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实施对教育公平的影响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关注。实行高等教育收费制度 对教育公平的影响既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文章在分析两方面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协调我国高等教育收 费制度与教育公平关系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2.
师资均衡配置是对教师所进行的分配和安置,它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保障条件。通过对我国中小学教师资源配置的历史梳理,可以发现我国中小学师资配置存在"精英主义"取向和"城市取向"。从现阶段我国中小学师资均衡配置的主要路径——政府行政干预下的教师交流制度进行分析,提示我们还应该在师资均衡配置过程中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行政流动与市场流动、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与社会服从等关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的教育产权逐渐从政府单一主导向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格局转变。大学治理在现代大学制度改革中也逐渐由单一的行政权主导开始转变为遵循大学内在逻辑,实现依法自主管理、社会参与的多元治理结构。明确和平衡大学与政府、行政人员与学术群体、大学与社会等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教育交易关系,建立起平衡的教育产权运行体系和大学共同治理结构,是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保证大学治理公平与效率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的公平是实现真正社会公平的不可替代的手段和途径。高等教育的公平和效率都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要兼顾公平和效率,就必须处理好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的关系。在精英教育方面,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大众化教育方面,则应在努力实现教育公平中体现出高等教育效率的提高。同时,要变革主观不利因素,对现行的全国高考制度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实现高等教育起点的公平和效率。使高等教育效率达到最大化,并在此前提下进行投资体制改革、办学体制改革和管理制度改革,从而实现高等教育过程的公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5.
公平与效率是高等教育制度设计所追求的两大价值目标。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发展在公平与效率的战略选择方面,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所侧重,相应地影响到高等教育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调以人为本,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和谐,应是高等教育制度创新设计的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要促进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公平发展,应在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更加重视教育公平的价值,将教育公平问题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强化政府作为,追求高等教育最大限度的公平;促进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均衡化,建立转移支付制度、优惠政策和相应机制;开展民族教育的对口支援与协作;推进民族地区高考改革;创造民族地区女子接受高等教育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7.
教育政策公平与效率关系和谐的内涵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之一。实现教育和谐的前提在于教育政策的和谐,最终在于教育政策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和谐。教育政策公平与效率关系和谐是教育政策所体现的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和合相配、协调统一,达到相对稳定、均衡和理想的状态。实现教育政策公平与效率关系和谐的要求主要有:准确把握教育政策环境,教育政策主体的价值选择符合社会的期待;正确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内涵及其关系,体现教育政策特点;合理整合公共教育利益,完善制度建设;等。  相似文献   

8.
教育公平是教育领域中一个经久不息的话题,其范围之广、问题之复杂使得学者对其研究热度只增不减。文章从罗尔斯正义论的视角出发,在制度层面对我国当前教育中存在的教育权利分配不公正、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对最少受惠者补偿力度不够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根据罗尔斯“正义可以通过修正社会制度实现公平”的观点,对构建公平的教育制度提出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教育机会均等与教育产业化,二者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是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教育产业化带来的是教育效率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而追求教育机会均等,离开教育的发展和教育运行效率的提高也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只要我们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并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教育产业化必将在实现高等教育入校机会均等、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及高等教育过程结果均等方面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出台,首先是采用了效率优先的价值取向,这在当时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由于其公平价值的缺失,已经凸显出高校之间的不均衡、区域之间的不均衡、入学机会的不均衡、教育过程的不均衡和教育结果的不均衡等严重问题。因此,未来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价值取向是公平与效率并重,这需要我们树立"公平与效率并重"的价值理念;构建新的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决策机制,完善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补偿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