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践中,我党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在十五届四中全会上,我党提出"坚持有进有退"的方针,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  相似文献   

2.
论国有经济布局战略调整中的进与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国有经济要从大部分竞争性行业中退出,要进到关系国有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在实施国有经济进退的过程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正确处理进与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关系,研究和建立国有企业退出的机制,研究和制订国有企业进入的原则,抓大放小,对国有企业实行战略性改组,并且把国有经济的进与退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有企业在福利政策问题上存在着弊端.激励失效、人满为患是职工积极性难以调动的原因所在,也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障碍之一.本文探讨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福利政策改革的新路子,指出劳动者直接参加企业利润分配、实行效率工资制、创新退休金和医疗费用的办法等方式,都是培养职工"我与企业共存亡"的真正主人翁责任感的积极举措.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大体上经历了放权让利、转换经营机制、制度创新三个阶段。但至今为止,国有企业仍没有摆脱困境。其主要原因在于影响国有企业的几个根本问题即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思路问题、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核心问题与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的公司治理模式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只有解决好这些根本性问题,并辅之以相关的配套改革措施,才能真正搞活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目前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着一个绕不开的难题 ,即分流安置企业内的下岗人员和解决破产企业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特别是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 ,这个问题已成为国有企业改革能否进一步深化和职工队伍能否保持稳定的大问题 ,已越来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通过分析国有企业职工再就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探讨了一些摆脱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20年来退相干的思想引起了物理学界和物理学哲学界的关注,但是退相干单独不能解决测量问题.在解决测量问题上,退相干思想所提出的新的观念问题,促进了"超越"量子力学正统解释的解释框架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论理解与文本意义的关系——解释学基本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者的理解与文本意义的关系问题,是解释学的基本问题.这个问题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本源的问题,即文本的意义是由读者的理解生成的还是理解是对文本意义的把握;第二个方面是同一性问题,即读者的理解能否正确地把握文本的意义.对理解与文本意义的关系的不同理解,构成了解释学上的不同理论派别.本文坚持"客观主义"的解释学立场和文本意义的可理解性立场.  相似文献   

8.
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混合所有制经济"成为大家热议的一个概念,但对此概念如何界定,如何走出对此概念理解上的一些误区则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混合所有制经济主要是指公有资本与非公有资本的交叉持股和相互融合,国企改革不是"一混就灵",搞"混合所有制经济"不能淡化甚至削弱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既非"国进民退"也非"民进国退"。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谈到如何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的时候指出:这种调整“要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结合起来,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10月29日《光明日报》发表的一篇谈学习《决定》体会的文章则称,“有进有退”的“退”,就是指让国有企业“有选择地”退出竞争性领域。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大体上经历了放权让利、转换经营机制、制度创新三个阶段.但至今为止,国有企业仍没有摆脱困境.其主要原因在于影响国有企业的几个根本问题即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思路问题、国有企业改革方向问题、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核心问题与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的公司治理模式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的战略性调整与治理结构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有企业要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 ,就必须实现政企分离和剩余索取权具有可转让性。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类改革和战略性调整 ,构建有效的有进有退机制 ,按照“共同治理”的原则实现治理结构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经理股票期权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理股票期权是现代企业一种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它具有激励的长期性、有效性和激励对象的有限性、操作过程的复杂性等特点.国有企业对经理人员采取的年薪制和在职消费的激励方式存在明显缺陷,"武汉武股票期权"对国有企业经理人员激励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但它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股票期权",当前在我国实行"股票期权"还存在诸多障碍.  相似文献   

13.
我国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需处理好的特殊关系,即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关系;党委会、工会、纪检会与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关系."新三会"和"老三会"在国有企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规范,可通过"三个结合"来协调和规范"新三会"和"老三会"在公司治理中的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14.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首先就要建立、完善企业产权制度,就要对企业进行产权变革。然而,产权制度变革以后,能否使企业真正被激活而实现预期目标,即需要相应的管理变革,同时也说明产权制度是否真的进行了变革,亦即...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机构职能转换、企业体制改革、要素市场发育、企业管理创新、企业结构调整、没备更新改造与技术进步等诸多方而。笔者认为,所有这些因素中最关键的因素是结构调整,必须以结构调整为突破口推进湖北国有企业改革。长期以来,人们把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即改制和改组当作两个并列的工作。在20多年的改革实践中,也主要是强调企业体制改革方面,相对忽视了企业结构调整问题。这在主观上是与人们对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的认识,以及力图在数量上和结构上维护国有企业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绝对优势地位的愿望相联系的,在客观上则是与中国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道路相适应的。但是,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和国家政策走向上看,结构调整应该成为湖北国企改革的突破口。首先,结构调整的实质以及国企改革的整体性决定了结构调整的突出重要性。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国企改革当作生产关系的调整问题,而  相似文献   

16.
创新环境对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出了新要求,国有企业应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国有企业必须培育自身企业文化,突出个性,提高核心竞争力.具有凝聚力的、真正执行"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企业文化是国有企业可持续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石。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是其产权制度,中心问题是它在财产关系和经济活动上能否真正独立,其本质是解决好全民所有制的法律实现形式问题。为实现经济体制改革新的目标模式,在企业制度改革上应该突破两权分离的思路和国家所有权是全民所有制的唯一实现形式的观念,在公司化中建立企业法人所有权,国家将其所有权转化为股权,实行国家股权与法人所有权的互相独立与制约。这是全民所有制新的法律实现形式。文章评析了我国改革中的有关产权理论,并探讨了国有企业公司化操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人口数量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口问题本质上是个数量问题而非发展问题,而发展则在很大程度上为人口数量所左右.人口和经济的关系,应如维持"自动平衡"的鹰与鸡.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民族主义和发展压力,发展的第一性是自然资源而非人力资本.污染转移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假象形成的根本原因,人与自然在物质上的"零和",则从根本上否定了环境与经济倒"U"型关系的存在;人口数量压力是环境退化的独立要素和首要原因.追求"人口红利"所需的人口不减或增长将使中国在人口数量的"泥潭"中陷得更深."常量人口"不作用的"中性"观是统计相关对人口与经济、环境因果关系荫蔽而造成的一种幻觉."分母效应"和"规模效应"使庞大规模的人口成为中国大国道路上的绊脚石,并使"粮食安全"问题长期困扰着中国;人少是美国成为全球最大谷物供应国和俄罗斯重新崛起的前提."数量与结构并举"意味着16亿或更多人口灾难性的长期维持;减少人口数量是层级/尺度理论关于解决高层级/大尺度系统问题优先性的规定.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证证明了中国经济结构的一个典型特征,即在资本密集型行业中国有企业相对于私营企业占据优势,而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私营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占据优势.并且通过回归分析证明,在样本期内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国有企业的相对优势在下降,而劳动密集型行业私有企业的相对优势在扩大.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国有私营总产值比”自2005年每年减少14.83%,2010年已经小于1.0.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国有私营资产比”自2005年每年减少12.49%.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内国有企业相对于私有企业的实力下降的趋势比较明显,其中“国有私营总产值比”每年下降14.86%,而“国有私营资产比”每年下降12.76%.总体上2005 ~ 2010年国有企业相对于私有企业在总资产上的实力每下降13%,总产值相对实力下降15%.这就表明私有企业用较少的资产创造出了更多的价值,而国有企业相反.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在十分重要的地位.由国有企业构成的国有经济对我国经济起着主导性作用.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点是要转变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式.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式可以概括成“两高、两低”.“两高”即国家通过高的投资率,实现企业数量的增加;企业通过生产要素的高投入,实现产品数量的增加和企业规模扩张.“两低”是依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