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本文通过煤炭生产工作实践、理论联系实际、调查了解、观察、分析、研究、认识、掌握、运用的南湖一号井紧密褶皱煤层的开拓、指导了煤炭生产,服务了煤炭生产,取得了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南一井极为紧密褶皱构造形态煤层开采,开拓布局的探讨、研究、运用,在今后的煤炭生产中,将取得很好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生产实践、分析、研究、总结出永春煤矿开采紧密褶皱煤层 ,切实有效的采煤方法。  相似文献   

4.
浅谈永春县煤矿紧密褶皱煤层的地质情况,以及根据这样的地质情况,进行合理的采区巷道布置,合理确定区段垂高,合理确定区段石门间距,合理布置区段内各煤层的采准巷道。  相似文献   

5.
通过生产实践 ,认识了南湖一号井地层为线状紧密褶皱构造形态 ,褶曲幅度小 ,在 30米以下 ,在褶皱形成过程中 ,因压扁作用 ,产生了煤层压薄带。运用认识的这个规律、服务于生产、研究确定适当的采区区段垂高 ;研究布置块段岩石通风井 ;留压薄带支撑顶板采煤方法的研究、运用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生产实践、分析、研究、总结出永春煤矿南湖二号井褶皱煤层开采采煤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通过紧密褶皱煤层开采的生产实践,认识掌握了紧密褶皱煤层存在着连续不断的背向斜。存在着煤层压薄带,以及伪顶多等的特点、规律。经分析、研究这些规律,不断改进顶板管理方法,促进了煤矿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8.
通过紧密褶皱煤层开采的生产实践、分析、研究、认识、掌握了紧密褶皱煤层的情况、规律、总体特点是褶曲,幅度大的30至60米,小的15至30米,有的更小,普通存在着煤层压薄带,因而分析、研究、运用了紧密褶皱煤层的开采技术,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果,促进了煤炭生产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对曲斗矿的地质构造、生产布局和技术管理等影响矿井资源回收率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在资源枯竭濒临闭坑的老矿区中寻找遗漏煤层,有效地延长老矿井的服务年限。  相似文献   

10.
本文遵照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教导,深入煤炭生产实践、理论联系实际,认识开采中煤层(紧密褶皱煤层)的赋存地质规律,而后认真研究紧密褶皱煤层的开采技术,并通过接受继续教育,参加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不断地总结提高紧密褶皱煤层开采技术的经验,服务于煤炭生产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生产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研究、总结出来的永春煤矿南湖一号井紧密褶皱煤层开采采面通风方式的改进。  相似文献   

12.
永春煤矿矿井地质构造复杂,所开采煤层以紧密褶皱构造为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通过对各种顶板管理技术和方法的应用和改进,找到了适合该类煤层开采的顶板管理技术,有效地控制矿山压力,促进煤矿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南湖一号井紧密褶皱煤层开采的煤炭安全生产管理,抓紧对开采紧密褶皱煤层的安全生产教育,增强安全生产意识,利用紧密褶皱煤层开采有利于安全的因素,消除不利于安全生产的因素,认真参加检查、验收,加强现场管理,积极参加安全生产技术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实现煤炭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我矿紧密褶皱煤层开采采面伪顶的管理,在充分认识紧密褶皱煤层伪顶在开采中的危害性基础上,在采面生产中认真敲邦问顶,认真处理伪顶,支护伪顶,实现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磨刀坑矿井紧密褶皱煤层开采的煤炭安全生产管理,加强对开采紧密褶皱煤层的安全生产管理,增强安全生产意识,强化顶板管理,充分利用紧密褶皱煤层存在煤层压薄带的有利因素,来管理顶板控制老顶,坚持检查验收,加强现场管理,组织安全生产技术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促进了煤炭安生全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借助文献计量可视化工具VOSviewer,系统梳理了近十年国内外关于旅游流的相关研究成果,结果表明:研究数量上,近十年国内研究旅游流的成果呈现增长的趋势,国内研究较国外更多;理论方法上,主要借鉴地理学、社会学、物理学、系统动力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对旅游流展开研究,其中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成为主流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上,危机事件的发生和交通状况的改善影响了相关区域旅游流的形成和发展,成为学者们研究旅游流的特殊现象;此外,其余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流空间结构、网络结构、影响因素、耦合协调和统计预测等5个方面。未来,旅游流研究的数量还会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而增加,研究方法更加多元,研究视角方面,可从跨区域尺度和大数据的全新视角出发,研究内容将趋于旅游流统计预测研究、旅游流与相关因素的关系研究、旅游流与相关系统的耦合研究等。  相似文献   

17.
彭贺 《管理学报》2011,8(4):475-479,516
国内管理研究呈现出一定的单向度倾向。单向度的管理研究表现为研究立场、研究主题、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等的单维性,这种研究倾向会损害管理研究的丰富性和创造性,并有可能破坏或误导管理实践。由此,提出未来应加强研究立场、研究方法以及研究主题的多维化,并强调发展本土批判管理可作为扭转目前管理研究日益单向度化的重要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8.
张燕  怀明云  章振  雷专英 《管理学报》2011,8(2):226-232
从对组织内创造力的界定出发,系统总结了影响组织内创造力的个体因素、团队因素和情境因素,在此基础上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形成组织内创造力的研究框架。认为未来组织内创造力的研究重点是跨文化研究、跨层次研究、对情境变量调节作用的研究、对阻碍创造力因素的研究、动态化研究。  相似文献   

19.
姚宏  魏海玥 《管理评论》2012,(6):137-145
针对当前国内外盈余管理实证研究中存在的信息量繁多、关系错综复杂、研究脉络不清晰等问题,运用科学计量学信息可视化方法,绘制了盈余管理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进一步明晰了盈余管理研究领域的核心研究群体、权威专家、主要国家或地区、核心期刊,以及各自的平行关系。研究全面展示了盈余管理研究的前沿网络图景,对于研究者全面掌握盈余管理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和前沿状况,明晰研究方向和研究脉络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数字经济时代,为探究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现状,本文以Web ofScience数据库2012—2022年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收集的文献进行梳理。通过总体趋势、国家、核心作者、关键词、文献共被引等分析,发现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热点可分为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的影响、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对个人的影响两大模块共六个类别。未来关于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可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开展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研究、多视角研究、弊端研究、中国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