尺度.这种价值尺度反映了主体(人)的价值观念、目的要求和情感意志,以此调节和控制主体选择感知活动的方向.这实际上涉及到所谓的价值问题.价值作为客体对主体的一种有用性(这个一种是广义  相似文献   

9.
从最直观和最直接的意义来看,对象意识是人对外部事物状态、属性、特点、结构、规律的认识,即对“物的尺度”的认知性认识、对客体的把握。自我意识则是人对自身状况、特点、属性以及自身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人的内在需要、目的、态度、评价的认识,一句话,即人对自身“内在尺度”的认识,对主体的自我认识。对象意识与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指出:“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18页)。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是活动的主体角色。与人相互作用的客观的东西,即在主体的对象实践活动、社会政治活动以及精神活动中。同主体相对立的东西就是客体。客体包括社会的组织建构、政治设施、运行机制等社会环境;同时还包括实在的物体、自然界的客体及“第二”自然界(人化自然)的客体;包括人和主体的意识本身,即作为自我分  相似文献   

11.
目前哲学界对哲学的“价值”范畴(或称“普遍价值”、“一般价值”、“价值一般”)的界定多达十余种,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或关系.似乎已成定论.笔者认为它缺乏理论和实践依据,曾多次提出质疑.现从价值的本质特征入手再探其实质,向诸位同行求教.依据马克思抽象商品价值的思路,哲学的“价值”范畴可界定为:客体所包含的主体的劳动、创造和奉献.客体是指满足人们需要和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的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实践产物.表面看价值是主体需要和客体满足需要的自然关系,实际上反映主体在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推动历史前进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贡献与索取的社会关系.它的本质属性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实践理念是由认识向实践飞跃的过程环节 ;它遵循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相统一的原则 ,体现了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过程 ;实践理念具有客观性、价值性、创造性和外化性的特点 ;实践理念对人的实践活动起到认知反思作用 ,评价作用和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实践,通常作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这个理解并不错。但是人们往往把“客观世界”理解为人们进行改造的对象的自然界和现成的社会关系,而不包括进行实践改造活动的实践主体本身,这就忽视了主客体的内在联系。因为实践主体是客观世界的一部份,同样在实践活动中受到改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从来没有将主体的人排除于实践改造的对蒙之外。马克思把实践看作是人“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234页)。他特别指出:“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95页)“不仅客体方面,而且主体方面,都是生产所生产的”(同上)。  相似文献   

14.
人总是在一定的精神状态的控制和支配下从事认识活动的。认识活动中主体的主观精神状态(我称之为“主体认识图式”),归根结底是主体先前对于对象的反映。就具体形态而言,主体所反映的对象无限多样,但从宏观上划分不外乎三类:客体世界、主体自我,以及主体和客体相沟通的实践活动,由此主体意识状态相应地就有对象意识、自我意识和实践意识。从客体世界、主体自我和实践活动都是主体的认识对象来说,对象意识、自我意识和实践意识不妨说都是“对象”意识,但习惯上我们专把主体对于客体世界的反映称为对象意识。主体认识图式作为一定对象的反映,就是由对象意识、自我意识和实践意识构成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5.
《巴黎手稿》与美学问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对《巴黎手稿》中的美学思想进行了探讨。文章从争论最多的“尺度”问题入手,论证人的对象化的劳动实践,就是把主体人的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达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创造出符合自己需要的理想的实用对象和审美对象。文章还指出,美的问题不属于本体论的问题,强调要区分物的物质属性和物的价值属性,美是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关系中的存在物,它以意义、价值的方式存在。另外,文章还认为,功利的善和愉悦的美都是以人的实践为基础,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但只有对象中有活生生的人之感情的形象显现,才能成为审美感受、观照和体验的对象  相似文献   

16.
主体性是指主体在反映活动中相对于客体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超越性,把众多主体所表现出来的一般属性,贯穿到反映论,就是主体性原则。换言之,主体性原则就是承认、重视并坚持主体在反映活动中的自主性、能动性、超越性等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原则。客体性是指客观对象在主客体关系中所具有的规定性。客体的共同规定性就是客观性、对象性、社会历史性。他们相互联系内在统一规定着客体的一般性质。客体在被改造和被反映活动中相对于主体所表现出来的一般共性,就是客体性原则。一、反映的主体性原则1、反映的自主性这是作为主体的人…  相似文献   

17.
女性主体意识及其发展中的矛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女性主体意识的涵义人的主体意识是人的高级意识,当人们自觉地意识到“我是主体”时,她实际上已经明确地意识到了自己实践和认识的客体的存在和自己对客体的主导作用。只有能够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同时意识到自己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有独立自主的人格,意识到自己的主体身份和主体价值,才是具有了主体意识的自觉主体。有些人虽然在事实上从事着改造和认识世界的活动,但是如果她不能自觉意识到自己对客观世界的驾驭支配地位,那么,她的实践活动仍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自发性。这些人还不能说具备了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划分实践形式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呢?对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未明确规定,但从他们的有关论述可以窥测出一些信息. 先从他们对实践的定义来看.马克思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7页)列宁说: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的“交错点=人的和人类历史的实践.”(《列宁全集》第38卷,第310  相似文献   

19.
社会预见是人类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认识,它是认识主体对社会客体的一种创造性反映。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曾提到,“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①认识能力首先是一种反映能力,但它更深层次的机制是创造。认识的创造本质是人的意识根据主体的需求,综合来自客观现实的内容,描述人的实践活动的可能结果和前景的能力。社会预见突出地表现出认识的创造本质,它研究社会客体的现在状态,充分发挥思维超越事物进程的能力和预示未来的能力,获取对社会客体未来状态的认识。创造力的本质是基于客体属性的揭示和主体需要的满足两者的交互作用。这就为我们从事实确认和价值评价角度探讨社会预见及其认识论意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20.
<正> 一认识是主客体在观念领域里的一种相互作用,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对象性活动。人的认识以什么为对象或客体,这不仅取决于客体的性质,而且取决于主体的性质。这是因为,主体对认识对象或客体具有能动的选择作用。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使之转化为对人有用或有利的形式,以满足人的各种需要。需要对认识对象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