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田夫  梅琴 《社区》2011,(14):29
"老伯伯,你好!最近血压好吗?""噢,陈医生,血压还有点偏高。""好,我来帮你量量。"亲切的问候,在拉家常中就帮老人完成了体检,还向老人介绍科学的健身康复知识。所有这些使年过七旬的老人史阿兴感慨不已。这是笔者在江苏省溧阳市溧城镇凤凰社区史阿兴家看到的动人一幕。  相似文献   

2.
舒祖康 《社区》2008,(12):20-21
“你们可帮了我的大忙了,不仅免费给我洗好了被褥,晒好后还帮我送来,真是太感谢了。”上海市浦东新区上钢街道上钢四村86岁的独居老人王老伯从社区服务中心办公室马主任手中接过松软的被褥时,感激地连声道谢。  相似文献   

3.
黎默 《社区》2012,(25):37-37
如何在社区里照顾好老年人,让他们过得幸福和快乐,这是很多社区人员都在思考的问题。而湖北省宜昌市大公桥街道八宝塔社区自3月以来开办的“老年交友会”,正是尝试以交友聚会的形式吸引老人们从家里走出来,聚在一起,不仅能够互相学习、找寻快乐,还可以根据老人的需要,完善社区服务,帮老人找健康。  相似文献   

4.
张功椿 《老友》2013,(11):58-58
没有子女天天相伴。老年人的生活是寂寞的。而宠物的陪伴.可以帮老人们降低焦虑,振奋精神。在美国.经常能见到老人与宠物如影随形,一些社团还会给老人和宠物“搭桥”.让小动物陪伴和“护理”老人。  相似文献   

5.
张聪 《社区》2014,(24):31-31
“结婚50年的是金婚,叔叔阿姨你们已经结婚63年,现在是钻石婚,真是太让人羡慕了等下一定要好好给你们拍张照。”刚结婚不久的乌鲁木齐市经济开发区中亚北路街道桥东社区的工作人员金迪莎拿着婚龄纪念表在帮两位老人算结婚纪念日,祝贺的同时还向老人间起婚姻长久的“秘诀”。  相似文献   

6.
黎默 《社区》2012,(22):44-45
“见面点头笑,相逢问声好,困难有人帮,生活有情调。”这是“打油诗人”向国强老人所描写的八宝塔社区现状。如今,在湖北省宜昌市大公桥街道八宝塔社区,街坊邻居们一改往日城市高楼里冷漠无情的城市病,大家像过去住在平房大院里一样亲近起来。  相似文献   

7.
“巧大姐”帮老人充值 一张50元面值的手机充值卡就挣几毛钱,“巧大姐”费的功夫可真不少,但她从来不嫌烦,就图老人们省心。  相似文献   

8.
胡洪侠 《社区》2011,(14):6-6
刚刚出版的文化老人吴藕汀《药窗诗话》大可消暑。老人一生远离世事,将自己隐于书海,藏之笔端。先生去世前,许宏泉去嘉兴看他,见老人身边还堆放着《袁氏当国》等新书数卷。老人曾对秀州书局的范笑我说:“我死后,你们有了好书,帮我留着,放在我的书架上。”  相似文献   

9.
陈红 《社区》2012,(18):22-23
“阿姐,饭来喽!”中午11点,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新碘街道紫荆社区的银发志愿者毛杏南带着热腾腾的饭菜来到高龄独居老人张阿婆的家里。张阿婆吃着可口的饭菜,嘴角露出幸福的笑容。毛杏南虽说只是一个普通的邻居,但在张阿婆心里跟亲生闺女一样,“吃完饭,她还帮我收拾—下屋子,聊聊天,谠说话。天气好的时候,我们一起去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听听戏剧,做做理疗日子过得特别舒心!”  相似文献   

10.
毛徐宝 《社区》2005,(20):12-13
专业的“居家养老”服务,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养老模式的趋势。杭州的一些社区,也根据自身的优势,开创了许多“居家养老”工作的新方法杭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扫描每天清早,家住杭州上城区光复路的“时间银行”志愿者王宝玉在锻炼身体后,都会来到76岁的“空巢老人”郭秋桂家中“报到”。他要陪老人聊天,询问老人一天想吃的蔬菜,帮老人买好菜,做好需要做的事情。遇到房屋装修、下水管堵塞等事宜,还要为老人联系家政公司。在湖滨街道,像王宝玉这样的志愿者,被大家称为“好管家”,因为他们几乎包揽了所有像郭秋桂这样的“空巢老人”的生活事务。这…  相似文献   

11.
陶涛  郑鸿 《社区》2008,(6):16-17
“进出有人搀,孤独有人陪,病痛有人管,遇事有人帮。”这是生活在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广润门街道空巢老人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2.
陈红 《社区》2013,(31):23-23
“小贺,帮我把这个月的农保金都取出来。”日前,家住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新碘街道沿海村的71岁老人王亚仁步行3分钟来到银杏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支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简称农保金),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贺飞接过存折,在键盘上输入信息,打印信息单,老人在信息单上签字后,贺飞递给王亚仁老人700多元现金,老人接过钱,喜笑颜开,“社区有了‘微银行’,真是方便。”  相似文献   

13.
文仕全 《社区》2010,(24):28-29
最近,成都一家网站通过调查发现,有七成老人“退而不休”,为儿女当起了“贴钱保姆”。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老人角度看,帮儿女带孩子是一种传统习惯,也是替儿女减轻负担的一种方式。从儿女角度看,工作太忙,竞争压力大,保姆不放心,不得不将小孩托付给老人。  相似文献   

14.
刘丽娜 《社区》2012,(13):4-4
据媒体报道:如今在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杨街道,帮老人排解烦闷、让老人倾吐委屈、听老人诉说心事的人,不是专业心理咨询师,而是平时他们最熟悉的社区居委会干部。48名社区干部在特邀专家教授指导下,经过理论学习和模拟训练之后,像模像样地兼任起“心理咨询师”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
彭清华  尹婷 《老友》2013,(2):25-25
陈述林是社区居委会的常客.但多数时候.他都是帮邻居办事。这位已76岁高龄的退休老党员.是社区“银发互助会”的热心成员.除了经常帮行动不便的邻居跑腿外.他还结对帮扶了两位孤寡老人.平时照料老人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6.
闵靖芬 《社区》2012,(18):45-46
3月15日晚8时许,因心力衰竭,孤寡老人张兆荣走完了他84年的生命历程。“我无儿无女,百年归老时请社区帮我做主!”“我没有房产和值钱的家当,尚余积蓄2万多元,请社区帮我捐给特困家庭和残疾人”——这是老人的临终托付和最大心愿。  相似文献   

17.
尧莉 《社区》2013,(24):32-32
在新疆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魏户滩路社区有一支“老帮老”志愿者队伍,这支队伍的成员年龄都在60岁以上,但他们不服老,参加了社区的志愿者队伍后,积极认领了辖区的高龄老人帮扶对象,上门聊天,打扫卫生,帮忙理发,忙得不亦乐乎。“60岁是老人中的青年,70岁是老人中的中年,80岁以上才是真正的老人,我还是青年昵!”自从66岁的高念兰参加了魏户滩路社区“老帮老”志愿服务队后,她变得忙碌起来,感觉自己年轻了不少:  相似文献   

18.
时下很多老人帮儿女带孩子都不是出于自愿,有些老人甚至理直气壮地跟儿女索要“带孙费”。对此,有些人不予理解,认为老人索要“带孙费”是亲情变异云云。但笔者不敢苟同,反倒认为老人索要“带孙费”于情、于理、于法都行得通。  相似文献   

19.
孙玉凤 《社区》2013,(12):48-48
“杨大爷,你的血压有点高哦,161/100mmHg了,最近有没有吃降压药?我给你开的两种药,你一定要记得吃,每天自己量—下血压,降下来后,你给我打电话,再调整药量。要多休息,饮食上注意营养搭配。”家庭医生余玲看着血压计,仔细地叮咛着家住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过街楼社区的80岁老人杨万铭。“每个月,余医生都要上门来给我量血压,简直就是我们的健康守门人。”杨万铭老人乐呵呵地说。  相似文献   

20.
《社区》2014,(21):14-14
沈阳读者杨先生:我是沈阳市天和家园的一位业主,最近,包括我们小区在内的10个小区,60岁以上的老人都收到了一份来自物业的“礼物”——可以缝在左袖口或衣领上的专属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就可以看到老人的姓名、出生年月、健康状况,儿女姓名等信息,就能帮走丢的老人找到家了。目前,小区正在采集60岁以上老人的信息,只要老人和家属同意,不久他们就可以得到一个专属二维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