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格来说,民族舞蹈创编有程式性、规范性,亦有其艺术构思与独特语言特征。以本民族地语言元素融入舞蹈作品,从而塑造本民族舞蹈作品形态,是民族舞蹈编创的发展必然。故,为将多常见于舞蹈教材的民族舞蹈语言,切实应用于具体的民族舞蹈编创,笔者在本文以闽南族舞蹈为例,详细分析其舞蹈语言创作特点,提取科学合理的民族舞蹈编创“舞素”,为民族舞蹈编创提供参考,促使民族舞蹈编创可持续发展,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效弘扬传承。  相似文献   

2.
陈丽文 《回族研究》2012,(2):133-136
近年来,回族舞蹈创作作品纷呈,在反映民族现实生活、展示民族文化符号、表现民族精神和典型性格上,有许多新的突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点。但在回族舞蹈编创观念和回族文化精神特点的表现上,还存在着浅表化以及原创意识滞后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民族舞蹈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志,是舞蹈艺术的魅力所在,舞蹈编创中要结合民族舞的特点,艺术的表达民族精神特质。中国民俗中的舞蹈编创研究处于初级阶段,民俗文化与舞蹈编创交叉的艺术创作研究较少,本文以岭南舞中的民俗文化为基础,进行舞蹈素材的提炼整理,为艺术创作中将传统民俗文化进行二次创新。  相似文献   

4.
民族舞蹈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志,是舞蹈艺术的魅力所在,舞蹈编创中要结合民族舞的特点,艺术的表达民族精神特质。中国民俗中的舞蹈编创研究处于初级阶段,民俗文化与舞蹈编创交叉的艺术创作研究较少,本文以岭南舞中的民俗文化为基础,进行舞蹈素材的提炼整理,为艺术创作中将传统民俗文化进行二次创新。  相似文献   

5.
结构是舞蹈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优劣直接影响作品成败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本文经过对现今舞蹈创作的现状分析和对成功作品的经验总结,以寻找结构建设的突破点,以解决编创难题,提高创作品质量.  相似文献   

6.
双人舞《亲亲荷包袋》在创作过程中结合了许多双人舞的技法,主要是通过舞蹈的手法来表现两人之间的爱情故事。以"荷包袋"为定情物,并作为舞蹈的主线,以此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关系。这个舞蹈作品具有浓厚的山西地方特色,富有生活气息,民族色彩非常浓郁,主要风格采用了传统民间舞蹈踢鼓子秧歌的表现形式。双人舞中的舞蹈造型是技法的骨髓,也是编创舞蹈作品的宝贵源泉。而托举、道具以及情绪性和情节性的舞蹈表演都为舞蹈《亲亲荷包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土家族作为一个能歌善舞的伟大民族,他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结合自身的生产劳动、社会生活以及宗教信仰活动,创作了一系列独具地域特色的民族舞蹈.究其生成发展的文化背景,多与古代战争、古老祭祀、喜庆娱乐以及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编创的舞蹈种类有摆手舞、八宝铜铃舞、茅古斯等10余种;深挖土家族舞蹈的文化内涵,与该民族古老的龙图...  相似文献   

8.
8月8日至12日,由国家民委、文化部和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办的首届全国少数民族优秀舞蹈作品展演在呼和浩特市举行。63部作品、千余名各民族舞蹈演员参加了此次盛会,舞蹈题材内容涉及30多个少数民族。这是近十年来国内少数民族优秀舞蹈作品的一次集中展示,各族舞蹈艺术家在这个舞台上光芒四射,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艺术才华。这次展演,也为培养少数民族舞蹈编创人才、  相似文献   

9.
舞蹈艺术一直以来都是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方式之一。舞蹈不仅仅融入了人类形体的美感,也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舞蹈的创作不仅应该向观众展现舞蹈艺术的精美技术,也应该向观众传递美好的情感和艺术的底蕴。因此,舞蹈创作必须根植于舞蹈文化,不断融入新的元素,保持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0.
舞蹈艺术一直以来都是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方式之一.舞蹈不仅仅融入了人类形体的美感,也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舞蹈的创作不仅应该向观众展现舞蹈艺术的精美技术,也应该向观众传递美好的情感和艺术的底蕴.因此,舞蹈创作必须根植于舞蹈文化,不断融入新的元素,保持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1.
回族舞蹈传承、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探索建立系统的、科学的回族舞蹈教学体系,该体系重在实践和创新,以实践带动作品创作,寻求一条传承、创新回族民间舞,繁荣和发展回族舞蹈文化的途径,同时对培养具有回族舞蹈教学、编创、表演能力和修养的舞蹈人才,有较大的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即兴舞蹈"起源欧美现代舞流派,对舞蹈编创过程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它的形式新颖,无规律性可循,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表现形式没有限制,呈现出的作品也是前所未见的。舞者可通过"即兴舞蹈"解放身体,交流情感,宣泄内心情绪,成为专业舞者与非专业舞者痴迷的一个舞蹈途径,它能够受到专业与非专业舞者关注,也正是因为它的无规律性。现如今"即兴编舞"广泛流传,常用于大型舞蹈赛事,用来考察舞蹈演员的综合素质。它也成为舞蹈编创课程中,动作开发的必要训练。  相似文献   

13.
“即兴舞蹈”起源欧美现代舞流派,对舞蹈编创过程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它的形式新颖,无规律性可循,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表现形式没有限制,呈现出的作品也是前所未见的.舞者可通过“即兴舞蹈”解放身体,交流情感,宣泄内心情绪,成为专业舞者与非专业舞者痴迷的一个舞蹈途径,它能够受到专业与非专业舞者关注,也正是因为它的无规律性.现如今“即兴编舞”广泛流传,常用于大型舞蹈赛事,用来考察舞蹈演员的综合素质.它也成为舞蹈编创课程中,动作开发的必要训练.  相似文献   

14.
本次研究的主题是通过颜色和舞蹈动作的结合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编舞想要表达的情感。舞蹈是一门视觉艺术,有时候是比较抽象和难理解的,但是通过对张艺谋的电影《英雄》(2002)进行分析,片中每一章节运用了不同的颜色表现当下的情绪,能更好地推进故事情节发展,让我在观看的时候能更容易地理解故事所表达的内容。由此,对于我的舞蹈创作也有了新的启发,可以通过颜色和舞蹈动作的结合帮助观众理解所要表达的情绪。每一种颜色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在不同情景,不同文化背景下都会表达出不同效果,经过本人多年的舞蹈学习和编创,本次对在舞蹈电影作品中色彩的运用和其含义做一点分析。  相似文献   

15.
金秋 《中国民族》2010,(3):48-50
起源与创建 中国少数民族舞蹈艺术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戴爱莲先生在重庆地区从事的舞蹈艺术教育活动。在周恩来同志和邓颖超同志的关心鼓励之下,归国华侨戴爱莲先生励志报效祖国发展中华各民族舞蹈艺术。1941年她深入广西大瑶山地区采风,创编了第一部少数民族舞蹈作品《瑶人之根》,从此开始了少数民族舞蹈艺术创作与表演工作,同时,她还致力于少数民族舞蹈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王真 《中国民族博览》2023,(11):112-114
新媒体技术应用与各行各业的条件越来越成熟,观众对舞蹈呈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舞蹈编创过程中融入新媒体技术,满足观众的观赏需求势在必行。本文即主要从当前舞蹈编创中的存在问题出发,归纳梳理了新时期新媒体技术对舞蹈编创的影响,探讨分析了新媒体技术融入舞蹈编创的启发,以期能够推动舞蹈编创在新时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音乐与舞蹈属于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产生与人类进化有紧密联系,是人们表达情感的有效手段。探究音乐与舞蹈间的关系,有利于促进文化领域的良好发展。本文主要围绕音乐在舞蹈创作中的应用价值、舞蹈创作中音乐与舞蹈间关系两方面展开讨论,详细分析了舞蹈创作中音乐和舞蹈间的联系,进而在音乐与舞蹈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创作出艺术价值较高的舞蹈作品。  相似文献   

18.
中国56个民族均有自己的民间舞蹈,各民族舞蹈都有独特的风格特点。简而言之,藏族舞蹈大多节奏柔缓、舞姿曼妙,当然也不乏流畅的节奏和舒展的舞姿。蒙古族的舞蹈具有粗犷、豪放的特色,维吾尔族舞蹈呈现出活泼、热情、开朗、奔放的民族情怀。随着舞蹈文化产业的发展,舞蹈创作与编导更加注重提升表演效果,使观众在欣赏舞蹈的过程中能深度感知舞蹈作品情感,提高审美素养和欣赏水平。本文简单论述了舞蹈编导、表演与欣赏之对立统一关系,希望能为舞蹈创新与发展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马锡珍 《中国民族》2007,(10):32-33
回族舞蹈是伴随着回回民族的形成、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是在伊斯兰文化和中国本土文化的双向交流、渗透过程中新的文化创造,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由于宗教观念和民族生活的特定性,回族舞蹈无论是流散于民间的娱乐活动还是舞台表演的作品创作,都是在以表现民族精神气质、反映民族思想感情、展示民族生活风貌过程中形成自己艺术审美独特风范的“这一个”。回族舞蹈的发展也必将是在当代精神的发展创新中,不断完善着自己“这一个”的形式美创造。  相似文献   

20.
舞蹈“香音飞天”根据龟兹石窟壁画中“飞天”的舞姿造型以及独有的风格特点进行编创与表演。并以不同的舞姿形态进行供养、赞法。所以,作品“香音飞天”主要是从龟兹石窟壁画中“飞天”形象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舞姿造型为创作元素,并对这些舞姿造型进行收集、整理与归纳,继而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飞天”舞姿造型——“■”型、“U”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