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英语隐喻能力是语言习得者的一项重要能力,是与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并存的三大能力之一,然而在语言教学中隐喻能力的培养却经常被忽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隐喻理论的讲授,注重培养学生的隐喻意识,通过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提高语言习得的速度和效率,提高外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和文化反映.词汇作为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传递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之一,另外词汇习得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大学生目前词汇习得普遍采用的是费时效低的死记硬背的方法.在研究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借助概念隐喻帮助大学生进行词汇习得,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从而提高词汇习得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隐喻和语言学习尤其是词汇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隐喻的重要性开始得到学者们的认同.采纳现代隐喻认知理论观点,结合隐喻与二语词汇习得的关系,指出隐喻影响着我们的思维,隐喻能促进大学英语学习者的词汇学习,用现代隐喻理论指导二语词汇习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被广泛接受,这种思维方式正逐渐被应用在语言教学领域。本文从概念隐喻理论出发,探索在二语中如何充分利用隐喻,将词义从“具体”到“抽象”、从“中心义”向“相关义”投射来自主习得词汇,倡导在概念隐喻理论的框架下结合显性和隐性的教学实践手段,通过培养隐喻能力和文化意识全面帮助学习者提高自主学习二语词汇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是其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学生的隐喻能力培养问题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探讨了商务英语教学和隐喻能力培养的关系,并设计了激活二语学习者隐喻意识以及隐喻应用于具体教学环节(词汇、阅读和翻译)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针对中国学生的英语水平难以达到母语者水平这一教学难题,众多学者求助于通过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来解决。文章在阐述了隐喻能力提出的背景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后,取阅读教学活动为研究点,论证了隐喻能力在阅读教学中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从隐喻的跨文化对比和词源学习两个方面来提高学生在阅读中的隐喻习得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隐喻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7.
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方式,隐喻认知理论拓宽了语言文字教学的思路。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隐喻认知理论出发,剖析隐喻认知理论的主要功用、思维属性与内在机制,进而深入探究隐喻认知理论在语言文字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语言文字一线工作人员与管理者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研究建议,在语言文字隐喻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强化原型意识来培养学生词汇扩展与类比能力,建构概念整合来培养学生隐喻的动态整合能力,通过意象图式来培养学生词汇的发散与结构化意识。  相似文献   

8.
论二语学习者隐喻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的使用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隐喻不仅丰富语言表达方式,而且也有利于创新思维、有助于语言习得。隐喻能力是人们熟练掌握一种语言的重要标志。二语学习中隐喻语言的使用及隐喻能力的培养应该也有必要作为二语学习的目标。隐喻能力是人们创造力迸发的诱导因素,关注学习者隐喻的使用就是在关注他的创造潜力。在二语教学中,利用隐喻的认知功能,广泛阅读含有丰富隐喻表达的语言材料,进行含有隐喻表达的语言练习,以培养学习者的隐喻能力,不仅是可行的,而且也是高效的。  相似文献   

9.
隐喻能力是人们熟练掌握一种语言的重要标志,英语教学中隐喻能力的培养应从建构英语隐喻思维模式,积累常规隐喻词汇,加强目的语文化导入以及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着手,全面增强英语学习者的语言综合实际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词的理据性和词汇习得的策略性探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受传统文化和教育体制的影响,死记法是中国学生外语词汇习得的主要学习策略。该学习策略的根本问题,即学习过程的被动性和对学习主体创造性的束缚。作为解决问题的对策,笔者在词的理据性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隐喻的词汇习得策略。实证研究表明,基于隐喻的词汇习得策略在改变学生的死记法,发挥其语言学习主动性、创造性,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等方面均体现出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了概念隐喻与商务英语词汇教学的关系。结果表明,概念隐喻与商务英语词汇学习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将概念隐喻理论引入商务英语词汇教学中有助于学生词汇的学习和英语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随着隐喻研究的不断深入,外语教育研究者意识到隐喻认知理论对外语教学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作为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核心课程,精读课的教学效果决定着英语专业培养目标能否实现。本文从词汇、篇章和文化几个方面着手,分析了把隐喻认知理论引入精读课教学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根据认知语义学的理论,隐喻是词义扩展的重要途径。隐喻在词汇习得过程中的必要性及其可行性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隐喻既是语言现象,又是思维方式。在教学中,外语教师应树立教学新思维,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开辟提高诸如外语文化教学、词汇教学、篇章阅读等外语教学质量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就惯用语的记忆、理解、应用和书面产出四个方面,运用方差分析的统计方法探析非英语专业大学生隐喻意识的提高对英语惯用语学习的影响。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隐喻意识,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对惯用语的记忆、理解和应用能力;学生对惯用语的书面产出能力虽有明显提高。该实验结果为语言能力、交际能力与隐喻能力同等重要的外语学习观念提供一个佐证。  相似文献   

16.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思维和认知世界的方式,人类的思维从根本上是隐喻的。研究隐喻理论,对于发现语言的内在联系,寻找逻辑推理依据,寻求更有效的促进语言教学的途径,具有重要意义。作者通过对Richards I A,Black M,Lakoff G,Gibbs R W等学者的理论简要论述,结合英语教学的特点,阐明了这一理论对于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并在英语词汇教学、阅读教学以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17.
隐喻不仅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更是人类思维和认知世界的方式。作为认知和语言的纽带,隐喻在词汇教学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从隐喻理论促进英语词汇教学的理论基础和词语的隐喻性质两方面阐述隐喻认知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关的英语词汇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英语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目前人们对它的研究也更为深入,不同的理论陆续应用于词汇教学。以应用为基础的(usage—based)认知语言学的日益完善,为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文章着重从认知语言学家莱柯夫提出的认知隐喻理论出发,阐释如何将该理论有效地应用于英语词汇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