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4 毫秒
1.
广西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西人民创造的极具广西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精神价值。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应明确广西革命文化概念,深入了解广西革命文化内在构成要素,准确把握广西革命文化在新时代发展的价值准则,以应对新时代广西人民的精神需求和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建设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中国共产党落实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举措,也是中国共产党顺利推进新时代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的内在要求。新时代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须坚持政治性、人民性、时代性和文化性的辩证统一。其中,坚持政治维度是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阶级之本;坚持人民维度是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价值之蕴;坚持时代维度是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实践之基;坚持文化维度是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精神之源。  相似文献   

3.
推动红色文化教育走深走实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举措。红色文化具有强大的政治引领、价值引导、精神塑造等显著优势,有利于新时代青年“筑根基”“明方向”“强筋骨”,其蕴含的忠于信仰、坚定信念,开拓进取、敢为人先,吃苦耐劳、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等精神内核,与“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培养要求具有内在一致性。新征程上,务必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拓展红色文化体验,以红色文化的时代光芒推进新时代青年夯实思想基础、提升精神素养、增强行动自觉,激发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随时代进步而不断向前发展,生成具有不同时代特色的文化价值。进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在全媒体沃土中,其文化传播价值焕发强大力量;伴随着隐性教育的兴起,其文化渗透价值日益凸显;面对多元社会思潮,其文化选择价值日益重要;在民族复兴道路上,其文化凝聚价值举足轻重;面对时代主题和问题,其文化创新价值必不可少。因此,与时俱进地研究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为更好地开展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明确的价值定位。  相似文献   

5.
劳模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赋予了劳模精神新的价值内涵和时代特质.在当前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下,高校作为传播和弘扬劳模精神的重要文化阵地,要以劳模精神引导师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从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等方面探析劳模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思潮,文化虚无主义滥觞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当时只有传统文化虚无主义这一种形态。而新时代的文化虚无主义,又发展出了革命文化虚无主义与社会主义文化虚无主义两种新形态。新时代背景下,文化虚无主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系列严重危害,如消解中国价值、腐蚀中国精神、削弱中国力量等。因此,必须统筹谋划、整体推进新时代文化虚无主义的治理。  相似文献   

7.
长江生态文化是长江流经地区生态文化多维特征集结的复合体,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诉求、价值导向和价值远景。大力弘扬和建设长江生态文化,把握长江生态文化建设的新时代内涵、价值和路径,对于传承、丰富和发展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中华文化,凝聚中华民族精神,促进中华文化繁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加强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研究是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与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固本培元之举。对革命文化的历史性内涵进行分析界定是革命文化研究的起点和基础。革命文化的历史性内涵主要体现在:第一,革命文化蕴含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与方法作为灵魂;第二,革命文化凝聚着内容丰富的革命精神,以革命精神作为其理论品格和贯穿始终的精神主线;第三,革命文化蕴含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表现出明显的递进性、层次性和逻辑性;第四,革命文化蕴含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这既是区别于一切旧文化的根本标志,也是革命文化的宗旨性质和底气所在。科学把握革命文化的历史性内涵是新时代传承发展革命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与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学理根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秩序转型是一个富于现实意义的重要理论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新时代"特质的彰显,应体现在其价值秩序的转型与重构上.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秩序之转型大体可从其文化价值秩序、社会政治价值秩序以及发展方法论价值视界等方面呈现,并由此获致其理论的自洽性.这一理论的自洽性通过以下思想进路加以呈示:其一是从文化自觉的呈示开始,进而彰显文化自信,重新贞定中国现代性的文化价值秩序;其二是在"平等"与"自由"的双重维度中,重建新时代的社会政治价值秩序,呈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应然向度;其三是重塑新时代之发展方法论的价值视界,从而达致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0.
东北抗联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力量。东北抗联文化丰富和充实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新时代,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深入总结和提炼东北抗联文化的内涵和特征,探索其表现形式,有利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理论遵循,也为新时代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历史遵循。  相似文献   

11.
陈雨婷 《国际公关》2023,(5):140-142
奋斗精神映射出中华民族几千年自强不息的奋斗风貌,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写照,更是新时代的中国走向胜利、走向富强的精神支柱。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大学生是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不仅关乎个人的未来发展,也关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本文立足于新时代的要求,阐述了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时代内涵以及培育的必要性,希望能为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培育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2.
革命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三大源泉之一,具有鲜明特色,蕴含着伟大的中国精神,凝聚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洪荒伟力。如何定义新时代革命文化?新时代革命文化的时代价值在哪里?如何实现革命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本文以赤峰地区的革命文化为例,拟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中国精神在范畴、功能和隶属关系上既有一定的差异性,又有共同的价值指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铸魂工程"的重要内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精神动力。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要更有效地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信仰,把中国精神转化为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首先需要在理论上充分认识与把握三者之间的基本关系。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追求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学说,蕴含着认知、价值、实践三个维度,故而用三个维度来分析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更能使研究引向深入。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习近平对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进行了深入思考,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研究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必须准确认识党内政治文化的历史、来源、性质;必须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消除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倡导共产党人价值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建章立制和系列活动践行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求是创新精神,并立足于党的建设实践,党内政治文化认知、价值维度统一于伟大工程中。  相似文献   

15.
2017年,中国文学理论可谓在“破旧”与“立新”中迎接着新时代的来临:一方面是辨明和破除中西二元对立观念、强制阐释等壁垒,一方面是呼吁和践行在对话中发展文论与文化,提出公共阐释的理论框架。同时,弘扬传统美学精神、发掘古代文论资源,从社会文化理论的多元视角研究文学,也使中国文论的建构与发展植根于开阔的学术沃土。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应该坚信当代中国文化的本位价值,坚信传统文化的根源价值,坚信外来文化的对话价值,以开放多元的理论品格,建构新时代的中国文论。  相似文献   

16.
高辉 《淮海文汇》2011,(6):31-3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加强对修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根据这一要求,透视我国历朝历代公祭黄帝的活动,就会发现其文化价值具有永叵的凝聚力和磅礴的感召力。  相似文献   

17.
数字文化消费主义作为一种异化的文化消费观和价值观,表征出文化消费意识畸形化、文化消费产品符号化、文化消费精神娱乐化、文化消费话语隐性化等多元样态。同时,随着文化消费主义在数字空间的不断弥散,其对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危害日渐凸显,主要表现为磨灭精神生产的客观性、减损精神产品分配的公平性、弱化精神交往的深度互动性、阻碍精神消费的整体延续性等。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为消解数字文化消费主义的现实危害,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需筑牢满足人民精神生活公平享有的主流价值阵地,创作契合人民精神生活需求的数字文化产品,营造凝聚人民精神生活共识的清朗数字空间,形塑促进人民精神生活意义达成的数字文化消费观,从而持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工业学大庆”到新时代大庆精神经历了从“运动”到“经验”的凝练、从“经验”到“精神”的提升、从“守正”到“创新”的发展三个维度的逻辑演进,深刻展现了中国工业化道路艰苦创业时代工业学大庆的历史成就、改革开放新时期大庆精神的历史地位,以及新时代大庆精神的时代价值。深入研究和梳理毛泽东“工业学大庆”到新时代大庆精神的演进逻辑,对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长征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的无价之宝,是工农红军崇高的革命信念与吃苦耐劳精神的升华与凝练,它呈现为物质、精神、行为三种形态,蕴含特有的历史内涵,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重要的思想资源,是群众路线的精神滋养,同时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示范.因此,新时代挖掘长征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能为推动社会主义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精神活力.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史,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共同奋斗的历程,形成了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内核、中国共产党不断壮大的内生动力、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强力支撑。奋斗精神的当代价值在于:是新时代共产党人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是共产党人践行初心和使命的重要保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把握新时代的奋斗精神,就要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奋斗共识;坚持知行合一,践行奋斗使命;坚守为民情怀,汇聚奋斗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