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百度"上搜索"越穷越生,越生越穷",得117000篇。在"谷歌"上搜索"越穷越生,越生越穷",得28900篇。并非只有从中央到地方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以下简称"计生委")官员在报告中把"越穷越生,越生越穷"挂在嘴边,并非只有农民的墙壁被乡镇或街道计生办刷上"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标语,从各级官员到平民百姓,从报刊、电视到互联网,从大众传媒到学术刊物,从"左派"学者到"右派"学者,都有大量的人在传播着"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观点,甚至有人把"越穷越生,越生越穷"当作学术论文的题目。  相似文献   

2.
陆家仕 《家庭科技》2013,(11):27-27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人们的工作时间都在延长,缺少睡眠。许多人到了周末就恶补,有些人一觉睡到下午,可醒来后还是感到非常疲惫,甚至几天后还昏昏沉沉。医生提醒,这种无规律的睡眠方式若长期存在,会形成恶性循环,造成睡眠障碍、损害身体健康。狂睡补觉会越补越乱很多人认为,平时累积的劳累可以通过一次长睡眠来消除。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睡眠是一种  相似文献   

3.
观察周围的人,那些从小就大手大脚花钱的人,到现在大多依然有条件大手大脚地花钱.而那些小里小气的人,多少年之后依然过着拮据的生活.似乎越花钱的人越有钱,越舍不得花钱的人越穷. 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只有节约才能省下来,才能攒得到钱,不管赚多少,只有省下的才是自己的.社会上80%的人都在不断地节俭,把能省下的都省下,能少开支就少开支,能存银行就存银行.存入银行的钱,占到了财富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4.
中国岭南地区,自战国晚期以来,一般被中原人泛称为越地。因之许多治学者都认为古代的岭南各族全属于越人系统。位处岭南的骆越被人们视作越人,亦是难免。看起来,定骆越为越人系统一支,于史有据,所证亦有所本。但若细检史籍,详察骆越的历史文化,骆越为越说则颇有疑义。本文不避谫陋,试对骆越族属作一新探,以求证于大家。  相似文献   

5.
张杰 《家庭科技》2014,(10):26-26
清华大学进行的一项大型调查显示,当前国人最大的感受就一个字——累。累了需要休息,但调查显示,下班回家玩游戏、周末蒙头睡懒觉、节假日参加"急行军"式的旅行团,成了大多数人最主要的"休息"方式。然而,超六成人觉得这种"休息"反而更累。专家说,不科学的休息方式反而导致身心疲惫,甚至影响健康。  相似文献   

6.
董国明 《家庭科技》2009,(12):47-47
你睡觉时习惯把手放在哪,头顶还是枕下?其实,睡得好不好跟手臂摆放的位置也有很大关系。专家提醒:"睡觉时手臂的摆放有一定的规矩,如果放得不对,不但睡不好,还可能对健康造成一定影响。"睡眠姿势无外乎仰卧、俯卧和侧卧三种,每一种睡姿手放的位置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两广人喜欢喝"老火靓汤",其特点是用文火长时间熬制。许多人都认为,煲汤时间应在3小时以上,甚至越长越好。可营养学家却不认同这种观点。  相似文献   

8.
石峰 《家庭科技》2014,(3):23-24
正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春季,许多人出现困倦乏力、眼涩头晕、提不起精神和昏昏欲睡等症状,医学上称为"春困症"。"春困"是由于人的机体不能迅速适应外界环境变化而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春天气温回暖,大脑供氧量减少,于是人容易犯困。然而有些人睡了很长时间还是犯困,而且越来越贪睡。这种情况可能是身体在用"困"的信号传递疾病隐患。症状一:贪睡且皮肤发黄  相似文献   

9.
即越;西即西越。此或越非于越之在东方者(非后来东方闽浙之越)。殷代有西或西越,文献无征,但卜辞记载甚多。殷代屡征西,云方获羌,知之地望必近于羌,可见陕西之有人;以产钺兵器为名,湖北天门石家河出土有钺,薛家岗亦出土石钺;湖南里耶所出土秦简载:“越人城郭反蛮”,蛮指五溪蛮,越人于此与土族五溪蛮发生交涉,可证两湖地区之有人;征湔、戈、、徙,湔、戈、、徙均在四川,可证四川之有人;云贵高原上原就有古越人存在,永昌徼外及越郡皆有越地名之遗存,今凉山彝族自治州仍称越西县等,可证云南、贵州及更远地区有人。由上可见,殷时西遍布湖南、湖北、陕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广大地区。  相似文献   

10.
关于楚灭越的年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考古研究有两个问题牵涉到楚灭越的年代,使战国史上这一争论已久的课题重新受到学术界的注意。一个问题是楚国范围内越王剑的屡次发现。早在三十年代末,湖南长沙就出过越王剑,后来在湖北江陵,河南淮阳等地又陆续发现多柄。特别是江陵望山一号墓所出越王勾践剑,珍贵逾常。不少学者认为这么多越王兵器在楚墓中出现,应为越国被楚吞灭的结果。因此,楚灭越的年代可作为估计这些墓葬时代的上限。另一个问题是河北平山的中山王墓。其一号墓出土中山王鼎,铭文间一段,释者多读为:“昔者吴人并粤(越),粤人修教备  相似文献   

11.
晨曦初露,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将熟睡的老王惊醒。"外面在干什么呀?"睡意未消的老王揉揉眼问。"对门住新户了呗。"妻子回答。"嗯,又是乡岙人(岙ao:山间平地。浙江、福建沿海一带称山间平地为"岙")。"老王叹了一声,蒙头又睡。  相似文献   

12.
很多人不只是"春困秋乏夏打盹",就连吃完饭都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困意.关于吃饱了就困,大家听到最多的说法就是"吃完饭后,血液涌进胃部帮助消化,供应大脑的血液减少,所以会犯困想睡觉".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犯困的根本原因与人类的3种激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越人石室土墩墓与华南悬棺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布在苏南浙北一带的石室土墩墓是先秦越人的墓葬 ,分布在华南地区的悬棺葬是战国以后越、濮、僚、人及其后裔的墓葬。两者在时间上前后相继 ,在文化上一脉相承。从石室土墩墓和悬棺葬的时空分布可以看到古代越人的迁徙和越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4.
《越人歌》蠡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顽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说君兮君不知。 这是刘向(公元前79—前8年)《说苑》载录的一首越人唱给楚人的情歌,世称《越人歌》。楚王子鄂君子皙泛舟新波之中,会钟鼓之音毕,榜枻越人拥楫而歌:  相似文献   

15.
应该说.经济越开放、国家越安全这一论点的出现,已经有多年了。特别是《新京报》(2006年12月9日)刊登的《经济越开放国家越安全-入世5周年是契机》一文.再一次特别强调了这一观点。由此笔者不得不对这一观点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6.
《越绝书》作为越地越人的精神文化遗产,它以宝贵的文本载体形式,记录了大转折时代——春秋之于越的历史。对于《越绝书》,从作者、版本、内容等,前贤近哲多有研究,成绩斐然。笔者关注的是《越绝书》所透露出的文化整合意识。认为,作为一部最早的地方区域史著,《越绝书》既有彰显越国文化精神的一面,也有吸收、认同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原主流文化的一面,其间透射着以主流文化价值观整合越地思想文化的认识与努力。  相似文献   

17.
鲁迅文化人格的“异端”与越文化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文化人格的"异端"表现在特立独行的个性气质、反传统的思维方式及其独特的审美追求。他的"异端"一方面来自先辈的异端精神的感召,一方面受到现代西方思想家如尼采、叔本华等"新神思宗"哲人以及表现主义艺术家们的重大影响。作为"固有之血脉"的越文化是鲁迅文化人格形成的内源性因素,其为鲁迅吸收西方文化而"不后于世界之潮流"铺平了道路。越文化精神的先进性激励着越人后俊鲁迅,使其敢于引领思想文化潮流。越文化传统中的叛逆性和坚韧性,孕育了鲁迅彻底的反叛主流话语的秉性,最终铸就了以"深刻"著称的鲁迅。  相似文献   

18.
雅心 《家庭科技》2014,(12):40-40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对越亲的人越没耐心,越容易生气、发火。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一:对亲人的期望过高 相对亲人来说,我们往往对其他人更有耐心,更不容易发火。因为我们往往"假设"其他人不了解我们,要取得他们的了解和配合是需要充分沟通的。但面对亲人,我们的耐心很有限,因为我们认为亲人应该是最了解、最支持我们的。一般来说,越亲近的人就越能够相互理解和支持,但并不是在所有的事情上都能达成充分的理解,一旦碰到什么事情不顺利,我们常常会想:"别人不理解我也就罢了,怎么你也不理解我呢?"这样越想就会越生气。  相似文献   

19.
《家庭科技》2009,(3):32-33
我们的生活质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果你曾有过辗转不成眠的体验,就会知道每晚睡个好觉绝对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许多人曾经遭遇过睡眠紊乱的困扰,更多的人则苦恼于自己总是不能睡稳、睡好.从吃出好睡眠开始吧,失眠的噩梦将不再如影随形.  相似文献   

20.
正错误一牛奶越浓越好有人认为,喝的牛奶越浓,得到的营养就越多。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婴幼儿脏器娇嫩,如果常喝过浓牛奶,会引起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甚至拒食,还会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肠炎。错误二牛奶加巧克力有人认为,牛奶属高蛋白食品,巧克力是能源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