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多元社会思潮背景下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着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和全球化等社会思潮.这些多元化的社会思潮通过广泛传播对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产生了消极影响.其影响人们对指导思想的正确选择,有人甚至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意识形态;动摇人们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产生了"共产主义渺茫论";致使人们追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错误的价值观;削弱了人们的民族价值观,追求"普世价值"等.为此,在社会思潮多元化背景下,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的有效对策.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一元化,反对指导思想多元化;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辩证否定社会思潮,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方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思想阵地.  相似文献   

2.
蒋海 《社科纵横》2013,(2):34-36
新时期,高校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必须从强化理论武装、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建设忠诚于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搞好意识形态工作保障投入机制、探索创新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式方法等多方面着手,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解释力、说服力、引导力,始终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引领校园思想阵地、凝聚广大学生共识。  相似文献   

3.
杨昕 《社科纵横》2014,(11):23-26
当前,面对我国社会思想文化领域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和新挑战,要有效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必须着重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主导性与社会思想多样性,意识形态的科学性与价值性、理想化和世俗化,意识形态发展中的继承、借鉴与创新,意识形态建设与宣传中的辩护与批判、泛化与淡化,学术问题、政治问题与思想认识问题等几个方面的重大关系。  相似文献   

4.
高峰 《社科纵横》2012,(1):22-24
本文从宏观角度考察了建党90年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建设历程,总结出在新时期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建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指导思想一元性和思想文化多样性结合起来,坚持意识形态发展与经济、政治发展的统一,坚持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工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5.
邹欣星 《探求》2024,(1):13-20+39
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斗争领导权,是党领导一切的政治要求,是保障人民利益充分实现的实践需要,也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理论需求。只有遵循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一元主导和多样并存相统一的原则,以马克思主义价值为引领,凝聚网络意识形态思想共识;以人民立场为导向,缓解网络意识形态冲突的利益张力;以媒介融合为支撑,提升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以法治健全为保障,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管理权,才能巩固网络意识形态斗争领导权,维护国家总体安全。  相似文献   

6.
《社科纵横》2018,(5):134-137
新时代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构建高校意识形态崭新话语体系,不断创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方法,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中,不断提升高校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精准防控意识形态风险和挑战,就意识形态领域许多重大问题作出针对性部署,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在话语权威、话语基础、话语叙事、话语阵地、话语标识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推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的基本经验主要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五位一体”的整体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坚持创新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推进意识形态话语创新;坚持话语批判与话语建构的有机统一,引领意识形态话语走向。  相似文献   

8.
理论掌握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建设的重要方法论,中国共产党在继承和发展这一方法论的同时,还从意识形态建构的维度开辟了具体实践路径,形成了完善的意识形态建构机制。该机制包含着意识形态的生产、具化和教化等具体方面。其中,意识形态生产是意识形态建构的思想供给机制,通过理论、概念和规范的生产,发挥着精神引领、知识体认和价值规约的效用;意识形态具化是意识形态建构的思想转换机制,通过符号、仪式和文艺的转换,起到表征指认、集体实践和文化熏染的作用;意识形态教化是意识形态建构的思想引导机制,通过思想教育、舆论引导和学习动员,充当学校引导、社会引导和组织引导的路径。在意识形态生产、具化和教化的逐层推进中,理论掌握群众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9.
《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想探索的阶段性重大成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新哲学"的形成。但这种哲学形态不是通过这一部著述就完成了建构的,其中相当多的思想是在马克思、恩格斯以后思想发展中、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变迁中得到拓展、深化、变革和修正的。从思想史的视角就"意识形态"的内涵变迁、"消灭哲学"的含义辨析、社会结构的整体把握、资本批判与"共产主义"建构等进行对照和梳理,可以从中凸现出《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当代价值。同时,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也提供了理解和评价《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重要参照系。  相似文献   

10.
《社科纵横》2016,(12):27-30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任务。话语权是一种影响力,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在要求。认清当前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哈贝马斯"言语有效性"对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科学性构建的启示,才能构建科学有效的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体系,才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11.
《社科纵横》2018,(7):12-16
意识形态领导权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新兴命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极其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在理论上阐释了意识形态领导权新的内涵,在实践中提出巩固和加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一个核心、三个基础、六个阵地"的新思路,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供了基本遵循和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12.
意识形态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西方国家的各种社会思潮、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乘机而入,同时市场经济改革和社会转型也诱发了良莠不齐的价值诉求和思想观念,形形色色的非主流意识形态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既提出了严峻挑战,也提供了难得机遇。党的十七大提出,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因此,如何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非主流意识形态成为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社科纵横》2016,(7):66-70
掌握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与话语权"工作是新时期"意识形态先进性、超越性、常态性"的必然要求。多管齐下、实效显著地做好、做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与话语权"工作是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坚实根基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重就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在西方马克思主义阵营尤其是政治哲学和文化批评等领域所产生的当代影响,选取有代表性的理论家和思潮加以论述,主要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家尼科斯.普兰查斯、佩里.安德森,文学和美学领域的皮埃尔.马歇雷和特里.伊格尔顿,以及以伯明翰学派为中心的文化研究思潮等。这些理论家和思潮在不同程度吸收和阐释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思想的精华,同时也反省其问题与局限,并在此基础上展开自己的理论历程。  相似文献   

15.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表现出新的特征,即对意识形态概念学术史的兴趣、与各种新的社会思潮的结合、与文化概念的融合。我们认为,意识形态理论在其扩容的过程中,如要保持其重要地位,就应该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尤其是重视对政治权力问题的探索。而对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则应奠基于马克思的批判理论,尤其是他的元批判和去蔽的理论。  相似文献   

16.
一、产生的背景“马克思学”是近十几年来在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领域中兴起的一门“科学”。它以“研究”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为名,用资产阶级的观点,歪曲和篡改马克思主义,使它符合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需要,解除革命人民的思想武装,为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制度服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面对意识形态领域日益复杂多元的趋势和特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以引领社会意识形态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  相似文献   

18.
张学森 《探求》2003,46(6):11-13
本文从意识形态的视角,分析论证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并强调指出: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会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夏慧  刘婉婉 《社科纵横》2020,35(1):23-27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凝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共创幸福生活的思想基础,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是关系到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随着新时代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党和国家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方面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正确认识当前增强我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的挑战,具体分析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遭遇干扰的原因,提出增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策略。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社会基础;增强意识形态话语主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建设一支优秀的网络理论宣传队伍;加强网络空间的舆情监管。  相似文献   

20.
《社科纵横》2019,(3):27-30
《共产党宣言》集科学性和革命性于一身,做到了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大众话语的有机统一。当前,在文化多样化背景下,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着各种社会思潮的挑战。该文重在深入挖掘《共产党宣言》中蕴含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思想,以"五个坚持"概括出其现实启示,以期为今天构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