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试论胡适女子解放和女子教育思想的生成和发展徐国利胡适自幼生活在一个充满爱抚和温情的中国传统女性世界中。少年在上海求学时期,他与女性世界基本隔绝了。青年留美时期,他置身并涉足美国社会的现代女性世界中。胡适生活和涉足的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女性世界,对他的早年...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初,鲁迅、胡适作为思想启蒙者,大力提倡“个性自由”与“个性解放”,尤其是对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中国女性给予了极大的同情。他们对封建传统伦理道德进行的抨击,对贞节观的批判,对两性关系的解读及对婚姻观的看法等,为中国女性的发展指明了出路。可以说,他们的女性观为唤醒中国女性思想觉醒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从上海求学到留美期间,是胡适妇女观生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其女子教育与女子解放思想初步形成并由此逐步走向成熟。胡适早年主张女性应该通过读书与不缠足来做一个好好的人,大力提倡发展女子教育以期改良国人之家庭教育,后又对良妻贤母观进行修正与发展,进一步确立了自由独立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4.
胡适与邹韬奋沈谦芳胡适与邹韬奋均是近代中国的文化名人,两人曾有些交往,但鲜为后人知晓。邹韬奋痛骂过胡适,但也真心推崇过胡适,胡适也曾赏识过邹韬奋。一胡适1891年生,邹韬奋1895年生,相差只4岁,算是同一代人。然而,就出名的先后而言,两人却相差十几...  相似文献   

5.
对胡适的诗作特别是情诗的评价,历来论者大都持否定态度。对此,本文提出了异议,认为胡适的情诗是反对封建礼教、提倡女性解放的;并通过对胡适婚恋和新诗《尝试集》的述评来加以肯定。同时,作者又对《景不徙篇》、《小诗》和《蝴蝶》三首小诗的内容、性质和归属问题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廓清了一些人的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6.
试析冯顺弟对胡适的影响汪丹没有谁能比冯顺弟给胡适早年的影响更大的了。她不仅生下胡适,而且还在胡适的早期教育中,成功地扮演了“慈母兼严父”的双重角色,给胡适幼小心灵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冯顺弟,1873年生于安徽绩溪中屯—一个距胡家上庄乡只有十里来路的小庄...  相似文献   

7.
晚清文学改良思潮对胡适 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不仅体现在胡适承袭了梁启超等人的以文艺作为新民手段上,还表现 在他们在诗歌革命的宏观问题上,也有大致相似的看法。当然,胡适也有所创新。这首先表 现在具体到如何进行诗界革命时,胡适与梁启超的不同意见。其次 ,胡适发起文学革命时 更多考虑了文学界的不令人满意的现状和文学自身的特性。胡适的独特贡献还在于将文学 革命与白话文运动紧密结合起来,认为要达到教育民众的目的,必须创造出能为大多数民众 所接受的白话文学。  相似文献   

8.
胡适与公安派鄢传恕明末公安派掀起的文学解放思潮,对“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发起者胡适的影响极大。由于某种原因,前些年研究公安派及新文学运动的专论不少,但对胡适与公安派的关系则稍染即止。本文试图阐述胡适对公安派理论的继承,以期深入探讨新文学运动与公安派的关...  相似文献   

9.
沈从文女性观既与鲁迅女性观存在着异同浅深之处,也同胡适女性观有着亲疏远近之趣.总体比较而言,沈从文则更多从人性论角度来观察和思考我国女性问题.其女性观既反映了封建习俗对乡下女子生命情欲的残酷扼杀,又揭示出现代都市女性的精神空虚;既主张女性思想解放和独立自主,又深受男权思想意识浸染而轻视女性人格,因而呈现出纷繁复杂而矛盾...  相似文献   

10.
当年,胡适海外学成归来,二十七八岁就被聘为北大教授,而且他的课大受欢迎。那时,傅斯年20岁出头,师从黄侃、刘师培这样的国学大师。傅斯年等一伙高才生对于胡适的本领抱有怀疑,于是推荐傅斯年去一探虚实。傅斯年不只是听,还频频发问,弄得台上的胡适心里直发毛。后来,胡适回忆说,当时傅斯年这类学生的国学功底跟自己难分伯仲,弄得他每次上课都提心吊胆。在这种压力下,他只好加倍用功,而傅斯年从此就成了胡适的学生,并保持了终身的师友关系。  相似文献   

11.
由于政治主张相悖,陈独秀、胡适分道扬镳,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之间的友谊。陈独秀一生遭绑架1次,4次被捕。遭绑架那时他与胡适还不相识。后来的4次被捕,胡适均不遗余力地积极营救他。  相似文献   

12.
胡适是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是提倡女性解放的重要人物之一。在传统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很低,胡适对此有较深刻的认识,他说:“古来相传的家庭制度,把许多极繁琐的事看作妇人的天职:有钱的人家固然可以雇人代做,但是中等以下的人家,这是做不到的;因此往往有可造就的女子人才  相似文献   

13.
胡适研究的新园地──介绍《胡适研究丛刊》第一辑刘方由耿云志主编的《胡适研究丛刊》第一辑即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丛刊的形式,收集了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研究胡适的学术论文及回忆文章,共30万字,书前有谢冰心、顾廷龙、季羡林、萧乾的题字,书中还选录了...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与胡适的交往,从新文化运动开始,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而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新文化运动时期,作为青年学生的毛泽东十分仰慕年轻的教授胡适;五四时期,毛泽东与胡适在反对中国旧势力、旧思想、旧军阀等问题上的看法基本一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毛泽东成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与胡适走上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杨海亮 《21世纪》2010,(11):20-20
说到胡适先生,很容易让人想起一句话——“我的朋友胡适之”。这话给人的感觉是,似乎谁都和胡适沾点亲,带点故。不过,胡适的心是温和的,他的世界是平和的,他可以和各色各样的人交谈、来往,这都是无须争议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胡适的文学思想作了较为全面完整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胡适文学思想中各种观念间的相关性,最后引出了胡适“五四”时期文学批评实践给我们今天提供的启示。文章认为,胡适文学思想超越了当时“为人生”“为艺术”两大派别,已意识到文学是一种复杂的本体,单一视角的切入,难以揭开其奥秘。  相似文献   

17.
"解放了社会,也就解放了自己"——鲁迅、胡适论女性解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女性一直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她们除了要受到政权、族权、神权的统治之外,还要受到夫权的压迫.对此,作为中国现代文化宗师的鲁迅与胡适分别对中国女性生存的历史和现实作出了全面的考察,对压制中国女性的男权文化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批判,并对中国的女性解放事业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发现茅盾(沈雁冰)致胡适四封信──茅盾从新浪漫主义向写实主义转变的契机沈卫威茅盾主持《小说月报》,首倡为人生的艺术。在他从倡导新浪漫主义向写实主义转变之前,胡适起了决定性作用。本文首次向学界披露茅盾给胡适的四封信,以及胡适对茅盾部分作品的评说。所据...  相似文献   

19.
“率性”与“作圣”:少年胡适受学经历与胡适其人罗志田胡适一生,从他自己所说的“做人的训练”到终生职业道路的选择,都有父母亲的深远影响。胡适一进学堂,读的就是父亲胡传自编的《学为人诗》,也就是胡传希望他的儿女学习的“做人的道理”。诗的第一句是“为人之道...  相似文献   

20.
胡适与北京大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适一生与北大关系密切。本文对胡适担负北大领导期间所做的诸多工作和他从事的教学、科研工作,做了客观评述。同时指出民国时期的北大学统带有浓厚的自由民主色彩,这个传统的形成其中与胡适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