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文化资源的特点、内涵、开发等方面论述了浙江道教茶文化资源.浙江道教茶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拥有众多的道教名山,而且拥有丰富的茶文化资源.浙江道教茶文化资源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道教名山与茶的一体化,生态文化与养生文化是浙江道教名山与名茶共同的文化内涵.因此,浙江道教茶文化资源的开发,可以优先发展茶文化旅游产业和道教茶艺表演业.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我国近年来的茶文化旅游现象为研究对象,试图将茶文化旅游的概念做出阐述,并结合当前茶文化发展现状,将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形式划分为自然景观型、茶乡特色型、农业生态型、人文考古型和修学求知型等模式。对这些模式的茶文化旅游描述其发展背景、发展成因以及现实例证,对我国茶文化旅游发展所存在的缺陷做出分析并预计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城市生态旅游初探--以上海为例的个案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俐 《社会科学家》2004,(2):99-101
发展城市旅游必须与城市的社会发展相协调,不能以牺牲城市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为代价。把城市旅游开发建设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建立城市生态旅游的新模式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以上海市为例,探讨如何发展城市生态旅游以促进城市环境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及整个城市社区存在质量的全面提升,建立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城市旅游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山地资源作为可再生复合性资源,具有开展生态旅游的先天优势和便利条件。坚持生态效益第一的原则,合理地开发山地生态旅游资源,是实现山地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山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山地民族文化保护之间应建构一种统筹关系,探究生态环境、文化建设、经济发展与山地旅游之间的关联模式与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5.
现代旅游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旅游保护机制以保护生态完整性为目的对旅游开发活动实施全程监控,对不同阶段内不同旅游主体的行为进行定性与定量考评,对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旅游行为给予相应的惩戒,从而确保有限的旅游资源不被破坏性地利用并永续性地发挥其最大效益。旅游保护机制从问题的源头寻求解决的途径,必将有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与民族民间文化的有效传承。  相似文献   

6.
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变迁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忠才 《云梦学刊》2006,27(1):86-88
洞庭湖是世界重要的湿地资源,生态环境经历了数千年的变迁。利用洞庭湖湿地生态资源开展可持续旅游,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优势。  相似文献   

7.
绵阳市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然而由于认识不清、开发不力、法规不完善等原因,绵阳市生态旅游亟需进一步规范和改进.作者认为,大力发展绵阳市的生态旅游业,当前应加强宣传,引导树立科学的生态旅游发展理念;严格限制旅游发展规模,控制进入景区的游客数量;加大资金投入,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引导游客慎重选择生态旅游方式,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科学规划生态旅游区,实现用地结构合理化,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金岩 《东岳论丛》2011,32(1):123-125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方式。在我国现阶段生态旅游的开展中,出现了不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的问题。过度性开发和消耗利用所形成的弊端已超过旅游业本身的范围,带来了生态环境的失衡或历史文化遗传的毁灭,形成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本文针对生态保护问题提出了相关的研究对策和方法,通过熟悉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充分了解济南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况,发现济南南部山区存在的环境问题,市区出现的问题如泉水停涌,城市热岛效应加重,环境空气质量下降等也与南部山区不合理开发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9.
东天山风景区居民对生态旅游的认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了发展新疆哈密农牧业旅游对构建哈密乡村生态的影响,指出每个家庭都能较深入地参与到生态农牧业旅游发展的过程当中将有助于当地居民具备较高的生态意识.这也正是确保生态农牧业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文化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以珠江流域贵州段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为个案,分析了贵州境内黔东南、黔南以及黔西南州珠江流域境内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流域(区域)多元民族文化的融合性、自然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交融性等特征.在此基础上,站在珠江全流域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高度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开发珠江流域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资源的对策措施.提出建立珠江全流域大旅游开发思路,在"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基础上,打造"珠江全流域旅游文化走廊",建立"珠江流域旅游走廊"管理协作机构,以及大背景、大范围、大运作的珠江全流域旅游文化走廊开发的营销定位.  相似文献   

11.
试论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张家界生态旅游区环境生态问题 ,论述了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提出了生态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2.
陈文君 《广州师院学报》2000,21(3):74-78,85
生态旅游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持续旅游,是符合历史潮流的一种最高层次的旅游类型,也是旅游开发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生态旅游开发综合效益显著。以广州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论述了其生态旅游开发所具有的突出优势,认为庆将基开发成为依托广州、面向珠三角和港澳地区,以林、水为特色,具有游览观光、度假疗养、科普科考、会议娱乐、美食购物等功能的生态旅游样板区和广州拳头旅游产品,重点鹫 要生态旅游、湖泊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生态旅游、文化生态旅游以及土特产生态旅游等系列产品,并从统一规划管理、抓住重点和突出特色、协调各方关系、加大宝剑和人才培养力度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文化旅游的发展路径探索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就河北省和邯郸市而言,生态旅游资源不足,但文化旅游资源却极为丰富。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是河北省、邯郸市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文化旅游应从八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杭州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州是我国也是世界茶文化发源地,古老的产茶胜地,保留了古老清新的制茶用茶方式、自然质朴的茶礼、丰富多彩的茶风俗等独特的茶文化。旅游界应更新观念,为杭州茶文化旅游开发创造条件,不断丰富茶文化旅游项目,加强茶文化旅游商品开发,加大宣传促销力度,使杭州茶文化旅游创造出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中国茶文化起源于巴蜀地区,也就是中国的西南。道家尊道贵德、重人贵生、天人合一等思想成为中国茶文化的精髓和重要源泉。中国茶文化与茶产业呈现了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茶文化资源的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是中国茶产业走向高效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循环经济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筑当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发展模式,是21世纪经济模式创新亮点。而同为本世纪的创举,生态旅游业的崛起并逐步占据旅游产业的核心位置,标榜了其未来发展方向,则急需循环经济理论的指导。从我国宏观发展战略而言,西部开发和振兴,自然要引进最先进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而基于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就要严格避免过度工业化所带来的经济短视等一系列负面效应。本文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视角,研究生态旅游发展对西部地区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推动力。  相似文献   

17.
关于生态旅游开发和民族文化保护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生态旅游和民族文化各有其不同的内涵,但生态旅游开发和民族文化保护之间却具有一定的关系并具有整合的可行性,生态旅游也提供了一条保护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我们应建立一种在开发利用生态旅游资源的同时保护民族文化的有效模式--民族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18.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旅游休闲活动逐步成为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之一。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唤醒了人类的生态意识,生态旅游盛行。农业生态旅游,正是人类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以农业生态系统为主要审美对象的一种审美活动,人们到乡村田园中去体验和感受环境之美、自然之美、生态之美,就是要在"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中满足净化心灵、丰富品格、追求祟高的审美期待。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为例,在大生态旅游开发理念和生态文明指导下,分析了合作市生态旅游开发的可行性,从形象设计、产品构思与线路设计、旅游营销与推介等方面对合作市生态旅游策划开发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生态旅游策划基本模式,对生态旅游策划及合作市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际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曾明颖  鲜青松  刘军 《天府新论》2004,(Z1):143-144
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学术界及旅游管理部门备受关注的课题.历史文化名城阆中是入川的水路要塞,是著名的山水城市,其秀丽的风景和大量的历史人文景观是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何制定科学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对阆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