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过程中,政府诚信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抓好政府诚信建设这个关键。政府诚信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加强政策诚信、法制诚信、行政诚信、经济行为诚信和公务员诚信建设,从而发挥政府诚信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先导和表率作用。  相似文献   

2.
《社科纵横》2015,(7):75-77
信用社会和信用体系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形成全民自觉的诚信意识并自发地付诸信用行为。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崇尚诚信的国度,而社会层面信用意识的缺失则是难以回避的现实。形成这种矛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社会伦理对诚信的推崇,法制化建设中的薄弱链条对失信的纵容,是形成这一矛盾的重要因子。因此,提升我国公民的诚信意识,重要的不是教育与灌输,而是在推进法治的社会大背景下,建设和完善社会信用体制,切实落实信用监督和信用处罚机制。通过这一体制来规范人们的信用行为,形成人们的信用习惯,最终养成人们的信用意识,使诚实守信成为中国公民素质的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白云 《学术交流》2005,(12):46-48
诚实信用从道德走入法律,经历了从罗马法到现代法的演进,发展为民商法的基本原则。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信用缺失的现象,现代社会需要信用经济,信用经济需要法律保障。运用博弈论对诚实信用原则进行研究是一个全新的视角与方法,人们在博弈行为中进行策略选择,以实现利益最大化,影响人们选择诚信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根据博弈论的分析结果来进行法律制度设计将增强法律的针对性,是强化诚信原则、确立市场信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建设诚信与法治政府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文俭 《探求》2005,(1):46-47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和信用经济。在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诚信体系中,政府应当率先垂范。一是通过增进公务人员的信用观念,建立控制性的责任制度,建立信用奖惩机制,保持政府法规政策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减少政府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等措施,加强诚信政府建设;二是通过做好行政立法工作、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为建设法治型政府奠定基础、提供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5.
王钢 《社科纵横》2004,19(5):162-164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完善的信用制度和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力保证。当今中国社会 ,信用缺失却成为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全社会树立诚信观念 ,强化信用意识 ,加强信用制度建设 ,实现社会信用秩序的根本好转 ,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 ,也是融入世界经济的需要 ,是社会经济生活正常运转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市场经济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当前,我国社会信用基础比较薄弱,社会信用体系发育程度低,普遍的信用失衡现象突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此,必须加强社会信用管理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建设,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加强社会诚信教育,培育社会信用观念和意识,营建社会信用环境,建构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7.
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最为关键的是要加强相关的信用制度建设,如产权制度、信用法律制度、信用奖惩制度等。这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8.
信用制度的缺失与信用银行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制度安排,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也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通过对我国信用缺失问题的反思、国外信用制度建设的考察,应以建立信用银行的方式作为建设我国信用体系的突破口,采取的举措为:建立个人、企业、政府和银行账户;注重信用信息的收集与汇总;公示我国的信用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有一个伦理道德基础来支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的这个道德基础只能是诚信。目前,社会诚信的缺失影响着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此,应加强诚信文化的建设、诚信理念的宣传教育,以提升政府协调与引导职能,营造诚信环境,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职能,加强信用体系的建设。这样在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共同作用下,建立诚信社会,使经济可持续发展得以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0.
肖荣辉 《学术交流》2023,(6):162-172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市场监管和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举措,它包括信用优化公共资源配置、信用创新政府监管机制、信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等维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我国新发展阶段推动信用赋能社会治理创新要把握政府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模式、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现实需要,通过打造信用数智底座、提升信用监管效能、强化区域信用协同、完善信用豁免机制等创新举措来夯实社会治理基础、推动政务服务升级、打造多元共治格局、强化主体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11.
论建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相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吉双 《学术交流》2004,(10):13-16
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基石,它由信用制度体系、信用记录和标准体系、信用机构体系、信用法律体系、信用奖惩机制体系、信用市场体系、信用文化体系等构成。为完成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目标,我们应针对以上社会信用体系的构成,采取相关对策,争取5年内初步建成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2.
邓凡 《社科纵横》2007,22(12):34-35
当前,我国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阶段,"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从目前我国的行政管理实践来看,构建"诚信政府"的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而政府失信会影响全社会的信用体系建设。本文就构建诚信政府的重大意义作了分析,并且对政府诚信在经济、法制、道德等方面的作用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叶湘榕 《创新》2015,(4):25-32
在吸收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中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模式。中国模式的创新体现在提出了广义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概念,形成了政府主导的高效征信体系建设模式,建设了独具特色的政府信用监管体系,政府、市场、行业协会共同建设社会信用体系;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形成有效的社会信用体系运行机制,如何发挥政府、市场和行业协会三方的协同作用,如何内外兼治提高全社会的诚信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4.
发达国家的诚信体系建设以美国式和欧洲式为代表。美国诚信社会体系建设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法律体系、监管和执法部门、信用服务机构;欧洲大陆国家诚信社会体系建设包括法律系统、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和私营信用服务系统三大部分。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建立健全我国的诚信社会体系,要加快信用立法工作,尤其是要尽快建立并完善失信惩罚机制,明确失信的法律边界,加大失信成本;鉴于我国信用行业发展时间比较短的现实,应进一步发挥政府对信用行业的监督和管理职能;规范我国的信用中介机构,使之能够客观、公正、独立地运营,成为健全的信用体系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5.
信用社会的道德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复 《浙江学刊》2003,(5):52-57
信用社会 ,呼唤信用的道德。在一个信用社会的道德体系中 ,“诚信”的道德价值系统和“信用”的行为规则系统 ,构成该道德体系的核心 ,市场伦理和商业道德 ,构成该道德体系的中心内容 ,公正、正义、仁爱、公益、互助、责任等人类基本的道德价值观念 ,构成该道德体系的基础。而社会主义社会的“信用”道德体系 ,则最终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原则的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以来,平度市紧扣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公民道德建设提升年"活动和"德润平度"品牌打造,把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作为增强居民信用意识、提高市民道德素质、优化社会发展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的重要抓手,凝聚各方合力,全力推进"诚信平度"建设。诚信体系建设全面展开今年3月,平度市启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制定《平度市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思路》,成立"诚信平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诚信办公室,总体负责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各项工作。从全市抽调8名业务精湛  相似文献   

17.
浅析我国消费信用的法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冕 《学术交流》2001,(2):55-57
消费信用是一种经济现象,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它是商品由物物交换、货币交换后再发展到信用交换的高级阶段.为维护这种信用交易的正常秩序,发挥它的经济作用,国家应当有一个相应的健全的法律体系以调整信用交易关系.但目前我国法律体系中,这种信用经济关系的立法是空白的,在规范消费信用交易的操作中,仅靠援引类似的部门规章来解决问题.针对这种现状,加速消费信用立法,建立科学完整的消费信用法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盛书刚 《探求》2003,(6):70-74
“诚信”是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诚信”规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充分发掘我国历史上珍贵的诚信道德资源,对加强公民诚信教育、打造社会信用体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丽英  沈赏 《学术交流》2004,(12):36-38
建立个人信用法律制度体系是当前一个热门话题。中共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关于对信用的理解学者们各抒己见,但在探讨个人信用法律制度体系建设中必须给信用一个合理的定位,才能进一步探讨我国个人信用法律制度体系建设的构架,从而提出一些设想。倡导和培育现代信用观念和信用文化,建立个人信用征集制度,完善信用公开披露制度,加强信用监督制度,加大失信惩戒机制,建立健全个人信用法律制度,制定一些与个人信用有关的法律,修改完善现行法律。政府应为建立个人信用法律制度体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20.
政府诚信是关乎政府形象的重要因素,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基石,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要素之一;同时,政府诚信也为实现法治提供了价值基础和道德前提。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当前中国政府诚信缺失严重。这不仅削弱了政府的权威,也增加了政府的行政成本,阻碍了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破坏了法治国家的建设。构建诚信政府,对实现法治社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信用体系和实现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