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亚东 《南都学坛》2006,26(6):56-60
20世纪后半期革命历史战争小说创作,一方面因其对战争的政治层面的透视与表现而体现出革命战争观的政治认知特征;另一方面,又因其在战争与人性层面上凸显战争暴力对人性的扭曲、伤害,以及对战争暴力的纯审美表现而体现出战争本体性的认知特征。这种战争认知特征的转向,不仅使中国战争小说创作表现出超越性的特征,也使中国的战争文学体现出走向世界,与世界战争文学接轨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2.
"政治―战争"是贯穿《淮南子》战争观的核心命题;"兵之胜败,本在于政"是其战争观的根本原则。以"道"、"义"统"政",以"政"制"兵",是《淮南子》战争观的基本思路,反映出道、儒与法等多元思想的历史融合。主张"政"、"兵"相融,对战争进行高度政治化的反思,这是《淮南子》战争观的理论特点,对先秦兵家思想有所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战争观念和具体的军事战略战术思想不同,它是人们基于一定的战争现实所形成的对战争问题所持的态度,以及对战争作用的不同理解。有什么洋的战争观实就会有什么样的战争观念。因而可以说研究战争观念,其实也就是研究战争本身。本文以为随着战国战争的不断深化,当时人们的战争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战争问题成为社会突出强调的中心问题;造成了经渭分明的两种战争观的根本对立;使人们深化了对战争问题的认识。揭示出这些变化,对于更好地认识战国战争无疑是极有意义的。一、战争问题成为社会突出强调的中心问…  相似文献   

4.
魏源从今文经学经世致用的原则出发,对老子的思想进行了新诠解,并视<老子>为"救世之书".他又结合自己的时代特点,对老子的社会政治价值进行了深入挖掘,对"自然无为"、"无欲为体,无为为用"、"慈、俭、不敢为天下先"、"小国寡民"等思想作出了新的诠解,体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与救世情怀,实现了对老子思想的超越,也开启了近代道家思想研究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5.
通过纵横比较,点面结合的方法,辨证系统地研究先秦时期的战争观.认为,先秦战争观的发展大约经历了4种形态:天命战争观、民本战争观、功利战争观和战争观的初步融合.在先秦战争领域,有三对矛盾相互角力,推动了战争观的发展:一是战争目的上的服人与兼并;二是战争手段上的重人道与重实力;三是王权与军权,即政治与军事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道"是老子哲学的思想基础,也是老子哲学的核心和命脉.文章从考察老子的"道"出发,对老子思想中的超越性进行了探究.老子的"道"有好几重涵义:"道"是宇宙万物的本体;"道"是规律、规则或者规范;"道"的基本属性是"自然",是"无为";最后,"道"归根结底还体现了对宇宙、对万物、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所有这些都体现了老子思想的"外在超越"特征.  相似文献   

7.
作为西方与中国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乌托邦》与《大同书》对战争的提及并非巧合,莫尔和康有为先后于近代世界历史的浪潮中目睹全新“他者”的浮现以及“他者”与“自我”的矛盾,在现实的触动下深入反思乌托邦思想体系中“乌托邦”与“非乌托邦”之间的空间矛盾。二人都希望消除战争,但是提出了不同的方案,展现出空想社会主义战争观的思想演进。《乌托邦》体现出莫尔对扩张者的规劝,其希望实现小邦善治,但这一思想在世界历史的浪潮中显得缺乏实践性;《大同书》则希望随着世界历史的发展,国界区隔会逐渐消融,各国可以实现联合,走上“大同”的道路。这一战争观流变不仅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体现,更是世界历史发展历程的折射,是现实世界中资本主导的“时间消灭空间”的历史进程在思想上的反映。近代空想社会主义者未能看到消除战争的现实力量,未能对资本主导的全球化趋势做出完整评价,但仍可以启发今人批判性地看待资本的力量,为维护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悲悼>女主人公莱维尼亚的分析入手,阐明尼采、弗洛伊德及老子思想在这个形象身上的体现,来说明尤金@奥尼尔思想的复杂多源、博大深邃.尼采的影响主要是对基督教的反叛,对个性解放的追求和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蔑视,对酒神精神的提倡.弗洛伊德的影响主要是人的心理结构和"无意识"理论,"俄狄浦斯情结"和"厄勒克特拉情结".老子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复归其根"、"反对战争"和"渴求宁静"三个方面.莱维尼亚独特的"这一个",是尤金@奥尼尔思想艺术兼收并蓄的结晶.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兵家和平思想是古代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代兵家战争实践的经验总结,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创造的伟大精神成果.和平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古代兵家的战争观;和平既是古代兵家赢得战争的战略,也是兵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略.本文以辩证的观点,挖掘了古代兵家和平思想的主要内容.这些打着中华传统文化烙印的古代兵家和平思想,在今天依然有着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学术界对老子管理思想本质的概括一直没有形成统一认识,存在"柔性管理"、"水性管理"、"朴治管理"和"道治管理"等几种观点.用"母亲管理"概括老子管理思想本质是一种新的尝试,既能体现其母系氏族社会的思想渊源,又能反映老子管理思想"重母"的特色,且利于老子管理思想的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1.
庄子研究,是我国先秦诸子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王叔岷治庄子之学数十年,从斠雠学入手,对《庄子》文句、版本源流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校勘和梳理,从而对庄子的故里、生平及学问旨义进行了探究,多有新的见解以别前人之说,并立新体系,自成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12.
农业推广硕士与农学硕士教育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培养目标、入学资格、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学位论文、学位授予等方面对农业推广硕士与农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进行比较研究 ,提出了农业推广硕士教育应注重生源、培养质量和管理方面的问题 ,为开展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和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微博,你可知道解王石:用IPHONE,睡得晚,起得早,爱吃樱桃爱拍照。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弘一大师的书法特色是至清至淡至简至静,由绚烂归于淡泊,然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含有儒家的清正清醇,道家的清简清拔,佛家的清淡清静。弘一以书法为工具,为媒介,充分发挥了其在弘扬佛法、广结善缘、修习劳作以及修心养性方面的作用。弘一关于书法学习的主张是:习书者要有器识和道德,要先习篆,要重章法,要多学、多练、多看。  相似文献   

15.
完成学位论文是研究生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中的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可以帮助学生采用科学的方法,培养科学的逻辑思维,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少走弯路,为完成高质量的学位论文提供方法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金陵瞭望》2008,(11):16-17
从文学巨匠,到物理先驱,从外交大师到经济权威,近百年来,南京中小学校园“人才济济”,几乎每一所稍有历史的学校,都能寻找到一两位著名人物的足迹。这种现象,即使放眼全国也不多见。而这些成功人士在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时,也都把南京校园的这段记忆,看做他们辉煌人生的重要站点。那么,究竞是什么造成了这个独特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西夏的社会经济较当时的宋、辽、金比较落后,医药水平也极为低下,宫廷贵族得重病,往往求医于辽、金,普通百姓就只好求助于巫医及原始的祭祀。佛教输入后,佛教中的药师经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和信仰,因此,在西夏的石窟里出现了大量的药师经变和药师佛形象。在内容和艺术风格上,早期多模仿唐宋以及西域回鹘艺术手法,中晚期随着民族艺术的逐步成熟和发展,创造出了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作品,且还出现了独有的曼荼罗式的画面,成为敦煌经变画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8.
工程硕士的招生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97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部分高校开展工程硕士培养工作以来,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已成为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工矿企业和应用型单位)关注的热点。作者从工程硕士招生管理的角度分析了目前企业的人才结构现状,阐述了几年来在工程硕士招生过程中如何采用学校与企业、院、所优势互补的录取和培养方式,以及如何把握数量与质量关系的一些经验,并进一步提出了工程硕士招生和录取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十二缘起是佛教义理的核心,历来学者们对此义理见仁见智,各抒胸臆,为此发表了诸多论著。萨迦派学者果然巴的名著《缘起建立之轮涅极明论》便是其中的代表作。对果然巴所论述四宗派十二缘起思想的基本内容、主要特点以及理论渊源等作梳理和总结,可以看出《缘起建立之轮涅极明论》是我们把握四宗派缘起观的必读书目。  相似文献   

20.
《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修订工作业已启动。结合笔者多年的港航工作实践,对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修订过程中需集中解决的几大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