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适度的新型工业化是西藏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阳海 《西藏研究》2009,113(1):91-101
文章首先依据产业结构演变理论、产业关联理论、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理论,论证了西藏实现适度的新型工业化的合理性;其次通过对西藏工业化水平的评估、部分产业的效率对比、发展工业的历史与环境资源条件的研判,论证了西藏走适度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性;同时阐明了适度的新型工业化对于实现西藏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民生改善是社会经济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西藏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时点,展望西藏民生愿景,讨论西藏民生改善的科学路径,具有重大的实践和理论意义。自然地理、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的异质性,决定了西藏民生发展独具"西藏特点"。西藏民生建设面临中央及全国各地全力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内人口均衡发展等机遇,也面临城乡与地区发展差异大、社会治理创新难度大等挑战。文章在展望2050年西藏民生发展愿景的基础上,提出从构建可持续的居民生计系统、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现代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夯实微观社会治理基础与稳步发展西藏特点城镇化等路径推进西藏民生建设。  相似文献   

3.
里昕 《西藏研究》2013,(4):72-79
产业升级应依据当地资源禀赋循势而进,西藏农牧业约束条件多、工业发展倚重资源导向、第三产业以旅游为龙头。西藏生态脆弱,大部分地区属于国家限制或禁止开发区,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应以民生和生态为着眼点,不必与国家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采取相同的发展路径。政府在确立发展战略、产业引导和培育、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监控等方面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郑长德 《民族学刊》2012,3(4):1-8,91
文章分析了民族地区工业化的路径、历程和工业结构的演变。认为移植型工业化和嫁接型工业化是民族地区工业化的两条基本路径,这两种工业化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共同推动了民族地区的工业化进程。文章把民族地区1949年以来的工业化划分为四个时期,在每个时期,中央政府和民族地区地方政府根据民族地区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宏观格局中的战略分工与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对工业品的需求,民族地区工业化表现出相应的特点。文章指出,伴随着民族地区工业化的推进,工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并从轻重工业结构、规模结构、经济类型结构和行业结构等方面分析了民族地区工业结构的演变及特征。文章特别指出,目前民族地区对资源型工业的依赖在加大。[关键词]民族地区:移植型工业化:嫁接型工业化:工业结构  相似文献   

5.
王聪  郑骁鹏 《西藏研究》2012,(4):115-120
西藏旅游业具有高原自然景观、历史宗教文化景观、高原民俗风情三大优势,同时也存在人文资源尤其是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不够、外向复合型人才、管理人才缺乏等问题,大力发展西藏旅游业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其路径选择应在充分利用自然风光优势的前提下,相应开发民俗文化资源;在兼顾大众旅游的同时,适度推出高端产品;政府主导型的旅游精品战略,应当与社会整体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相适应,避免社会成本的过度累加。  相似文献   

6.
<正>新型工业化是湘西自治州实现富民强州的第一推动力,也是全州加快发展面临的突出难题。湘西作为工业化后发地区,近年来虽然在发展工业上取得了明显进步,但从总体上看仍远远落后于全国乃至全省的发展水平,推进工业化任重而道远。新时期如何加速湘西州新型工业化进程笔者认为,必须在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和加大综合推进措施上狠下功夫。  相似文献   

7.
西藏经济发展战略问题探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温军 《中国藏学》2003,(1):21-33
长期以来 ,西藏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指导思想一直是传统的发展理论。按照传统发展理论的观点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惟一出路 ,就是实现工业化。诚然 ,工业化促进了全人类的繁荣进步、创造了人类高速发展的现代文明。但是 ,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以及现代文明的推进 ,不仅使生态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污染破坏 ,而且还造成了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人类文化生态的破坏、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丧失 ,这早已被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历史所证明。因而 ,对于自然生态环境高寒脆弱、民族文化传统尤为独特、各民族生存发展依赖于农牧业、民族文化蕴含于农牧业的西藏来说 ,这就客观要求必须重新审视区域经济发展长期沿袭的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 ,重新认识界定农牧业在其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此 ,本文认为西藏传统的资源开发导向型工业化战略并非是促进推动其经济发展的惟一道路选择 ,新世纪应围绕广大农牧民优先受益的农牧业及其相关的民族特色产业发展构筑推动其区域经济成长的产业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8.
昌都地区的历史是西藏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该地区的历史演进过程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深刻理解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昌都地区遗存的珍贵文物和藏汉档案文献为主线,分别从昌都地区的地缘、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因素,以及昌都历史人物的特殊作用等方面,重点探讨了昌都地区在推进西藏归入中华民族大家庭历史演进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而揭示出西藏归入中国版图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工作动态     
《民族论坛》2008,(9):64-64
<正>8月28日,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戚和平一行在怀化市委书记李亿龙等的陪同下,对湖南新晃县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及新晃县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等工作进行调研。近几年,新晃县立足区位和资源特点,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步伐;按照新型城市化理念,加快城市交通建设;充分发挥山水  相似文献   

10.
王海红 《西藏研究》2022,(2):102-108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新型城镇化不仅使人口和社会职能向城市聚集,而且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西藏作为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具有滞后性和不均衡性,当前城镇化进程中资金短缺是最大瓶颈问题,应结合财政机理作用,全面加强政策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