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水浒传是我国现实主义文艺的伟大杰作;它的历史真实性,久已成为学者们所注意的问题。这个问题,原可以从两方面加以研究:第一方面是以宋代历史来研究水浒,即以宋史证水浒;第二方面是以水浒来研究宋代历史,即以水浒证宋史。这两方面都有研究的必要。本文是第一方面的研究,即以宋史证水浒;至於第二方面的研究,因为目前尚有若干问题未曾获得解决,姑俟诸异日。  相似文献   

2.
宋史研究会于一九八○年十月六日至十一日在上海师范学院召开。这是建国以来断代史研究的第一个学会的成立大会,也是一次宋史学术讨论的盛会。会议内容丰富多采,涉及到宋史研究的各个领域:有的探讨宋代社会经济制度问题,有的探讨宋代政治法律制度问题,有的研究宋代民族关系问题,有的研究宋代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问题,有的讨论宋代历史人物评价,还有的是关于史籍校勘和史事考证,等等。现择要综述于下:  相似文献   

3.
著名历史学家陈乐素先生《宋史艺文志考证》 ,最近已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凝聚陈先生大半生心血、临终前仍割舍不下的书稿 ,在他离世 1 1年之后得以与读者见面 ,令人感慨和欣慰。《宋史·艺文志》著录了九千八百多部书籍的作者、书名和卷数 ,是在宋代四部国史艺文志的基础上编撰而成的 ,作为现存宋代官府藏书的一个最完整目录文献 ,是研究古代书目文献和宋代历史最基本的资料。但它又是一部备受非议之作 ,《四库全书总目录提要》说它“纰漏颠倒 ,暇隙百生” ,并说正史“艺文志”中 ,没有像《宋史·艺文志》如此荒谬的。正是《宋史·艺…  相似文献   

4.
关于宋代政治史的分期问题李华瑞依据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划分历史阶段是历史学科的一项重要任务。研究宋史。依据来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划分历史阶段,对于揭示宋代社会发展特点,正确把握宋代历史的运行轨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近年来,宋代历史的分期问题愈来愈受到...  相似文献   

5.
明代近三百年历史中,不论官方还是私家均注重对宋代历史的研究.明代的宋史研究始自明初,延至明末而热情不减,在同期旧史研究中,是一种突显的史学现象.探寻其学术背景,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首先,由正统观而引发的旧史重修活动是中国传统史学的一大特色,明人为明正统而重修《宋史》;其次,明人不满元修《宋史》之芜杂讹缺,为求真求实而进行宋史研究;第三,时代思潮的演进促使明代的宋史研究,由秉承程朱道统致力于考述程朱理学世系而走向经世致用,使宋史研究在更为广泛的层面上展开,迎来了宋史研究的繁盛.  相似文献   

6.
肖建新 《学术研究》2006,(3):145-146
宋代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社会复杂、多变的时期,也是我国古代社会后期重要转变的起始。自元代脱脱为300年宋代总纂《宋史》之后,历代皆有续修之举、续修之作。至20世纪宋史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尤其是80年代以后众多著作先后问世。而在新世纪之初,我们又有幸读到张其凡教授撰写的80万字的《宋代史》(澳亚周刊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7月初版)。该书既是对以往宋史研究的总结,又是新世纪宋史研究的开篇,在体系建构、成果吸纳、学术致用上都有匠心独运之处,惊人之笔时现,称之为宋史研究的里程碑之作也是可以的。一、建构断代宋史…  相似文献   

7.
上海师范学院历史系邀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刘子健教授介绍了美国研究我国宋史方面的情况。 刘子健教授介绍说,美国的宋史研究,主要是宋代的思想史、美术史、文学史等。至于政治、经济、社会方面,最初的兴趣是在宫制方面。认为中国的文宫制度是对世界文明有伟大贡献的。 美国宋史的研究受日本的影响,因为日本史学界对宋代性格(社会形态)争论较大。有些学者认  相似文献   

8.
1907年宋史研究,发表论文一百二十篇左右,出版了漆侠先生的专著《宋代经济史》等,内容涉及到宋史的各个方面,并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具体情况如下: 一、宋代政治史 关于职官制度。宋代职官制度历来为宋史学界所重视,今年也不例外,发表了一系列文章。白文固《宋代祠禄制度述略》(《中国史研究》1987.1)认为祠禄制度创始于大中祥符年间,是种“佚老优贤”的职官制度,加深了宋代吏治的腐朽。同时,对获取祠禄官的条件作了分析。程民生《宋代内库的金  相似文献   

9.
历朝历代的《刑法志》都是研究中国法制史的基本史料,也是中国历代官修正史的重要篇章。《刑法志》对各个朝代立法、司法、法制建设及法律思想的记载和阐释,不啻为各封建王朝关于法的理论和历史的官方史料,其观点获得封建统治集团的认可、采用,并作为他们施政和实行法制的指导。可是学界对《刑法志》的研究很少涉及到《宋史·刑法志》。根据《宋史·刑法志》的记载,宋代强化了中央集权的立法思想,记述了宋代刑事立法的主要内容,反映出了宋代独具特色的刑事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0.
陈乐素先生一生,从事学术研究工作70年,其中57年主要从事宋史研究,是我国有成就有影响的老一辈宋史专家。他的宋史研究,注重对宋代重要典籍及作者的考订、研究,其论断多成定论,为人首肯。  相似文献   

11.
1991年8月9日至14日,第二次国际宋史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由北京大学和河北大学共同主办。 出席这次研讨会的代表共60余人,其中来自于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的专家、学者10余人,中国大陆及港、台专家学者50令人。会议由著名宋史专家、河北大学教授漆侠先生主持。在开幕式上,著名宋史专家、北京大学教授邓广铭先生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当讲到宋史的重要地位及宋史的研究状况时,邓先生说:在从十世纪后半期到十三世纪中叶这一历史时期内,宋代文化发展所达到的高度,居世界领先地位。但在近代对于宋史认真地进行现代化的科学研究,不论在中国和东西方各国的历史界,都是起步较晚的。近几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宋史研究才有了较大的进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还很不够。有关宋代的史料,极为丰富,很多问题值得研究。为了能够全面地、正确地、深入透彻地予以剖析、说明,并作出公正的评价,这就需要运用多种视角、多种尺度、多种思想方法和思考方式,搭配成广角镜和透视镜,来进行观察、探索、研究,才可能达到应有的成效。因此,我们不只需要海峡两岸的中国学者,有日益众多的人投身于宋史的研究,也欢迎东西方各国的学者,有日益众多的人致力于此,共同完成这一任务。  相似文献   

12.
去年五月,中州书画社出版了华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关履权教授的《两宋史论》。这是一部论述宋代史事的系统性的学术专著。收有论文十五篇,其中既有鸟瞰式的对整个宋代历史的概括性论述,又有涉及宋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典章制度、农民战争乃至海外贸易等各个方面的专题论述。史料周博丰富,持论秉彝立则,是作者集多年来宋史研究心得的力作。  相似文献   

13.
《宋史·选举志》、《宋会要·选举》和《文献通考·选举考》等是研究宋代科举制度最基本、也是最可靠的史料,但由于体例和其他一些原因,上述诸书也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憾,使我们无法窥探宋代科举制度的全貌及其对宋代社会的巨大影响。本文在分析上述诸书不足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宋人笔记中有关科举史料对宋代科举制度及相关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宋史研究,开始于20世纪.陈乐素教授便是最早从事宋史研究的老一辈学者之一.本文简略介绍丁陈教授的生平大略,缕述了陈教授在宋代政治史、文献学、经济史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及其贡献,分析了他的治学特点与育人方法,指出陈乐素教授堪称是20世纪中国宋史研究的开拓者与奠基者之一.2000年是陈教授逝世十周年的日子,谨以此文为祭.  相似文献   

15.
《宋东京考》是清代周城编撰的一部关于宋代开封史事的书籍,全书共二十卷,约二十万字。这部书不但对研究古代开封的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而且对研究宋史和中国古代城市史,也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引论:“农商社会”之概念和南宋经济之地位近十余年来,随着宋史研究的逐步深入和南宋史研究的急剧升温,重新认识宋代、特别是南宋一朝的利弊得失并重估其历史地位,已成史界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7.
高远 《北方论丛》2012,(2):77-81
清初学人改补《宋史》,不仅是《宋史》文本问题,也是一种特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文化现象。在此过程中,蒙元之代宋与清之灭明历史情境的相似及清廷的政治导向,使清初学人对宋代一史之"借",基于"类"之似,即以"类似"而作,对"宋亡"之为"明亡"的追论。此类改补《宋史》群体,其目的是借助修史表达自身的诉求,从而为自己在易代后的文化秩序中找到安身立命之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改变,有的逐渐消亡,有的则融入了政府倡导的新文化秩序中,共同构成了清王朝国家意识形态的历史观念基础。  相似文献   

18.
略论"庆历之际"士人精神的嬗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宋“庆历之际”①,是宋代历史上一个激动人心的时期。在这一段时期内 ,涌现出为数众多的优秀人士。他们不仅使该时期成为宋代历史上思想文化的繁盛期 ,而且成为宋代历史上士人精神风貌最为振作的时期。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谠言正论、以天下为己任的风范 ,不仅给当时的士林以极大的震撼 ,而且给后代士人以深远的影响。一  庆历之际士人精神的嬗变 ,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宋史·忠义传序》有云 :“士大夫忠义之气 ,至于五季 ,变化殆尽。宋之初兴 ,范质、王溥 ,犹有余憾 ,况其他哉 !艺祖首褒韩通 ,次表卫融 ,足示意向。厥后西北疆场之臣 …  相似文献   

19.
近十年来宋史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术界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导下,对宋史诸多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鸣和讨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因此,回顾一下是很有意义的。本文仅就中国大陆十年来宋史研究的一些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作些概述。囿于篇幅及本人学识,所述难免有不到之处,请批评。 一、关于宋代历史地位再探讨 长期以来,人们对宋代历史地位的评价颇为低沉,或言其时封建社会已进入没落时期,或言宋朝是一个衰落、屈辱、腐败的朝廷,这种评价多缘于政治的、军事的估价,而忽视了经济的、文化的多种因素的考察,故不免带有片面性。近十年来,许多史学工作者综合考察了宋代社会,对宋朝的历史地位进行了重新评价。 经过认真的研究,人们发现宋朝的版图虽然没有汉唐那么大,但确实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转折点,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思想文化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出现了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著名历史学家,河北大学教授漆侠先生撰写的《宋代经济史》一书,最近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上,下两册,共九十余万字,是一部全面系统地叙述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经济的发展、进而分析宋代社会经济关系和经济思想的大型断代经济史著作。 在人们的心目中,宋代是一个“积贫积弱”,国势衰微的皇朝,然而这只是事物的一个方面,如果从社会经济角度看,情况就大不相同了。随着近年来对宋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学术界已普遍认为:宋代是继唐代之后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大发展的时期,在中国封建社会的进程中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