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不仅对西部的资源开发、工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对西部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分析了西部农业现代化的独特内涵,提出了一些实施西部农业现代化应当采取的措施,以及在西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与西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有利于调整西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本文着力分析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状况,并提出了基于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与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农业要参与世界市场大循环就必须改变落后面貌。而信息化就是农业和农村经济跨跃式发展的有效途径。信息化可以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全面改造和提升了西部传统农业。促进西部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现代化转变。信息化使西部农村的信息流、物流、知识流协调发展。促进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跨跃发展。利用信息平台对农民实施全面的农业现代科技知识培训伞面提升西北农民素质,完成西北农业向农业现代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对西部干旱区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特点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干旱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基本原则, 结合当前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西部地区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走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战略的路子,针对这一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单一的农业生产模式,以农业 现代化促进农业产业化,以农业信息化和网络化带动农业现代化,从而加快和促进西部干旱区生态农业的可持续 发展。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西部农业在扩大耕地面积、增加农作物产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因受多种因素影响,西部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战时急需物资发展快、西南部发展速度快及发展过程曲折等特点。西部农业的发展为支持抗战胜利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但在政府职能、农业技术推广、人才与资金等到位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农业经济理论为依据,结合西部农业经济运行发展实际,从西部农业经济的运行态势、运行条件、运行效益、生态环境以及西部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等五个方面构建了西部农业经济运行的综合测评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对西部农业经济运行状态进行综合测评研究.  相似文献   

7.
农业在西部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脆弱并且日益恶化的自然生态环境及其伴生的自然资源灾害 ,增加了西部农业发展的难度 ,因此 ,发展生态农业成为西部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应着重从构建西部地区生态安全体系、因地制宜的选择发展生态农业的最佳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等方面 ,推进西部生态农业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试论西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哲学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西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分析 ,透视了西部农业产业化的道路选择与具体模式 ,指出西部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必须结合西部实际从七个方面进行突破  相似文献   

9.
数字农业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现状,提出了数字农业的定义、内容及其对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最后就如何发展数字农业以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0.
论西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农业在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但由于西部农村人口的过快增长、资源的过度开发 ,加之长期形成的粗放经营为特征的发展模式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使西部地区原本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资源、环境与农业发展的负反馈效应不断加剧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很多问题。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与实施中 ,西部农业要加快“两个根本性转变进程” ,走现代化和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 ,实现资源、环境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西部农田水利建设有了较快发展。以陕、川、甘为中心兴建了一批大型农田水利工程,且水利建设现代化程度较高;同时,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亦得到积极推进。抗战时期西部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的大力开展,对当地的农业生产乃至社会发展都产生了较大影响,支持了抗战,促进了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鄂西后方国统区各级政权组织以抗战为目标,领导后方民众在政治、经济和军事后勤保障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建设和斗争,发挥了后方国统区政权组织应有的作用,为中华民族的抗战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西部农村工业化的创新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8年以来 ,农村工业的“异军突起”成为中国经济尤其是东部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 ,目前西部地区的生存和发展仍然需要农村工业的发展。但在世界和中国经济环境都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下 ,西部农村工业必须打破传统的发展模式 ,实行彻底的发展战略调整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湖北后方国统区各级政府以扶持各项经济建设、建立稳固后方抗战基地为目的,在鄂西后方国统区进行了一系列金融业的开发和建设工作,建立起中央、省和县三级银行体系,为支持抗战和促进鄂西后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本文考察了战时后方金融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并分析了其积极作用,指出了其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为个案,通过分析其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并针对当前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从中发现制约整个西部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探索出适合西部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虽然近年来云南农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但在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背景下,如何抓住机遇、乘势发展,有赖于对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对策做出深入、客观的分析。加快发展云南现代农业必须明确"一个思路"——坚持走产业化的路子,围绕"两个目标"——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和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突出"三个重点"——农产品有效供给、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实施"四大行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提升、农业特色产业提升和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落实"五项措施"——继续加大投入力度、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深化农村改革、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加强质量安全监管。  相似文献   

17.
抗战初期,资源委员会组织并推动东部沿海地区工矿企业内迁,此举既保存了中国抗战的经济力量,又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东西部工业发展不平衡的格局。同时,对于改变地方经济分割局面,形成国家资本占主导地位的经济体制,在中国建立具有独立性的工业体系,支持抗日战争,都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西部工业一直处于内外结构双重失调状态.面对结构调整和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任务,与农业结构转型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发区域内工业市场,是成本最低、市场绩效最好的选择.西部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既要解决区域内生态边缘化问题,又要解决延伸的生态边缘化问题.退出的农业人口和转型的农业生产体系均需要强有力的工业支撑.市场和生态的双重挑战,促使西部农业和工业在区域内市场开发中互依互动.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找准两者的结合部,加速西部经济的恢复和腾飞,达到双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中国高等教育从产生之初就显现了它在地域分布上的不均衡性。抗战时期出现的高校内迁,是中国在高校分布上的一次重大调整,它改变了战前高校东多西少的局面,对战后中国高校地域分布的均衡性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次高校内迁对当前中国推进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西南边疆20多个民族奋起抗战,殊死搏斗,保卫家园,是滇西抗战最鲜明的重要特征;以往的大量研究极少实际接触多民族战事,在抗战中,云南各少数民族团结一致,同仇敌忾,为取得最后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