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史上,列宁以其杰出的理论活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列宁以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为基础,系统地阐述了两种民族文化学说、无产阶级文化的党件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原理、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以及“文化革命”等观点,形成了无产阶级先进文化建设的基本思想。这些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实践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认为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进行理论教育,目的是让无产阶级明白其历史使命,用理论武装群众,帮助无产阶级政党实现政治目标。马克思认为理论武装群众是理论创造的目的。恩格斯说过理论教育至关重要。列宁认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无产阶级政党要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群众。要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对其进行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论教育思想可以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实践活动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列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并创造性地将文化建设理论应用于实践来解决俄国的实际问题。列宁的文化建设思想,是列宁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研究列宁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对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仍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成为执政党后,俄共(布)自身面临十分迫切的文化建设任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建设俄国无产阶级的先进文化为己任,列宁提出了一系列加强执政党自身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并努力将之贯穿在党和国家的文化建设实践中.学习研究列宁加强执政党自身文化建设的思想,对我们继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5.
伟大的革命领袖列宁,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指引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走向胜利。列宁的光辉将永远照耀着我们前进。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一九○五年,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中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文学的党性原则,奠定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思想基础,解决了文艺和革命的关系问题。列宁指出:“对于社会主义的无产阶级,文学事业  相似文献   

6.
列宁、斯大林关于文艺问题的论述,涉及到文学艺术的全部领域,是指导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文艺评论和文艺创作实践的思想理论基础.列宁、斯大林关于文艺问题的论述,在文艺理论的基本问题上,诸如文艺与社会存在的关系,文艺的历史使命,文艺创作、文艺批评和文学遗产批判继承的原则,民族文化和无产阶级文化,都作了马克思主义的阐发.他们全面的辩证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对我们在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提要]无论是探讨中国无产阶级文艺的理论建设,重估波格丹诺夫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还是重审中国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发展史,都有必要厘清苏联无产阶级文化派与中国无产阶级文艺运动的联系。通过细读文本,还原历史现场,可知,中国无产阶级文艺运动在1921年到1934年之间,深受苏联无产阶级文化派的影响,一方面体现在理论概念的命名,另一方面体现在批评话语的选择。不过,作家对苏联无产阶级文化派的理解和实践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转述与初识、征用与实践、清除与残留;这一理论满足了作家对无产阶级文艺的最初想象,逐渐成为了无产阶级文艺建设的理论资源,随着1930年以后,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等相关文章在中国的译介,作家从哲学、美学、方法论、批评实践、政治倾向上系统反思无产阶级文化派。苏联的“无产阶级文化派”评价影响了中国的认识和实践。无产阶级文化派-波格丹诺夫的思想尽管在本质上是非马克思主义的,但却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家以“我”为主,选择适合中国现实的资源,加以改造,进行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基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为争取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而进行斗争的思想基础。外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们多方面的理论活动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列宁主义阶段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并且加强了以马列主义和无产阶级国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高度重视思想建设。列宁《怎么办?》关于思想建党的构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列宁通过揭露俄国社会民主党内机会主义、修正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实质与危害,阐明了重视科学革命理论、强化革命理论灌输、创立全俄政治机关报、培养职业革命家队伍对于无产阶级思想建党的重大意义,推动了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列宁《怎么办?》中的思想建党理论对于中国共产党当前思想建党的启示就在于: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坚持“姓马”和“姓党”的辩证统一;坚守理想信念与初心使命,践行“实干”和“严守”的内在统一;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注重“线上”和“线下”的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10.
在苏维埃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条件下,列宁把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布尔什维克党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他把马克思主义普通真理同苏维埃俄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进行理论创新,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列宁的这个党建思想及其实践,对无产阶级执政党的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布哈林关于文化和文学问题的学说,包括三个环节一是关于无产阶级文化理论问题;二是关于革命后无产阶级文化建设策略问题,这里面包括文化领导权问题、干部培养问题和不同时期的具体任务问题;三是关于布哈林的无产阶级文化学说与列宁、托洛茨基的关系问题.从这三个环节来考察,布哈林的文化学说的核心是在无产阶级专政过渡时期,必须建设与经济、政治和军事相适应的无产阶级文化.布哈林的文化理论在国际共产主义世界得到了很大的反响,其中一个反响就来自后来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产生了极大影响的葛兰西的批评.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从思想上入党”所包含的共产党人必须自觉改造世界观、党内要经常性地开展无产阶级思想对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斗争、党员修养要达到“至善不止”的境界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有理论创新价值。毛泽东运用儒家修养论思想资源,进行党的恩想建设所表现出的文化自信和自觉以及他对传统文化现代性转换的探索,具有光大传统文化生命力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3.
马尔库塞的批判社会理论与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他对唯心主义进行了批判,但他对于唯心主义的理解本身也存有唯心主义的成分。他认为唯物主义哲学要使现实趋于本真化,从现实出发又对现实进行批判和改造,它为批判社会理论提供真正的基础。批判社会理论以批判开路,驻足于唯物论以超越社会现实作为自己的理想标的。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它不仅与时俱进地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过程,更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全过程,贯穿于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无产阶级政党执政时期的极为重要的任务.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也庄严地提出,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一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反杜林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一部十分卓越的经典著作,是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无产阶级斗争经验和自然科学成就的概括和总结。本文重温这部经典著作的写作背景,并揭示它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文化批判和文化继承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对阻碍历史发展的各种社会文化思想的批判、对鄙俗的社会文化氛围的批判、关于批判文化与和谐文化的关系、关于文化思想矛盾的社会历史根源等诸多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与实践的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8.
列宁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军事家,在指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提出了建设无产阶级革命军队的一系列重要思想,从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军学说,阐明了革命军队的地位和作用,揭示了建设工农兵武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了建设工农红军的原则和要求,这对当今中国特色军事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民主思想作为马克思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曾为无产阶级革命及人类解放事业起到了关键的指导作用.但马克思仍然是一位历史剧中人,其思想也当然成为历史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变迁,马克思民主思想在实践过程中障碍重重.  相似文献   

20.
列宁在参与一系列爱国主义问题的激烈争论中,提出了掌握无产阶级爱国主义内容的三个重要方法,阐发了掌握无产阶级爱国主义内容的一个总体思路,是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的爱国主义理论,对社会主义国家在爱国主义的理论建设和实际建设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