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产业转移的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中西部地区是否存在“污染避难所”现象,这不仅关系到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战略,而且也关系到各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这一背景,文章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我国27个省市的重度、中度和轻度污染产业进行了定量计算,结果发现,2005-2011年间我国三类产业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转移现象,且呈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空间特征,最后,从环境管制、资源供给、排污规模和治污能力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产业转移的原因,研究认为,政府的环境管制政策和治污能力与污染产业转移呈负相关关系,地区的资源供给和排污水平与污染产业转移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魏博通 《统计与决策》2012,(21):149-151
文章应用投资转移指数、企业转移指数和就业转移指数三个指标对江西2004~2009年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情况及结构效应作了分析。结果显示,沿海向江西的产业转移不显著,仅是部分企业的对外投资导致了产业向外转移的趋势,江西承接来自沿海的产业转移较明显,这和江西具有良好的产业承接条件以及产业基础比较薄弱有关。江西承接的产业转移来源地比较集中,行业分布较为广泛,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是沿海向江西产业转移的主力军。江西承接的来自沿海的产业转移促进了全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制造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民营工业和外商投资工业的比重上升、工业活动空间分布的分散化。  相似文献   

3.
王文森 《统计研究》2012,29(1):110-112
一、近年广东产业转移进展情况产业转移包括搬迁和扩展两种工业活动形式.从动态看广东省的产业变动情况必然产生三种结果:一是集聚,二是扩散,三是维持不变.下面从多个角度分析近年广东产业转移的变动趋势.(一)省级产业转移园区的发展情况2004年,广东省委省政府首次提出珠江三角洲与山区及东西两翼共建产业转移工业园.截至2010年3月底,广东已认定省级产业转移园34个,15个欠发达地市已建立1~4个产业转移园.  相似文献   

4.
比较优势动态变化规律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梯度、产业层级与比较优势三者之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产业移出国(地区)实施"边际产业"梯度转移和生产区位转移,产业移入国(地区)实施"进口替代",都会导致比较优势在产业移出国(地区)和产业移入国(地区)之间产生动态变化,进而促进各自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中国只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才能避免落入"低端产业"陷阱,避免陷入"成本锁定"陷阱和有效突破"飞地经济"陷阱.  相似文献   

5.
江苏昆山产业投资从结构、规模和速度现状进行分析,产业投资从质量与效益做评价,并从处理存量与增量的关系、投资重点转移、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比重和发展环保低碳产业等方面对昆山产业投资转型升级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文章论述了东亚及东南亚此次金融动荡根源于经济成长转型期的“断层危机”,是工业化升级转型的必然产物,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中国在未来的10年内,也将面临产业的全面升级,也将会遭遇转型障碍和动荡。其前瞻的思路为:回补基础结构;推动整体升级;把握需求结构变动趋势,重新构造产业布局;寻求体制转轨与产业升级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7.
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包括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等。国家对产业发展的重视为推动黑龙江省(以下简称我省)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为此,省委和省政府高度关注我省产业发展并做出决定,从2011年开始,连续三年实施“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价值链的分析框架中,位于价值链两端的生产性服务业对促进产业沿全球价值链攀升,实现产业升级有着重要作用.文章在分析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GVC下促进产业升级的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一般路径和拓展路径进行了讨论.文章认为,现阶段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在嵌入全球价值链促进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上应遵循全球价值链运作机制,以“有效承接国际生产性服务业转移”作为其一般发展路径的基础上,进一步走出“以产业自主成长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拓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王娟 《四川省情》2006,(9):34-35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远不是在限定区域内的“大开发”就可以实现的,也不是在限定的区域内就可以“崛起”的。随着新一轮国际产业向中国的转移,在中国内部也会出现由东到西的产业转移,也会出现国际资本由东到西的转移。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式转移对于转出地和承接地的产业链中起到了一个桥梁和中介的作用,为把它们整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提供了契机和条件.文章从理论上构建了产业集群式转移整合区域产业链的概念模型,并对整合过程中单个企业的行为进行了数理描述,进而运用合作博弈理论探讨产业集群式转移整合区域产业链的机理,提出运用契约约束的思想以解决整合过程中的“搭便车”行为,并设计了三种具体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高顺岳 《浙江统计》2009,(12):32-34
在全球产业转移加快与国家产业结构升级政策推动的背景下,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迎来新的契机。当前,温州产业结构的特征表现为:传统轻型工业比重大,资源型、重化工业基础薄弱;企业处于规模化发展阶段,小企业比重高等五方面特征;同时温州产业结构升级也存在五大难题。建议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温州区域经济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具有一定规模,经过了产业聚集的工业集中发展区.应如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温江区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团为我们揭晓了答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科技产业新城”.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利用中国制造业1990~2011年分行业和区域的Ellision-Glaeser指数系统考察中国产业转移与扩散趋势的现实规律.结果表明,以2004年为界,我国制造业总体上呈现出先集聚后扩散的基本趋势.规模经济效应强,资本密集度高和技术含量丰富行业的产业集聚度持续提高,而消费导向性和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从2002年开始最早出现扩散趋势.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仍然是现阶段我国制造业集聚度最高的地区,但近年来江苏,上海,浙江和广东等省份产业集聚度有所下降,中部省份和个别西部省份集聚度逐渐上升,部分行业呈现出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扩散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十大产业作为杭州市转型升级的主要抓手,总体呈现较好发展势头, “3+3+4”现代产业发展格局初现,但发展中也存在产业政策聚焦不足、平台定位模糊弱化、项目进展参差不齐等问题.因此,建议推进产业发展的“二次聚焦”、完善平台资源的“二次布局”、加强企业产品的“二次创新”等,完成杭州市经济“二次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类高融合性、高协同性、高成长性、高科技性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立足2009—2021年中国10个国家级城市群面板数据,借助双固定效应模型检验数字经济、要素市场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数字经济、要素市场化与政府治理转型均能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且要素市场化、政府治理转型在数字经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不同数字经济类型对各城市群产业结构升级均具有正向推动作用,且在空间层面呈现“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趋势。相比于大型城市,中小城市要素市场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强,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偏小。另外,产业数字化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作用存在显著单一门槛效应,即跨过门槛值后产业数字化方可显著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据此,提出构筑数字经济发展新生态、布局要素市场化配置新机制、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的建议,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具有一定规模,经过了产业聚集的工业集中发展区.应如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温江区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团为我们揭晓了答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科技产业新城”.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上海产业向沪外转移明显加速,并逐渐向不同产业领域呈现分化趋势。本文旨在通过对沪上几大具备行业代表性的工业集团的走访调研,并结合"十二五"时期上海工业经济情况变化,反映上海近年来产业区域转移的基本现状及主要特点,并就产业转移过程中可能带来的问题和相应对策建议作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发生历史性、趋势性的变化,劳动力从近乎无限供给向短缺转变,以及伴随而来的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预示着“刘易斯拐点”正在临近.本文在分析浙江经济发展方式与农业转移人口的交织影响的基础上,提出要抓住“刘易斯拐点”这一契机,倒逼企业转型升级,降低对低素质劳动力的过度依赖,并通过建立平等向上流动通道、加强在职技能培训、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途径,逐步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相似文献   

19.
梁灏 《四川统计》2011,(8):30-31
汶川大地震的灾难已经过去了三年多,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完成”这一目标基本得以实现,灾后重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在对口援建过程中,将灾区的工业园区建设作为重点,更容易找准灾区的产业优势,并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产业对接,使援建省市与灾区之间的产业合作更加紧密,充分激发灾区的造血功能,最终实现“双赢”甚至“多赢”。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提出“聚焦实现战略目标和提升引领带动能力,推动区域重大战略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促进区域间融合互动、融通补充”。京津冀三地应围绕这一目标,在紧抓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牛鼻子”、推动产业转移升级、统筹协调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促进优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推进体制机制全面深入对接等方面切实发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