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敏 《中国民族博览》2016,(22):152-154
民国文人画家溥心畬的绘画作品,在当代艺术市场上颇受欢迎,而在学术研究上呈现不足的局面.以"溥心畬"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自1993至2016年,相关文章主要以历史、辨伪、画展为主,作品研究少且不深入,这就使溥心畬作品研究成为现代绘画研究一个亟待开发的区域.基于上述认识,本文对溥心畬代表作品之一《幽谷行旅图》进行了较深入的"文本"解读,并得出如下结论:溥心畬在绘画技法上以古人为师、以宋元为宗;在"位置"的"经营"和画境的酝酿上,则充分体现了其作为特定时代的文人画家对"法外之趣"的追求.《幽谷行旅图》一画充分表现了画家独特的个人性,也传达了画家画作的共性,即生动的笔墨技法和深厚的文人情怀.  相似文献   

2.
民国文人画家溥心畬的绘画作品,在当代艺术市场上颇受欢迎,而在学术研究上呈现不足的局面。以"溥心畬"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自1993至2016年,相关文章主要以历史、辨伪、画展为主,作品研究少且不深入,这就使溥心畬作品研究成为现代绘画研究一个亟待开发的区域。基于上述认识,本文对溥心畬代表作品之一《幽谷行旅图》进行了较深入的"文本"解读,并得出如下结论:溥心畬在绘画技法上以古人为师、以宋元为宗;在"位置"的"经营"和画境的酝酿上,则充分体现了其作为特定时代的文人画家对"法外之趣"的追求。《幽谷行旅图》一画充分表现了画家独特的个人性,也传达了画家画作的共性,即生动的笔墨技法和深厚的文人情怀。  相似文献   

3.
民间美术文化是民间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民间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的重要文化产物,也是劳动人民记录自己生活方式、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一种重要途径。与其它美术作品相比,民间美术作品具有质朴性、文化性、趣味性等特点。新时期,在进行美术绘画创作过程中,将民间美术文化融入其中不仅能很好地丰富画家的创作灵感,还能提升美术绘画的文化底蕴。因此,对于现代美术者来讲,必须要的民间美术文化进行深入的剖析,将民间美术文化中的精髓融入美术绘画创作之中,才能绘制出更加富有中国文化底蕴的美术作品。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中国书法中"象""意""法"的哲学渊源,并通过对《礼器碑》《开通褒斜道碑》中的这三个要素进行分析,探索临习这两个作品的正确方法,并举一反三,最终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找到临习碑刻的恰当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断魂枪》是老舍的名篇,对这篇作品的研究多集中于民族文化、作者及文中的人物形象三个方面.再次走进作品的文本世界,从核心文字"魂"入手,《断魂枪》在一个小故事中展现了人之魂、枪之魂和文化之魂,围绕"魂"串起昨日的生存之魂、今日的精神之魂和明日的文化之魂的故事与思考,写出了"魂"断裂的现实与无奈.《断魂枪》向我们展示的是一...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尤利西斯》中主要男性人物进行分析,探讨作品中人物的"英雄特性",以此进一步探寻作品中英雄人物的深度意义,获得对蕴藏在人类文化深处的人类灵魂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论土司与土司学——兼及土司文化及其研究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土司研究已经走过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历程,建立土司学的时机已经成熟.本文从土司含义与土司类型出发,初步探讨了土司学的历史发展、研究对象、研究主题、主要内容、核心层面以及现代意识,并据此对土司学的重要研究时象--土司文化及其研究价值进行了深入讨论.土司学的创建,对我国土司、土司文化、土司政治文化以及微型社区的现代土司现象的多学科理论交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国外的土司现象与酋邦研究也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周庆伟 《中国民族博览》2020,(3):133-135,153
"走廊学"的研究已是人文社科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范式,近年学者们"苗疆走廊"的提出,也是当前"走廊学"研究重要内容之一。为充分发挥贵州苗族题材美术创作的艺术价值以及其所反映的文化特点,本文基于"苗疆走廊"的概念,以美术文化之整体研究视野,分析"苗疆走廊"的贵州苗族文化特征、贵州苗族题材美术作品的创作现状,并探讨现当代贵州苗族题材美术创作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走廊学"的研究已是人文社科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范式,近年学者们"苗疆走廊"的提出,也是当前"走廊学"研究重要内容之一。为充分发挥贵州苗族题材美术创作的艺术价值以及其所反映的文化特点,本文基于"苗疆走廊"的概念,以美术文化之整体研究视野,分析"苗疆走廊"的贵州苗族文化特征、贵州苗族题材美术作品的创作现状,并探讨现当代贵州苗族题材美术创作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图像学理论,从相遇、相恋、相离三个部分揭示《洛神赋图》图像的自然意义;通过《洛神赋图》的人物、动物、植物的图像分析其象征意义;最后进一步探讨《洛神赋图》的内在意义,揭示出当时的社会内容。  相似文献   

11.
在书法艺术开始走向审美自觉的时代,在书法批评史的开端,在两千年浩如烟海的书论中,有一篇文章,它第一次以一种专论式的批评方式理论阐述草书的"不足学""不配学""学无用"。但历代众多的书法论文选本都把这篇文章摆在前列,如《法书要录》《书苑菁华》等俱载此文。直至今天,这篇文章所揭示的书学思想及时代意义依然值得我们反思、深思——这便是东汉赵壹的《非草书》。"这篇文章的基本观点,是反对当时张芝、罗晖、赵袭等人对草书如痴如醉的追求。赵壹认为这些草书家没有去研究圣人之道和治国之道,而来研究一个 "上非天象所垂、下非河洛所吐、中非圣人所造"的 "小技"——草书,这一举动有悖圣人的教训。"《非草书》在书法史中显得如此光彩照目,桀骜不驯,特立独行,却又让人感觉有些孤苦零丁,或许正是这个不一样的赵壹可以让我们从另一角度更加深入的了解草书。我们学习传统技艺的乐趣,除了技艺本身之外,还可以借这些技艺和文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古人所思所想,有如穿越时空、与古人相晤。  相似文献   

12.
在书法艺术开始走向审美自觉的时代,在书法批评史的开端,在两千年浩如烟海的书论中,有一篇文章,它第一次以一种专论式的批评方式理论阐述草书的"不足学""不配学""学无用"。但历代众多的书法论文选本都把这篇文章摆在前列,如《法书要录》《书苑菁华》等俱载此文。直至今天,这篇文章所揭示的书学思想及时代意义依然值得我们反思、深思——这便是东汉赵壹的《非草书》。"这篇文章的基本观点,是反对当时张芝、罗晖、赵袭等人对草书如痴如醉的追求。赵壹认为这些草书家没有去研究圣人之道和治国之道,而来研究一个 "上非天象所垂、下非河洛所吐、中非圣人所造"的 "小技"——草书,这一举动有悖圣人的教训。"《非草书》在书法史中显得如此光彩照目,桀骜不驯,特立独行,却又让人感觉有些孤苦零丁,或许正是这个不一样的赵壹可以让我们从另一角度更加深入的了解草书。我们学习传统技艺的乐趣,除了技艺本身之外,还可以借这些技艺和文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古人所思所想,有如穿越时空、与古人相晤。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力提倡,依据对创新意识要求极高的中国大学生计算机大赛的优秀作品《年画新语之吉瑞精灵》的深入研究,探讨在中国大学生计算机大赛参赛过程形成的以比赛竞技、创新优化、研究探讨、学习沟通于一体的竞赛形式的形成发展以及启示。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赛前调研学习的重要性及评判方法;作品创作过程中对于传统文化的解构与创新;赛后作品的再推广及经验学习;赛、创、研、学于一体的竞赛模式的成果吸收利用最大化研究。  相似文献   

14.
2011年底,湖南省张家界市的作者李康学自费在中国书籍出版社结集出版了《大湘西系列作品集》4卷。这部作品共计267万字,是武陵山区历史文化集大成者。李康学在《大湘西系列作品集》中,通过挖掘武陵山区传奇的历史、少数民族历史人物、民族风情,展示了博大精深的"武陵文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图像学理论,从相遇、相恋、相离三个部分揭示《洛神赋图》图像的自然意义;通过《洛神赋图》的人物、动物、植物的图像分析其象征意义;最后进一步探讨《洛神赋图》的内在意义,揭示出当时的社会内容。  相似文献   

16.
综合材料素描是各高等院校相继开设的一门新的课程。虽然综合材料素描兴起于国外,但笔者认为对综合材料素描的教学不应停留于对国外作品的模仿借鉴。因此,本文以笔者的教学经验为基础,以梁铨《茶禅之三》的教学为例,展示深入学习传统文化和民族美术审美理论对于综合材料教学的内在支撑和主导作用,并以此明确综合材料素描课程教学"本土化""民族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壮族文化重组与再生》涉及到的民族美学问题研究及意义黄毅邵志忠的《壮族文化重组与再生》是一部多角度、多学科的壮学著作。它不仅是一部民间文艺学著作,因为它研究了壮族的歌谣、神话、传说、故事;同时它又是一部民俗学著作,因为它研究了壮族的民俗;而且它还是一...  相似文献   

18.
《粉墨春秋》是一部地道的中国舞剧,经典舞段"寸跷""水袖""髯口"是现代艺术手法的呈现,表现形式多元多样,浓缩和承载了中国舞剧几百年的舞台记忆。其中,"寸跷"这一传统表演艺术在该舞剧中的巧妙融合,是《粉墨春秋》的点睛之笔。本文针对《粉墨春秋》中的寸跷表演风格展开论述,详细探讨了寸跷在舞剧《粉墨春秋》中的风格特色及其对社会、文化层面产生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英译中民俗词汇的研究目的旨在探索如何将《红楼梦》中的民俗词汇准确地翻译成英文,以便更好地传达原作中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意义。研究方法可以包括语料库分析、对比分析等,通过对原文中的民俗词汇进行深入研究和对比来寻找最合适的翻译方式。研究结果可能是一份翻译手册或指南,提供给翻译者参考,让他们在翻译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民俗词汇的含义,并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使翻译更加精准和贴切。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民族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对满族语言与萨满文化的关系及其特征进行探讨分析,揭示出满语中蕴含的萨满文化因素,进一步印证满语语义与萨满文化的内在联系,深入认识满语独特的文化意义,并为民族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客观例证,以推进深层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