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7 毫秒
1.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程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大学生习得政治文化,提高政治能力的必要途径。高校管理者要高度重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程中的作用,有计划、有目的的利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积极推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新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就有了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就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视。本丈论述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并在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对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以及以网络优势深化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思想政治隐性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的社会现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许多新问题、新挑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经常采用的都是显性教育,这在新时期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的需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各有其特点。通过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隐性教育的特征、职能和运用规律,充分发挥思想政治隐性教育的特有育人功能,可以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收到良好的效果,为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做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社团在高校教育和管理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功能。对大学生社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理论上的初步分析,探讨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途径,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社团建设的见解、思路和方略。  相似文献   

5.
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显性和隐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几个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如今复杂多变和多元化的文化碰撞与融合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仍然采取传统的显性模式,既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这就需要实施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起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引领校园网络文化,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尊重、爱护并服务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更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贴近学生生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个体生活的意义,改进、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重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隐性教育功能,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环境;实行人性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心理咨询、公寓管理等,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8.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尊重、爱护并服务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更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贴近学生生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个体生活的意义,改进、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重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隐性教育功能,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环境;实行人性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心理咨询、公寓管理等,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9.
社会阶层的分化在对社会产生正负两方面影响的同时,也对高校中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对此,一方面要注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着力解决大学生的理论盲点和思想困惑;另一方面注意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寓教育于生活,积极地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并注重辅导员对贫困大学生的深度辅导和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10.
随着手机功能不断拓展,手机媒体成为发展最迅猛的新媒体。手机媒体独特的运行机制提升了大学生的自主性,助推他们理性批判能力发展,其所承载的良莠不齐的信息为大学生营造了一个更加复杂的环境,这些都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难度,使既有的教育方式收效甚微。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通过隐藏教育目的、鼓励学生参与、尊重学生地位等举措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手机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补充。在手机媒体境遇中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发挥"微媒体"的教育功能、整合线上线下学习平台、提升校园网络文化吸引力,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转变思想观念、提升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应在注重传统显性教育的同时侧重于隐性教育;充分利用大学生广泛使用即时通讯的特点构建多用途的群交流平台;创新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相似文献   

12.
90后大学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在思想和行为上与80后大学生存在明显的差异。通过对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当前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问题: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引起大学生共鸣;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途径单一;未能真正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提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创新策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信念;注重隐性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多样化;加强人文关怀教育,消除大学生心理危机障碍;借助校园网络,加强大学生媒介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如果不进行有效规避,将严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可以通过社会化与个性化相结合,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理性与感性相结合,权威性与大众化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策略进行规避。  相似文献   

14.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因自身具有的独特性,已成为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校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并提出了注重学科教学中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注重校园文化中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注重发挥教师榜样示范的隐性教育作用、注重搭建科学有效的网络隐性教育平台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5.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的,是一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愿接受教育内容的教育方式。本文解释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特点,分析了影响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探讨了提高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青年大学生的"中国梦"教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深化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识,增强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坚定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根据理论教育与实践体验相结合、主体间性与发展性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高校的主阵地作用,注重内外结合、新旧互补的宣传教育方式,倡导生活化和创新性,有益于"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隐性教育初探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 ,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是不同的两种教育方式 ,其教育的效果作用是不同的 ,当显性教育的效果不大明显时 ,如采用隐性教育方式往往会收到奇效。因此 ,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探索隐性教育的特征、作用。利用互联网、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氛围等隐性教育的功能 ,达到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心理暗示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它在日常高校生活和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消极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如何做好这一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要解决的理论和实践的首要问题。大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特殊性,使得传统的灌输教育的效果不太理想,因此,如果能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采用心理暗示这样一种隐性教育方式,将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9.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隐性教育以其广泛性、内隐性和关联性,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隐性教育资源载体进行有效整合是实现思想政治隐性教育实效性的前提.蕴积校园文化,鼓励经典阅读,强化制度落实,挖掘专业知识的育人功能,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隐性教育资源载体有效整合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定位与方法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必须重新定位,紧密围绕导向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激励功能和调适功能来进行,变封闭型为开放型,变经验型为科学型,变共性化为个性化,变显性为隐性,变平面化教育为立体化教育,以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