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直接针对政策制定者和利益相关方的定向制裁,可以与外交、调停、武力威胁等政策工具结合使用,较为灵活,便于调整,也不会引发大范围的人道主义灾难。通过金融制裁、资产冻结、旅行禁令和武器禁运等措施,定向制裁可以达到胁迫制裁对象改变行为、限制制裁对象活动能力和向国际社会传递信号的目的。2 0世纪90年代以来,联合国和区域组织实施的制裁都属于定向制裁。虽然在官方文件中联合国和区域组织并未就如何共同实施制裁作出清晰说明,却在制裁实践中磨合出了互为辅助的关系,通常以合作、协调和配合三种模式共同实施制裁。两者在定向制裁实践中,制裁目的相同且目标兼容,决策相互独立却行动配合紧密,措施扬长避短,责任分工有序。联合国和欧盟共同制裁伊朗的案例,充分体现了上述特点。联合国和区域组织之所以在制裁实践中磨合出互为辅助关系的原因在于全球治理机制的碎片化和区域组织的发展,联合国的全球合法性与区域组织的有效执行力互为支持,能有效地维护国际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的集体经济制裁是国际社会应对处理国际问题的一种特殊措施和方法,但实施这些制裁需要尽量避免或减少对目标国和第三国的国际贸易、投资、合作、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权等的不利影响。由于国内人权保护状况以及复杂的国际环境等因素,“一带一路”战略沿线的一些国家存在着遭受联合国集体经济制裁的客观现实风险。为此,进一步分析明确联合国集体经济制裁在制定和适用上的规范要求以及联合国已经开启和正在逐步完善的有关“援助受实施制裁影响的第三国”的程序机制和方法,并对维护中国在“一带一路”战略下的贸易、投资权益,提出法律应对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国际刑事法院规约》(或称《罗马规约》)主要得到了欧洲联盟等国家的支持,但包括美国、中国、俄罗斯等大国在内都对它持否定、怀疑态度,尤其是该规约中存在的问题反映出德国等少数国家意图利用国际刑事法院以达到其自身目的。它的规定有悖于二战后作为国际关系基础的国际法基本原则。国际刑事法院与联合国安理会的关系,是一个特别疑难的问题。虽然ICC被描述为独立于联合国的一个机构,但《罗马规约》授权联合国安理会可在国际刑事法院的工作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于是,条约的条款对联合国体系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不构成任何挑战。该法院甚至赋予自己对非缔约国也享有管辖权,该法院寻求或威胁行使管辖权就很可能会为ICC缔约国干涉非缔约国的内部事务提供机会。此外,该法院的财政体制也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 90年代 ,分析世界政治即探讨国际制度 :约束世界政治各要素的规则和帮助实施这些规则的组织。北约是否东扩 ?联合国安理会如何确保对伊拉克的武器核查 ?在何种条件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为挽救因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而经济瘫痪的印度尼西亚、南韩、泰国等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需要多少美元才能确保自身的效率 ?未来的联合国维和行动———与联合国在波黑和索马里的失败相对照———能否更为有效 ?研究这些问题 ,我们将得出一个结论 :国际制度在维护世界秩序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12年前 ,我和约瑟夫·奈曾撰文指出 ,里根政府对国际…  相似文献   

5.
美国国际法学会第55届年会于一九六一年四月廿七日至廿九日在华盛頓举行。第一天里特(Q.Wright)教授宣讀了《国际法上的顛复性干涉》一篇論文,論述国家所負担的不干涉义务和所享有的自卫权利。他特別联系到古巴談,对片面干涉的根据表示怀疑,但他希望美洲国家组织和联合国能找到处理古巴形势的适当有效办法。马丁(C.E.Martin)教授作了《今后十年:学会在为国家服务上的作用》的发言。副国务卿鮑尔(G.W.Ball)也在会上作了《大西洋共同体和新兴国家》的发  相似文献   

6.
论人权的国际法律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人权问题开始从国内法领域进入国际法领域。1945年《联合国宪章》第一次将人权规定在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文件中;1948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是国际社会第一次就人权问题发布的国际宣言。人权的国际保护是主权国家以公认的国际法原则或国际公约为行为规范承担国际义务的结果。国家之间签订的有关人权公约,是人权的国际保护的法律依据,国家相互承担这些条约的义务,是实现人权的国际保护的基本方式。人权国际保护活动应遵循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人权高于主权”和“人道主义干涉”等论调都是与《联合国宪章》的基本精神背道而驰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人权成了国际关系中一个重大的争议问题。西方一些学者提出“人权无国界”的主张,照他们看来,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依据法律惩处从事颠覆本国合法政府的人和其它刑事犯罪都可解释为侵犯人权,西方国家有权干预,甚至实行“制裁”。而《联合国宪章》在规定各国应承担起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法律责任的同时,要求各国尊重主权平等、不干涉  相似文献   

8.
自联合国成立之初,专家和学者们就开始探索如何在国家层面上设立有效落实国际人权条约的人权保护机制.这些努力的成果之一就是1993年联合国大会决议认可的"国家人权机构"模式的确立.由此而诞生的"巴黎原则"被认为是设立国家人权机构的最低标准.在联合国大会、宪章机构、条约机构以及联合国人权高专办等机构的协力推动下,以"巴黎原则"为标准设立的国家人权机构已遍布世界各大洲.  相似文献   

9.
交换范围的国际性扩大,必然要求国际性的社会交换秩序,进而推动社会基本矛盾的国际化,而社会基本矛盾的国际化,又必然推动解决矛盾的责任主体的"一体化",即推动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体化"的发展。成立于二战之后的联合国,作为国际经济秩序的组织保障,承担着规范国际交换秩序的政治职责,实质就是国际一体化的社会上层建筑的组织形式,就是国际一体化的政治实体。联合国的发展趋势,必然是成立"联合国政府"。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诸如环境恶化、贫富差距、金融危机、地区冲突、恐怖主义、国际安全等问题,实质都是交换秩序上的问题,问题的解决都属于政府性职能的建立。在解决这些问题的现实努力中,"发挥联合国的主导作用",实质就是要发挥联合国的政府职能的作用;"加强联合国建设",必然是加强联合国的政府职能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2007年4月联合国安理会在其历史上首次讨论了一个重大的环境问题:气候变化。联合国与国际环境治理的关系再度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在简要介绍联合国进行国际环境治理的主要机构之后,运用罗伯特.基欧汉等人提出的"3Cs"分析框架,对联合国在国际环境治理中的作用进行了系统分析,强调在聚焦环境问题提高各国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方面,在促进国际环境谈判方面,在提高国家履行国际环境条约的能力方面,联合国的核心作用是其他国际组织难以取代的。但要扭转全球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联合国任重道远,必须进行重大改革。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制裁机制成功的核心,在于各个国家的普遍遵从,但在我国目前的国内法律体系上,执行联合国制裁却存在着相当的空白。而在我国的实践中,也往往通过外交部通知函和行政文件的形式笼统宣示对联合国制裁的执行,事实上并不利于对联合国制裁措施的良好执行。从利于我国法律体系的完善、提升我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角度出发,应当在统一框架性授权立法的基础之上,建立我国的联合国制裁措施国内执行体系。  相似文献   

12.
西方学者有关人道主义干涉的理论争论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后 ,人道主义干涉成为国际关系各理论流派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可以把西方国家相关的理论争论大致分成三派 ,即现实主义、理性主义与全球主义 :现实主义反对以抽象的“人道主义”道德原则为指导的人道主义干涉 ;理性主义在承认人道主义必要性的同时 ,主张给以不同程度的限制 ;而全球主义则认为 ,人道主义干涉不仅是国际社会的权利 ,也是各国的义务。这三派分别强调国际政治的某一个侧面 ,因此各有合理之处 ,也存在着很多理论的偏颇。通过对比 ,我们可以加深对人道主义干涉问题的认识 :人道主义干涉固然有其合理与道德的一面 ,但其对国家主权与现有国际秩序更存在巨大的侵蚀和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进入90年代以来,八国集团关注的议题不断向政治和安全领域倾斜。伴随着八国集团的这一角色转型,有学者分析认为,八国集团将最终取代联合国的地位承担起全球治理中心机构的责任。八国集团能否代替联合国?八国集团的转型对世界政治格局到底有何影响?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的世界主义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虽然是以民族国家体系为主要特征的威斯特伐利亚秩序的产物,但作为现实主义国际政治伦理与理想主义国际政治伦理相结合的产物,联合国具有丰富的世界主义内涵.从联合国体系的人文剖面来看,其世界主义内涵主要体现在联合国人权保障、联合国集体安全和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际局势风起云涌,网络空间大国博弈成为国家博弈中的重要战场,国家间规则博弈进入白热化状态,各国积极就各个平台推动网络空间的国际规则制定的进程以及就网络空间治理中的规则制定问题,如国际法,尤其是国际人权法和国际人道法的适用、负责任行为规范的制定、新技术发展背景下数字社会的挑战等方面发表演说及出台立场文件.继美国、法国、荷兰等国家之后, 2021年3月德国通过了《国际法在网络空间的适用》,论述了德国在主权、禁止干涉原则、网络攻击的归因、反措施的使用等方面的立场.瑞士在2021年5月发布《国际法在网络空间的适用》立场文件,除表达了瑞士的中立性立场延续于网络空间之外,强调了网络空间人权保护、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内容.随着2021年联合国信息安全政府专家组(UNGGE)、联合国信息安全开放式工作组(OEWG)双轨进程达成最终实质性报告,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博弈进入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6.
作为刑罚价值的秩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刑罚价值的秩序特性是:安宁性与协调性、规律性与稳定性、严厉性与严格性。我国刑罚制度主要通过用刑罚制裁危害国家安全、侵犯公民民主权利以及侵犯国家公职良性运作的行为来维护国家政治秩序,通过用刑罚制裁破坏国家经济秩序的行为来维护国家经济秩序,通过用刑罚制裁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来维护公共安全秩序,通过用刑罚制裁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来维护社会管理秩序,通过用刑罚制裁违反军人职责的行为来维护国家的军事秩序  相似文献   

17.
联合国第二代维和行动的任务、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 8年以后的联合国维和行动被称为第二代维和行动。与传统维和行动相比 ,它增加了许多新任务 ,如监督或组织选举、排雷等。第二代维和行动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 ,如联合国第二代维和行动日益倾向运用武力的问题、人权问题、维和经费短缺等。针对这些问题 ,联合国应该采取下列应对措施 :把预防冲突、维持和平与建立和平结合起来 ;要尊重被维和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禁止干涉他国内政 ;解决联合国维和经费短缺等问题。其中最关键的是树立联合国的权威 ,真正发挥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国际制裁作为发起主体实现政治目标的手段,旨在说服或迫使一个国家停止参与不被接受的行为,达到惩罚目标国行为、削弱目标国实力、宣传自身价值观或表明本国立场的目的。相比代价高昂的军事行动,国际制裁具有低成本的特点,成为冷战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解决国际争端的工具。作为大国对外政策工具,实施国际制裁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如双方的相互依存度、力量对比、利益权衡和国内外支持等。根据不同的制裁目的和条件,制裁国可以灵活选择多边制裁或单边制裁、复合制裁或单一制裁、全面制裁或目标制裁等制裁方式。中国作为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国,已具备利用国际制裁来维护国际正义和本国利益的能力,支持在联合国框架下参与国际制裁。在制裁参与中,中国需要根据国家利益及本国国情,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裁执行机制,合理选择制裁方式,使国际制裁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的话     
正芙特(Rosemary Foot)这篇文章通过分析新时期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阐述中国如何借助联合国这个多边组织平台来施展"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以及贯彻中国的国际秩序思想和理念。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喜欢用"三S"(即sleep、smile、silence,分别意为发展中国家代表在国际组织中坐下来打瞌睡、见到生人就微笑、辩论时就沉默)形容发展中国家在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全球性组织中的形象。可中国是一个在国际社会不甘平凡和平庸的国家,若此则不为中国!中国迄今已在国际组织多边外交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本以国家政策和国际法律观点来細致而詳尽地研穷美国干涉政策的著作。作者在論述了干涉的法律概念和美国的不干涉学說后,将大部分的研究,以时期的划分(1789~1848,1849~1898,1899~1949,1950~1958)和类此的方法,探討了美国外交上的干涉措施及不干涉主义的发展。在国际法学說里,早期被人认为合理的国家干涉,至少在美洲国家里,已經被不干涉主义替代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