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乡村的发展对于以农业为主的中国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目前乡村战略的实施,更是为我国的乡村民俗文化振兴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并且还有利于传播和弘扬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随着旅游业的大众化和多样化,乡村旅游吸引了很多都市客源,农民增收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缺少规划和设计,管理不到位等多种原因,一些乡村民俗文化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商业化,非常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针对目前民俗文化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必须采取相关的措施,以加强对乡村民俗文化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2.
如何通过适度开发民族传统文化,使其在良性变迁中得到传承,是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本文以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A村为例,分析了其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适度开发策略,并对其实践这一策略的基础条件和原因进行了梳理,提出应从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的角度着手,探索有助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乡村博物馆在在保留乡村历史文化记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发展乡村博物馆对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具有深远意义。但目前乡村博物馆的发展也面临着配套政策不完善、资金匮乏、人才短缺、同质化展示等问题。本文将在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视野下对乡村博物馆存在的问题进行考察并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人文生态旅游开发与西部乡村社会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传统文化习俗构成的人文生态 ,是一种颇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勿庸讳言 ,以人文生态为主题的西部乡村旅游开发 ,将促进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效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速度,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支持。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所特有的文化资源,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乡村地区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的基础保障。但是随着时代环境的不断发展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濒临消失的现象,这需要加强乡村非遗保护力度,对其利用方式进行创新,充分发挥乡村非遗资源的优势和作用。基于此,本文对乡村非遗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非遗保护与创新设计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和创新利用策略,以期可以为乡村非遗的利用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对广西富川县秀水村的乡村旅游开发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秀水村乡村旅游的开发步骤,规划秀水村的乡村旅游以历史文化为主线,以民俗采风、农业观光和休闲度假为主导的乡村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7.
我国有着优秀的民俗文化,随着现代信息文明的发展,近年来,民间工艺逐步失传。如何保护和利用好民俗文化遗产对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有着非常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结合张掖市甘州区博物馆征集的民俗家具浅谈其鉴赏及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更希望在繁忙之余,回归大自然,追求诗意的田园乡村体验。当下虽是乡村旅游开发的热潮,但仍然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经营模式单一、旅游项目同质化、品牌效应小、文创产品开发滞后等,这些归根到底是没有充分结合本地的特色——民俗文化资源,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有待深度挖掘。在未来,乡村旅游的开发势必要充分发挥本地的民俗文化资源优势,打造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向休闲体验式的乡村旅游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有着优秀的民俗文化,随着现代信息文明的发展,近年来,民间工艺逐步失传。如何保护和利用好民俗文化遗产对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有着非常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结合张掖市甘州区博物馆征集的民俗家具浅谈其鉴赏及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10.
苏发祥  吕众林 《中国藏学》2023,(4):11-19+209-21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之一。西藏非物质文化种类齐全,是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资源。西藏的边境线长度仅次于新疆,是我国边境线第二长的省级行政区。因此,西藏边境地区的乡村振兴关乎我国西南边疆的安定和西藏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和战略意义。西藏错那县勒布沟有四个门巴族民族乡,是我国门巴族集中居住地。文章以勒布沟门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结合田野调查资料,论述了该地非遗文化产业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赋能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和当地政府通过非遗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策略,认为勒布沟的实践经验对西藏其他边境地区的乡村振兴具有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文长 《中国藏学》2006,(2):96-101
西藏乡村是中国区域社会最边远的一角。城市化如何化及乡村,乡村以何种方式和姿态融入开放社会,这是西藏发展面临的考验。本文认为,西藏乡村仍将在城市化中存在,乡村发展与城市化是相辅相成的,调动城市与乡村两个积极性,内含乡村发展的城市化更符合西藏迈向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的整体利益。经营乡村是西藏乡村建设的新方向。以经营的理念去认识、发现西藏乡村资源,在开放市场中激活乡村资源,使西藏乡村在加强建设的同时,更充分地实现乡村资源价值,这就是西藏乡村的出路——走向繁荣的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12.
高婕 《民族论坛》2012,(18):32-38
"乡村性"(Rurality)是乡村旅游的核心,乡村旅游已成为促进当地社区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农村现代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国外乡村旅游开展较早,在许多国家已走上规模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相关研究也较为成熟。相比于国外乡村旅游实践与理论研究的蓬勃发展,我国目前在两方面仍与国际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已有经验,将对我国乡村旅游实践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3.
传统村落是历史上人类聚居而自然形成的聚落形态,其存在实现了文明的继承和发展。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目前广东民族地区一些传统村落面临破败甚至消失的危机,亟待进行全面的保护与发展。保护与发展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有利于保存传统村落中的历史人文印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留住村貌、记住乡愁、延续历史文脉;有利于总结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类型特征,剖析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4.
孙婧  孙恒存 《民族学刊》2022,13(6):46-54, 143
少数民族地区网络文艺的推介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了推动力。无论在网络文艺的产业体系上,还是在其民族特色影响力、全媒体传播格局的扩大上,都有所增益。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网络文化产业面临着网络文化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地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文化基础设施不完备等困境。根据目前内蒙古网络文艺存在的问题及不同阶段的现实需求,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民间文化与网络文艺的创新性融合、推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加大对高层次文化产业人才的激励和培养力度等网络文化产业培育路径,以引领其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社会发展中,每个民族和地区的民俗文化的形成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经济、社会、地域等方面的因素起着一定的作用,同时,也决定和影响着民俗文化的发展。在此,本文通过论述社会发展对西藏地区民俗文化的影响,对以藏族为主体民族的西藏传统民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作一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社会发展中,每个民族和地区的民俗文化的形成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经济、社会、地域等方面的因素起着一定的作用,同时,也决定和影响着民俗文化的发展.在此,本文通过论述社会发展对西藏地区民俗文化的影响,对以藏族为主体民族的西藏传统民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作一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乡村旅游是我国新时期旅游产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家界是位于偏远山区且存在大量贫困农村人口的新兴旅游城市,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旅游扶贫"战略的重要途径。笔者在分析张家界乡村旅游的现状基础上,探求推动张家界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西藏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因素、文化传统而与内地的乡村城市化模式不同,其乡村城市化是在一条自上而下的道路推动下逐渐进行的.在其乡村城市化过程中,村庄处于一种市场经济与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期,其既没有进入都市化的状态,也不再是传统的较为封闭的状态.文章回顾了内地乡村城市化研究的相关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指出西藏乡村城市化的特殊之处,最后通过实地调查一个乡村的转型来具体展现目前都市化过程中村庄所处状态.  相似文献   

19.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经济产区,这里也有着我国最具特色的乡村文化,因此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之后,东北地区就开始着重解决“三农”问题,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乡村旅游产业。在这个过程中,东北地区的文化乡村旅游发展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不仅帮助农民群众实现了脱贫,同时还有效的促进了东北地区的农业以及旅游产业的发展,并且将文化旅游的文化属性凸显了出来,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尚。本文就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东北地区的文化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且探讨推动东北地区文化乡村旅游发展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哈尔滨市居民的乡村旅游需求意愿的调查研究,指出乡村旅游的开发必须依托一定的旅游资源条件,并保持其特有的乡村氛围;乡村旅游设施建设既要保持自然古朴,又要干净整洁,还应尽可能地实现舒适、方便;距离城市不太远的乡村地区在发展乡村旅游方面具有区位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