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近年中国外交理念探索性的新尝试。本文对外交部官方辞令进行提炼,构建出衡量中国与贸易各国外交亲疏的时变等级指数,并从外交建立渊源、外交维系过程两个维度论证其有效性。基于一个包含外交因素的贸易引力模型,本文提出了“外交—贸易”驱动假说,继而利用1992-2013年中国与166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为这一假说提供系统性的经验证据。研究表明,外交关系每提升一个等级,中国对他国商品的开放程度能显著提高23%;即使考察了外交内生问题、模型时点转变以及指标更替等多个方面,仍能够证实假说成立,确保了结论的稳健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外交驱动作用不仅表现为“倒U型”的非线性传导模式,而且存在显著的“强国”与“弱国”结构突变机制,即弱国外交以发展经济为主、强国外交重视泛经济层面的转型调整。这一结果意味着,在总体国际关系趋好的大形势下,中国的外交力量呈现“从经济转向泛经济合作”的大国格局。  相似文献   

2.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建设的背景与基本框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  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国际服务贸易得到迅猛发展,在一国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各国国际服务贸易统计体系相对落后,不能为国家宏观管理提供有效信息,在此背景下,如何进行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就成为国际性研究探索的课题。本文简要综述了国际服务贸易以及国际服务贸易统计的进展,进而分析了中国建立全面国际服务贸易统计的必要性和基础,最后在借鉴国际规范和美国等先进国家经验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统计”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3.
魏浩  刘吟 《统计研究》2011,28(8):34-42
 本文利用全球125个国家的统计数据,分所有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亚洲发展中国家四个层面,实证分析了进出口贸易对世界各国以及不同类型国家国内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作用以及在影响收入差距所有因素中的地位。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所有国家来说,进口和出口对国家内部的收入差距影响系数较小且不显著,金融发展程度因素和高等教育因素是影响国家内部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2)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进口和出口因素是影响国家内部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进口因素和出口因素的影响系数比较大且都比较显著,进口增加有利于扩大收入差距,出口增加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经济自由度也是影响发达国家国内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3)对于所有发展中国家来说,进口和出口因素对国家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系数较小且都不显著,只有外商直接投资因素和基础教育因素具有显著性。(4)对于亚洲发展中国家来说,进出口贸易因素是影响亚洲发展中国家国内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进口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出口扩大了收入差距,与所有发展中国家的考察结果相比,进出口贸易对亚洲发展中国家国内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更大,且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4.
国家形象是国家软硬实力的综合体现,对于一国在国际舞台的表现有着重要影响。现实中存在许多影响国家形象的因素。本文从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和数据出发,通过对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形象的影响因素做出实证分析研究。利用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的国际竞争力数据库中关于国家形象指标的数据,我们采用分位回归方法,以揭示造成不同国家形象水平的客观影响因素,并与普通最小二乘回归结果进行对比,从而得到更全面的信息,为提高我国的国家形象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CM同步化指数测算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周期协同变化的动态特征,并运用面板联立方程模型检验周期协同性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1)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周期协同性经历了波动上升期、逆转期和持续下降期三个阶段,且“脱钩”趋势明显。(2)中国与不同发展类型国家的协同性有显著差异,在波动上升期和持续下降期,中国与转型国家的协同度最高,发达国家居中,发展中国家最低,而在逆转期,协同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发达、发展中和转型国家。(3)双边贸易、双边直接投资、专业化分工、金融一体化是引起跨国经济周期协同性变化的主要传导路径。双边贸易和金融一体化会强化协同性,专业化分工和双边直接投资则产生弱化作用。此外,较大的制度距离和较低的货币政策协调性会降低周期协同性。(4)各传导渠道对经济周期协同性的相对重要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双边直接投资、金融一体化、专业化分工及双边贸易,但在后危机时期,全球价值链主导的国际分工使专业化分工成为最重要因素。上述结论为“一带一路”区域合作模式与路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吴翌琳 《统计研究》2019,36(11):14-25
当前数字化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深度融合,引领改革发展、创新驱动的未来方向,为提升国家竞争力乃至综合国力注入强大动能。本文对传统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进行扩展,构建国家数字竞争力评价体系,整合国际权威数据,系统评估全球数字竞争力状况,按照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两个维度进行国家划分,研判中国数字竞争力在全球的位置、差距及影响因素,为“数字强国”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和国际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经验和实际上看,国际政治军事风险是影响国际储备需求的重要因素。本文构建了一个国际政治军事因素影响国际储备需求的理论模型,清晰阐释了国际政治军事因素对国际储备数量影响的内在逻辑和作用机理,证实了那些非基督教文明且具有高国际政治军事风险的国家偏好持有更多的国际储备,该理论模型丰富和发展了国际储备需求决定因素理论,为把国际政治军事变量纳入储备需求方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由金融危机三阶段视角透视跨国投资组合供需动态变化过程中金融危机的传染特性。以跨国投资者投资决策与投资业绩互动为突破点,剖析在金融危机三阶段内调整跨国资产组合配置的微观交易行为所引致的金融危机传染性。经由9个国家金融危机期间基金交易数据的计量检验得出:金融危机中跨国投资者资产组合再分配是金融危机重要的传染渠道;与金融危机发源国分享风险偏好型跨国投资者的国家最容易被危机感染;金融危机三阶段传染效应的强度呈动态变化;金融市场上投资者的信息搜集在化解市场风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一般到简单”建模法的入境旅游需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国际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入境旅游需求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领域。本文基于1979-2008年中国4个主要客源国的数据,采用“一般到简单”建模法分析了入境旅游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的选择。结果表明,旅游者的忠诚行为是影响入境旅游需求的最主要的因素;价格和收入对不同客源国的旅游需求的影响程度不同;各种经济社会及自然因素等不可控因素都大幅度影响国际旅游需求,使中国旅游业严重受挫;旅游需求的预测应基于经济理论和统计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马丹  何雅兴 《统计研究》2020,37(3):3-19
在进口中间产品的贸易格局下,我国出口中的国外增加值难以持续增长的深层次因素需要从出口国外增加值的演变动态过程中进行分析。本文根据出口中原材料的来源地和国家间增加值的核算平衡关系建立生产核算模型,直观地测算了出口中的国外增加值,将出口中国外增加值的变化分解为进口国增值能力、进口国技术水平、国际贸易联系、我国技术水平、出口水平变化五部分,并讨论了我国出口边际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出口沿着二元边际变动是影响我国出口国外增加值变化的最主要原因。进一步从微观层面分析出口边际的变化,通过对比不同技术水平企业发现,国际贸易环境、规模经济和政策扶持仍然是我国制造业企业持续出口的外在条件,而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等因素则为我国高技术企业在海外市场生存提供了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1.
线性模型下的研究大都肯定基础设施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促进作用。放宽线性模型假设,以1 183个县域为样本构建空间Durbin模型,检验基础设施对县域TFP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实体性基础设施(城市化建设和通讯)弱化了所在县域TFP,对毗邻县域TFP没有产生显著的溢出作用;社会性基础设施(教育和金融服务)提升了所在县域TFP,但对毗邻县域TFP产生了显著的负向溢出。一方面说明实体性基础设施会加剧城市对县域的空间剥夺,另一方面又说明县域间对金融信贷和人力资源的空间争夺。因此,在将基础设施投资作为反经济周期政策工具时应更为谨慎。  相似文献   

12.
Usually, also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price-induced changes in standard of living are measured by means of Laspeyres price indices. Looking at the special economic situation characterizing 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economic validit of such indices is doubtful. The main theoretical results of this paper are derived on the basis of a special utility concept which may be considered typical for 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 It is shown that,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a Laspeyres price index over- or underestimates respectively changes in standard of living. Furthermore, it does not sufficiently evaluate households’ supply positions. These theoretical results are motivated and illustrated by a special least developed country, the Republic of Niger. The paper closes with some further suggestions for measuring changes in standard of living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3.
仲鑫  马光明 《统计研究》2010,27(5):12-17
 当前中国正面临金融危机导致的新一轮贸易摩擦,其产生根源是中国对主要出口国不断加剧的贸易失衡。而传统财政货币和汇率政策对缓解贸易失衡均有一定局限性。许多国际经济学经典模型都指出对外直接投资可能具有减小投资国贸易顺差的作用,同时,一个基于协整技术的贸易差额决定模型证明,日本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减小日美贸易顺差具有显著作用。我国可以利用当前人民币升值、外汇储备大量累积和世界范围内的相对宽松货币政策等机遇加快对外直接投资,在促进企业国际化的同时适当缓解贸易失衡以应对贸易摩擦。  相似文献   

14.
What can Statistics Contribute to a Causal Understand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stract.  We discuss the concept of causality in a broad manner. The traditional attitude in statistics has been to shy away from the causality concept.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a more proactive attitude to the causality concept has developed among statisticians. On the one hand, there is the school of counterfactual causality directed towards forming a better basis for clinical trials and epidemiology.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is the mechanistic view of causality. These developments are discussed and set into a larger context, where the often ignored role of time is emphasized. An extension of path analysis to stochastic processes is briefly presented. Causality is furthermore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genetic studies and to the emerging field of systems biology. Statisticians should also relate to the philosophical content of causality, especially that found in the foundations of physics.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的迅速发展,数据呈爆炸式增长,已逐渐成为一种极具价值的资产,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出台扶持数据产业发展战略。国民经济核算国际标准《国民账户体系(2008)》明确建议将数据库作为知识产权产品包括在固定资产中。但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还未对数据库资产建立完善的统计调查制度。本文梳理了目前发达国家有关数据库统计的经验,结合中国实际,对中国数据库调查方法和数据库资本化核算方法进行了研究,从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三个角度探讨了数据库资本化核算对GDP产生的影响,讨论了数据库类型转化与数据库资产价值未来调整方向,辅之以案例分析,旨在为中国数据库调查和资本化核算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水果是具有出口创汇比较优势的生鲜农产品。采用1996—2013年水果贸易数据,分析中国水果对东盟的出口形势;运用三元边际方法探究水果出口增长路径,并进一步着重考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水果出口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水果对东盟总体出口增长主要是由价格边际带动,其次是扩展边际和数量边际;价格边际对东盟各国出口增长的作用在不断增强,扩展边际和数量边际因国家而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推动了水果出口,尤其是出口数量,应从水果出口长远发展考虑,提供更为丰富的出口水果种类,实现水果出口沿着扩展边际增长;提高水果附加值,实现水果出口沿着集约边际增长;与东盟国家建立更紧密的贸易联系,降低双边贸易成本。  相似文献   

17.
门槛效应、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玉军  陆旸 《统计研究》2008,25(9):24-31
根据“环境库兹涅茨假说”,随着经济的增长,环境质量先恶化后改善,变化过程中存在着所谓的“门槛效应”。本文采用Hansen(2000)提出的“门槛回归”方法,以108个国家和地区作为横截面数据,对影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多个因素进行了门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收入水平、工业发展水平和贸易开放程度都存在着“门槛效应”。我们发现,当贸易开放程度作为门槛变量时,可将“低收入-高工业”的国家分成两组。而在“低收入-低工业”、“高收入-高工业”和“高收入-低工业”的国家和地区中不再有“门槛效应”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Multi‐country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s (MRCTs) are common in the medical literature, and their interpretation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extensive recent discussion. In many MRCTs, an evaluation of treatment effect homogeneity across countries or regions is conducted. Subgroup analysis principles require a significant test of interaction in order to claim heterogeneity of treatment effect across subgroups, such as countries in an MRCT. As clinical trials are typically underpowered for tests of interaction, overly optimistic expectations of treatment effect homogeneity can lead researchers, regulators and other stakeholders to over‐interpret apparent differences between subgroups even when heterogeneity tests are insignificant.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 some exploratory analysis tools to address this issue. We present three measures derived using the theory of order statistics, which can be used to understand the magnitude and the nature of the variation in treatment effects that can arise merely as an artefact of chance. These measures are not intended to replace a formal test of interaction but instead provide non‐inferential visual aids, which allow comparison of the observed and expected differences between regions or other subgroups and are a useful supplement to a formal test of interaction. We discuss how our methodology differs from recently published methods addressing the same issue. A case study of our approach is presented using data from the Study of Platelet Inhibition and Patient Outcomes (PLATO), which was a large cardiovascular MRCT that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controversy in the literature. An R package is available that implements the proposed methods.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9.
林峰  邓可斌 《统计研究》2020,37(2):80-92
本文首次建立理论模型证明了国际资本约束是发展中国家顺周期财政政策形成的重要动因。同时基于125个发展中国家1960-2016年的面板数据,得到了与理论预期一致且稳健的经验证据:发展中国家呈现出顺周期财政政策的典型事实。在充分考虑内生性问题,引入加权的贸易伙伴实际GDP增长率和加权的美国国债实际收益率作为有效工具变量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主权信用评级每下调1个级别,顺周期财政政策倾向将会增加5.83%。这种国际资本市场的劣势地位所引致的国际资本强约束,是发展中国家采用顺周期财政政策的关键原因。本文的研究在经验上丰富了关于发展中国家顺周期财政政策成因的讨论,为深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合作与互助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0.
国际服务业生产率的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产率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在全球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下,服务业生产率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在分析服务业生产率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IMD中参评的45个国家(地区)的1997—2005年服务业相关数据,构建了多层线性模型以探索国际服务业生产率发展规律。研究表明:国际服务业生产率呈线性增长趋势,各国服务业生产率水平差异明显,但各国服务业生产率增长速度差异不显著;中国服务业生产率与国际平均水平差距较大,起点较低;在期初,工资、劳动者素质、信息技术对服务业生产率均有正向作用,而技术创新的影响不显著;随时间的发展,劳动者素质、信息技术对服务业生产率没有显著作用,而技术创新的正向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