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高血压是目前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几年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成为威胁全民健康的一大公害。在这其中,有一个值得重视的患病群体——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对老年高血压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他们通常除了高血压以外还伴随有其他的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肾功能疾病等,这些疾病相互影响,严重干扰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虽然目前降压药物种类繁多.仍有一些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不良,一种全面的辅助治疗方法——心理干预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它不仅能够提高降压的疗效,并且能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降低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2.
由于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变、生活压力的增加,高血压病已经严重危害人类的生活质量。近年来的研究调查中显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就诊时以睡眠障碍为主诉的人数逐年增加。睡眠障碍是指由于器质性或非器质性疾病导致高血压患者发生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缩短、睡眠-觉醒节律障碍等情况而影响个体生理学的一种综合征。临床实践中,睡眠障碍已经成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见的主诉。多项研究证实,睡眠障碍对血压的影响机制主要分为精神源学说、神经源学说、内分泌学说等三个方面,有效的改善睡眠对血压的控制更有利。  相似文献   

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出,高血压已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据调查统计,目前我国有高血压患者1.6亿多人。高血压发展到后期,会引起严重并发症。患者往往死于脑血管病、冠心病或高血压性心脏病以及肾脏病等疾病。因此,对高血压病进行有效治疗,将患者血压控制在较理想水平,是至关重要的。鉴于此,本刊特约请罗发瑞同志撰写了《杂谈高血压病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一文,分期刊登。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病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防治高血压、心血管病等众多老年病的有效方法。而减肥、控制体重、坚持合理的运动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前不久,记者走访了北京安贞医院高血压病防治专家余振球教授,请他谈谈高血压患者应如何减肥和合理运动。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病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为了保护靶器官结构和功能不受血压升高的损害,患者需要终年服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析志愿护理服务在社区高血压病居民中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服务辖区社区内按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高血压病患者120例,2013年9月至2014年1月进行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服药情况、生活方式等问卷调查,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2014年2月至10月针对问题和不足进行健康教育,观察志愿服务对高血压病防控效果。结果加强健康教育后服药依从性、生活方式改变、高血压病知识了解程度等均比健康教育前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改变、血压控制、防止并发症等具有明显效果,护理志愿者在社区高血压患者群中开展健康教育志愿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罗兴中 《老友》2014,(9):58-58
正高血压患者,经过内科医生全面检查以后,往往还会被医生要求去眼科检查眼底。那么,高血压病与眼底究竟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知道,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高血压病开始阶段,不但血压远高出140/90mmHg,而且血压波动不定,有时超过正常,经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连云港农村社区高血压患者中服药人群生活方式,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在连云港市赣榆和东海两县农村社区筛选35周岁及以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坚持服药者)1 542例,对其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血压测量、体格检查等。结果:吸烟者占16.1%,饮酒者占21.0%,嗜咸者占34.1%,未自我监测血压者占25.2%,自觉压力大者占43.1%,缺乏运动者占78.0%。结论: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欠佳,服药人群的血压控制不理想很可能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提示应对高血压患者施行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加强高血压病的健康管理,努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相关行为状况及疾病状况,为制定高血压综合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金山工业区已管理的49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统计学分析。结果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知晓率为56.50%,对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知晓率为67.48%;高血压患者吸烟率为19.92%,体力活动不足率为31.50%,超重或肥胖率为24.39%;高血压患者治疗率为97.36%,血压控制率为57.11%;9.96%的患者采用联合用药治疗,12.40%的患者不能遵医嘱规律服药。33.13%的患者出现头晕、头痛等临床症状,25.81%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结论本社区老年高血压存在知识知晓率较低、健康行为形成率低、规律服药率低、血压控制率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等问题,应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强化疾病认知,改善不健康生活行为。  相似文献   

10.
年龄60岁以上,血压值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收缩压≥21.3KPa(160mmHg),舒张压≥12.7KPa(95mmHg),为老年性高血压,是高血压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在影响老年人健康长寿的主要疾病如脑血管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塞中,高血压是一个重要危险病症。老年性高血压在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治疗等方面都具有特殊性。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病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体液调节功能紊乱所引起的动脉血压升高,特别是舒张压持续升高为特点的全身性慢性血管性疾病。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高血压患者除去正常的中西医药物治疗以外,平时生活中也应特别注意调养,下面介绍一些必须引起注意的方法,以飨读者。一、调节情绪,避免紧张人在生气、激动或精神紧张时,往往可引起心跳加速、血压升高,所以高血压患者要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如遇怒事要转移注意力,或与人诉说、宣泄,切不可郁闷不乐。二、饮食调养高血压病人要吃低盐、低脂、高蛋白食物,每日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科学的饮食运动干预在社区高血压病管理中的干预效果。方法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危险因素及不良生活方式的状况调查,并对所获信息进行了评估和分析,为患病率最高的高血压病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并实施饮食与运动干预。监测干预前和2个月后的血压、体重指数、血脂、血糖相关指标。结果经过2个月的严格饮食治疗和步行锻炼干预后,血压、体重指数明显低于干预前,血脂、血糖水平稳定,有所下降。结论饮食和运动干预治疗能够降低高血压患者的体重指数和血压水平,并能降低稳定血糖,纠正血脂紊乱。有效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和治疗率,进一步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健康教育是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掌握疾病防治知识、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能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1].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现在已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生活方式疾病之一,高血压的治疗除药物外还要强调非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是老年人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和主动脉夹层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常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共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其中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老年高血压患病率增长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睡眠呼吸暂停包括中枢性、阻塞性及混合性,其中阻塞性发病率最高,患者在睡眠时反复出现呼吸暂停或低通气,引起间断低氧或微觉醒从而导致血压升高。本文主要就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老年高血压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深圳市宝安区所辖区内随机抽取2个小区的高血压患者,均为121例,随机分为健康信念模式小组(干预组)和普通健康教育小组(对照组)。干预组除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常规的健康教育外,还要接受以健康信念模式为理论基础的社区干预,干预时间为8周。对照组仅接受社区的常规健康教育管理。随访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信念变化情况、高血压的自我管理能力、高血压控制的效果;比较干预组内不同年龄段、不同教育程度、不同经济收入、不同社会支持情况的高血压患者干预效果的差异。期间采用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估高血压自我管理能力,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74,GQOLI-74)评估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患者较试验组患者更能深刻地认识到高血压病起因及简单的发病机制、危害性、治疗必要性及自我管理的必要性,相信自己一定能通过努力,克服困难,进行自我管理,达到防治高血压并发症、平稳血压的目的;干预组患者的高血压自我管理能力更强,血压控制更平稳、合理,生活质量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中患者年龄越大、学历越低、经济收入越低、社会支持情况越差,高血压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越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健康信念模式为理论基础的综合干预可提高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常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的改变,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生活质量。据资料显示,高血压患病率以每10年上升25%的速度递增,50岁以上患病率达90%。我们采取对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及临床观察表明,高血压、肥胖和超重、血脂和血糖异常是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因素。心脑血管疾病是致死和致残发生率极高的疾病。定期健康体检是早期发现和诊断高血压病的有效方法[2]。在西藏高原这个特殊的地理与环境条件下,更有必要了解血压、血脂、血糖、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病的关系,可及早发现并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干预,这对预防高原地区心脑血管疾病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根据2004年我院干部保健门诊部分体检资料结果,对696名体检人员中高血压病的患病情况与部分相关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为今后西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CPAT)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根据Morisky评价标准将168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分为CPAT好、差两组,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治疗年限、经济收入、服药种类、医药费支付方式、高血压疾病认知情况、高血压疾病重视程度、生活方式等,将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CPAT好和差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服药种类、对高血压的认知、对疾病重视程度等方面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均为CPAT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或P0.01)。结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较低,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服药种类、高血压认知程度、疾病重视程度,掌握这些因素,对于个性化健康指导,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高血压控制率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行为、药物治疗依从性.高血压控制及高血压引起合并症的影响。方法对150例非药物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采取入院时进行护理评估,住院期间加强心理护理,指导合理膳食,戒烟、酒,适量运动及出院随访等措施比较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知识认知程度、药物治疗依从性、高血压的控制及高血压引起合并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知识认知率、药物治疗依从性、高血压控制及高血压引起合并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对高血压病患者的生活方式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病,其发病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而逐年上升,已成为21世纪护理的主要对象。年龄〉160岁,收缩压(SBP)≥140mmHg或舒张压(DBP)≥90mmHg者.称之为老年人高血压。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较高。65岁以上老年人有2/3患高血压,55岁正常者中有90%会发展为高血压。在干部保健门诊工作中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易反复出现血压控制不理想的情况。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在预防和促进康复方面的效果众所周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