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图腾与图腾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腾与图腾崇拜陈桂芬图腾,是印第安语totem的音译。有亲属和标记的含义。是原始氏族和部落群体的标记和象征①。马克思在肯定美国伟大的人类学家摩尔根研究的前提下指出:“‘图腾’一词表示氏族的标志和符号;例如,狼是狼氏族的图腾。”人类学家佛莱则(J·G·...  相似文献   

2.
图腾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寄托和文明象征。古老的蒙古族一直流传着"苍狼白鹿"的民族起源传说。蒙古族的图腾崇拜是草原的王者——蒙古狼,这点从蒙古族的宗教信仰、风俗民情、历史记载、民间传说、游牧生活中可以体现出来。姜戎的《狼图腾》为我们塑造了一种全新的"狼形象":强悍、勇猛、机智、温情。狼形象蕴含着作者对华夏文化的反思,促使我们审视民族性格中的弱点,完善民族性格,弘扬民族精神,重新焕发古老的华夏民族的青春与活力。  相似文献   

3.
“图腾”始见于朗格的《印第安旅行记》。印第安语意为“他的亲族”。马克思说:“图腾一辞表示氏族的标志或符号。例如狼是狼氏族的图腾”。法国涂尔干(E·Durkhein)说:“一大群人,彼此都认为有亲属关系,但这个亲属关系,不是由血族而生,乃是同认在一个特别的记号范围内,这个记号,便是图腾”。朱天顺说:“图腾崇拜实际是自然崇拜或动物崇拜与鬼魂  相似文献   

4.
韩宇宏  席格 《中州学刊》2007,(6):225-233
长篇小说《狼图腾》是从草原生态乃至草原生命的角度,对狼进行还原性解读的。狼之所以能够成为额仑草原蒙古族人的图腾,根本原因在于,狼在维持草原生态平衡和草原生命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从泛伦理、道德化的角度去批判《狼图腾》中的狼性精神,类比且从属于国民道德建设的争论;或从丛林法则的商业竞争理论出发,对狼性精神顶礼膜拜,其实都是对《狼图腾》南辕北辙的误读。描写草原自然形态的狼,或对狼进行"原生态"的描写,是《狼图腾》对中外"狼"题材文学作品的重大突破。而狼在草原的消失,草原生态系统的破坏,并由此引发的草原沙漠化的结局,更理应引起我们对时下生态保护思路的反思。同时,姜戎在《狼图腾》中所主倡的"狼性精神"与草原逻辑,在某种意义上也暗合了当下正在勃兴的草原文化研究的文化动向。  相似文献   

5.
在蒙古族的起源问题上,这是一篇与某些中外学者见解不同而独树一帜的文章。本文针对史书之误、引证之讹以及历代学者对我国北方民族所作的种种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论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把蒙古民族的历史追溯到公元前二十世纪,发掘了以往没有找到的地理位置,并提出了新的论据。作者以比较多的史料论证:“孛儿帖赤那”(苍色狼)和“豁埃马阑勒”(惨白色鹿)是氏族神、部落的标志,人们崇拜的图腾,不是人名,不能把它人格化;史书上的狄历,丁零、铁勒、敕勒、高车和赤狄、白狄,都是一个民族的不同称号,“柔然”是国名,柔然国人确系蒙古民族,望建河不是额尔古纳河;“俱轮泊”不是呼伦湖;呼伦贝尔是成吉思汗军事奠基之区,并非蒙古民族的族源圣地;蒙古民族的族源是在敖嫩河源。 作者苏日巴达拉哈,又名苏启华,一九一七年生,长期业余探讨蒙古民族的起源问题,现在呼和浩特皮鞋厂工作。  相似文献   

6.
蒙古族图腾问题质疑陈烨一、狼-鹿说的源起及其证据之不足《蒙古秘史》开篇即云:“承受天命而生的苍狼与惨白色鹿相配了,他们一同渡过腾汲思水,来到斡难河源头的不儿罕山前住下,生子名唤巴塔赤罕。”有学者认为这就是关于蒙古族狼-鹿图腾说的明确记载,且为不争之实...  相似文献   

7.
祭灶(火)是蒙古民族最古老的祭祀活动之一。 蒙古民族的祭灶、祭火习俗由来已久。从成吉思汗时代先民到其后裔,都非常崇拜火和灶神(火神)。他们认为,火是纯洁的象征和神灵的化身,灶火是氏族、部落和家庭的保护神。同时,也是赐予人们一切幸福和财富,以及人丁兴旺、传宗接代的源泉。 在《蒙古秘史》中就曾经记载过关于崇拜“火炉木塔”(火盘或炉灶)的事实。即当中占木真(成吉思汗)拔箭射其三弟时,其二弟别克帖儿求道:“……勿毁我炉灶,勿抛弃别勒古台!”(参见《蒙古秘史》卷二)。蒙古语中“火炉木塔”就是传家宝(或祖传家产),也是传宗接代之宝,若毁炉灶,就等于断子绝孙,灭家族。若抛弃别勒古台(成吉思汗最小的弟弟),就等于失去家产的继承者,因为古代蒙古人的继承法是末子为家业的世袭者,也  相似文献   

8.
蛇图腾探源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南方居住着古越族先民。历史文献上“南蛮、蛇种”、“东越、蛇种也”,即指该族的种属。蛇种,即信奉蛇图腾的民族,这已为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胶、文献古籍和考古资料所证实。 但蛇图腾是古越族自生图腾,还是受北方民族浸渗留下的印迹?笔者倾向于后者。 早在越族形成之前,远古时期的黄河流域,黄帝部落联盟之一轩辕族的图腾形象,就为“人面蛇身,尾交首上”。这个图腾实物画面,可从甘肃武山西坪出土的仰韶文化小口平底瓶的图饰中窥知。以后,这个以蛇图腾为其标志的中原先民的后代,在历次征伐中覆盖了中国南部辽阔的土地,逐步繁衍成散居在广大区域的民族共同体。 我国古代优秀地理文献《山海经》有许多与北方民族创造的四神有关的蛇图腾的神话记载。如《海外北经》中说:“北方禺疆,人面鸟身,  相似文献   

9.
图腾的类型     
我国研究图腾者,大多仅局限于氏族图腾,或只知有氏族图腾而不知有其他类型。虽然氏族图腾为最重要、最普遍的,但仅此一种,未能概括或代表全体。根据中外资料来看,图腾类型主要可分为如下七种类型:  相似文献   

10.
角,具有防御、攻击等功能.《说文解字》云:“角,兽角也.……与刀鱼相似.”形似鱼,锋如刀.甲骨文中把角写为“(?)”,金文则做“(?)”.①先有形象的图画,后有象形的文字,角字如同一把锋利、尖锐的刀子.古人在长期的征服大自然的艰难过程中,体察到角兽凶暴、勇猛、善斗.原始民族即恐惧其凶,又敬佩其勇.於是之,对动物的犄角产生一种神秘的,不可名状的敬畏感觉.人类出于实用和日常生活的需要,把自己所崇敬和畏惧的角兽动物做为本氏族的标记,用它来区分和威吓其他氏族,使其降服於本氏族.这种氏族的标记,后来转变成氏族的名称,接着变为氏族祖先的名称,进而最后演变为氏族崇拜图腾的名称②.在我国旧石器时期,九黎族的首领(?)尤则是“兽身人言,吃沙石,铜头铁额,耳上生毛硬如剑戟,头有角能触人”③的禽兽合体怪兽((?)尤则为“(?)”即枭);炎帝则是牛头人身,大概是属于牛图腾氏族的.④这些以角兽为图腾的氏族,勇敢善斗,使人闻而生畏.  相似文献   

11.
《狼图腾》和《藏獒》两部相继以动物为主角的小说,是近两年来出版界和文坛的盛事。《藏獒》在发行之初,打出了要“PK”《狼图腾》的旗号。读者群中已分裂成“狼迷”“獒迷”,双方争论热烈。笔者认为:《藏獒》虽是摽着《狼图腾》出版发行,有跟风之嫌,但从文学的层面,《藏獒》和《狼图腾》在故事及情节的安排、形象的塑造以及环境细节的烘托渲染等方面,各有千秋;从文化的层面,《狼图腾》的思想切合了人们的生态焦虑和生存焦虑,拥趸者自然居多,而《藏獒》所倡导的“獒性文化”即“英勇、忠诚、责任、牺牲、规则”可能更得人心,客观上也对《狼图腾》掀起的滚滚“狼文化”有一定的冲击。  相似文献   

12.
朝鲜民族和满-通古斯诸民族原始先民的神树崇拜以宇宙树信仰为起点,在漫长的原始氏族制社会中先后扮演了生命树、神灵树等角色,并逐渐演变成“高杆”、“索莫杆”、“托罗杆”等神杆以及“托若树”、“祈年树”.它们是宇宙树、生命树和神灵树的复合体,祭祀的对象是天神、祖先神和自然界的神祗.  相似文献   

13.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最基本的概念。这个概念携带着整个世界过去的信息。其所代表的文化思想,则支配着民族的现在和未来。简略地考察一下上古图腾世界,便会发现“阴阳”二元的文化根柢及其历史内涵。 如果把中国上古主要的氏族部落图腾分为两大类,便可自然的划为爬行类(为叙述方便,两(木息)鱼类及陆行动物均归于此)与飞鸟类。伏羲、神农、黄帝、共工、颛顼尧、鲧、禹、周等属于前者,少昊、舜、  相似文献   

14.
青铜时代今贺兰山一带有“驳马”生存。生息于此的氏族或部落以“驳马”作为自己的图腾以及氏族或部落的名号 ,又将自己生息地的山脉名之为“驳马”山 ,音译汉记为“贺兰山”。对贺兰山驳马岩画的确定和驳马为某一氏族或部落图腾的确定 ,证明今贺兰山一带是匈奴族兴起的地区之一 ,而这一部落之名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活动在历史文献中的不同称谓 ,又反映出北方游牧民族社会动荡和频繁迁徙的历史史实。  相似文献   

15.
功彪史籍的蒙古民族在历史上不仅以武功著称,而且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我们在历史上听得太多的是关于蒙古人的战役和屠杀,而听得不够的是他们对学问的好奇和渴望。”①这个民族之所以能够在急剧的民族变迁和社会变革中自强不息,得以存在与发展,是因为蒙古民族从不排斥任何有益的外来文化,继承并发展了丰富多采、光辉灿烂的游牧文化。本文仅就蒙古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多元成份,即蒙古民族对异族文化的吸收与融汇作一探究。“当成吉思汗团结了蒙古各氏族包括蒙古人和突厥人,领导他们向东方和西方征服世界时,他不但继承了帝国的传统,而…  相似文献   

16.
周族先民图腾崇拜考辨——兼说黄帝族、夏族的图腾信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图腾(totem)是印第安语,意为亲属。它“表示氏族的标志或符号”。某个氏族崇拜某一图腾(多数为动物,少数为植物或自然物),即自认是这个图腾的嫡系裔孙,对之诚惶诚恐,顶礼膜拜。这种古老的风习,曾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中国上古亦如是。杰出的美国民族学家摩  相似文献   

17.
图腾是以宗教与血缘关系团结氏族的纽带,以万物有灵为思维基础的信仰观念。图腾制是随着氏族的产生而产生的,它随着社会组织的发展不断增加新内涵。它的兴衰与母权制的兴衰相终始。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它开始衰落。但图腾是相当稳固的观念,沉积在代代原始人的观念中,成为神话思维的核心。它不仅对本氏族、部落的原始神话影响深远,而且进入阶级社会对信仰它的部族、民族的文化也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8.
《狼图腾》的作者姜戎先生在内蒙额仑草原生活了11年,有过与狼群、黄羊和蒙古马摸爬滚打的亲身体验。25年的腹稿、6年的创作和修改,一共耗去了作者31年的光阴。2004年4月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狼图腾》后,其热销场面和震撼人心的文本力量,不禁令人惊呼:“狼来了———《狼图腾》的狂飙到了!”两年过去了,在《狼图腾》的狂飙之后,我们有两点文化上的反思与诸君探讨:反思之一:批判儒家同时又践行儒家的悖谬《狼图腾》从草原民族角度反思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在表层,它将儒家文化和游牧文化对立起来,但实际上作者还是运用了很多儒家文化的思维,甚至…  相似文献   

19.
潘启聪 《殷都学刊》2013,34(2):9-16
有学者主张殷商先民有捕食鸟类的活动,有违图腾禁忌,故而推测殷商时期可能并不存在玄鸟图腾.然而,殷商民族应确曾有“鸟”图腾崇拜的阶段,我们可以由甲骨文之中合理地推知.考“佳”部的文字,殷人有以鸟纪事的倾向,“隹”部字是少数有传话神话动物的部首,“隹”部与祭祀相关的文字远较其他部首多,另外殷人又多以“佳”部字指代害怕及崇拜的自然事物和灾祸,这些证据都显示出他们对“鸟”图腾的害怕及崇拜.  相似文献   

20.
龚世学 《天府新论》2011,(1):128-133
图腾崇拜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其自身发展的历程,它随着原始氏族的融合、国家的崛起、王权的成熟而渐趋裂变,终至衰落。同时,先民崇拜的图腾亦由氏族社会时期的原生态图腾,渐渐演变成为部落联盟时期的复合图腾,复合图腾又为新兴的君主窃取,成为国家王权的象征、君主个人的图腾,并进而与天命、德行等观念相结合而最终演变成为王者的符瑞。可以说,符瑞文化与部分符瑞物象产生的过程,就是图腾崇拜日益没落而渐渐消弭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