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中国自70年代开始全面实行计划生育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人口出生率在整个70年代的持续下降,到1980年,已由1970年的33‰降为18‰。然而,进入80年代以后,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纵观整个80年代,人口出生率两升两降,即1980——1982年、1985——1987年的两次上升和1983——1984年、1988——1989年的两次下降(见表1)。对于80年代中国人口出生率的升降波动,人口界从育龄妇女年龄结构、实际婚内生育水平、  相似文献   

2.
赵跃进 《西北人口》2008,29(5):41-43,48
自上世纪70年代大力开展计划生育以来,陕西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人口生育率进入到低生育水平时期。进入“十一五”.陕西制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省总人口控制在4050万以内.确保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500美元。本文将依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采用年龄移算法.对陕西省2006-2030年的人口发展规模、人口生育率、人口增长率、人口年龄构成变化、育龄妇女变化等进行科学准确的测算。提出了在低生育水平下.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大环境下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者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3.
<正> 同降下来的70年代水平相比,我国人口出生率在1981年和1986年两度出现回升,特别是1986年开始的回升,其影响是深远的。正确认识和评价人口出生率回升现象,对认识人口形势,理解人口政策,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 自从今年3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向各级党委和政府发出“要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指示以来,全国农村正在形成“两种生产”一起抓的新局面。为了进一步发展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大好形势,继续做好农村人口的计划控制,我们有必要通过对农村人口生育率回升原因的探讨和分析,发现以往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作为促进目前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参考依据。导致农村人口生育率回升的原因主要是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历史造成的人口增长的惯性作用,五十年代中期至六十年代末是我国人口过速增长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出生的青年人现已陆续进入婚育期,新的生育高峰将持续出现。这种情况表明,一旦历史上人口发展失去控制,势必对今后的人口发展产生长远的周期的影响。二是目前的社会经济因素的  相似文献   

5.
自70年代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以来,中国的人口控制获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十几年来生育政策的社会经济背景发生了重大转变。在这种大变动中,中国的计划生育能够持续执行,并取得显著成效,是值得思考的。本文着重考察在政治经济大变动背景下,80年代中国生育政策的变迁和发展,以求更好地贯彻执行现行的人口政策。 一、生育政策转变的背景 进入70年代以后,中国人口问题日趋严  相似文献   

6.
政协委员、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张维庆2008年3月5日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分组讨论中强调,中国目前已经进入生育旺盛期,计划生育国策现阶段绝不动摇。并指出:由于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出生的年轻人进入生育高峰期,预计在今后10年,中国生育水平将逐年回升,呈现出低生育水平下的生育小高峰。因此,中国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不会进行调整。如果在生育高峰期调整生育政策,可能会导致人口数量的反弹和回升,将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更大的人口压力。  相似文献   

7.
利益导向机制与我国人口控制工作的结合,是80年代中期以来,基层计划生育实际工作者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一种新的生育管理模式.本文拟就利益导向机制与我国人口控制工作相结合的背景、对利益导向机制的初步认识、河南当前利益导向机制在人口控制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利益导向机制的发展出路进行探讨,以期这条尚需不断总结和完善的新路能对90年代我国的人口控制工作产生良好的影响.一、利益导向机制引入人口控制工作中的背景70年代以来,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已婚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由70年代初期的5.81降到1989年的2.33.成绩是喜人的,但计划生育管理难度日趋加大也是有目共睹的,其根本原因是: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计划生育经历了70、80年代近二十年的艰苦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概而言之,70年代实现了由高生育率向低生育率的转变;80年代在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形势下基本实现了生育政策从调整到稳定的转变.这样,就为90年代实现人口控制的法制化系列化管理体制创造了条件,积累了经验.一、七十年代政策控制成效评估70年代,全国计划生育以“晚婚晚育”号召为起点,逐步向“晚、稀、少”转变,“二胎加间隔”则在上述前提下提出一对夫妇间隔生二个孩子,并在晚育基础上加强胎次间隔控制,这项政策在强有力的行政控制、宣传舆论和骨干带头的推动下,有效地控制了第二次人口高峰的增长势头,实现了控制人口激增和调整人口结构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9.
70年代以来,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广泛开展和不断加强,中国人口高速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在短短十年内,人口出生率就由70年代初的30‰以上下降到了20‰左右.进入80年代,中国人口出生率及妇女生育水平出现了徘徊波动的趋势,年平均净增人口达到了近1600万.由于中国人口多,基数大,人口不断增长的压力对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冲击已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出来.90年代是中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关键时期,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的人口发展势态也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将着重利用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结合对1982年以来中国人口增长情况的剖析,分析90年代中国人口发展的形势,并对当前的人口控制对策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 一、80年代四平市人口增长的回顾与思考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1990年7月1日零时,四平市总人口已达3020165人,与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的2737432人相比,八年间共增加282733人,增长10.33%,平均每年增加35342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2.4‰。80年代以来,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加强和完善,我市的人口控制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与70年代相比,我市的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及反映妇女生育水平的总和生育率都有明显的下降,据统计,1981年至1989年八年间,我市因实行计划生育而减少了10%的出生  相似文献   

11.
一、引 言 与80年代初特别是与1984年相比,近年来全国与大多数省、市、自治区的人口出生率出现明显回升。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全国1987年出生率比1984年增加20%,有26个省、市、自治区1987年出生率比1984年增加幅度超过10%。 许多同志对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回升的成因作了十分有益的探讨。大家都认为这是由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婚龄提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后计划生育控制机制的削弱以及部分  相似文献   

12.
70年代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为推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做了大量工作,广大计划生育工作者和基层干部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全国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由“三五”计划期间的2.73%降到1971—1987年的1.56%,妇女的总和生育率由1970年的5.8降到1981年的2.6。据今年生育节育抽样调查,全国出生婴儿的一孩率由1981年的47.24%提高到1987年的52.24%,提高了5.48个百分点;多孩率由1981年的27.15%下降到15.43%,下降了11.72个百分点。但是,近几年来的计划生育工作难度增大,实际效果与我们付出的代价很不适应,突出表现在人口再生产在新形势下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无序现象,人口出生率回升加剧了计划生育工作的徘徊局面。在当前  相似文献   

13.
5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提倡节制生育,有计划地发展人口,经过曲折和反复,70年代逐步形成全国范围内的计划生育活动。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和其他人口调查结果证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取得了显著成绩,1988年在210多万人口中进行的生育节育抽样调查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已婚育龄妇女节育率已达70%以上,避孕节育措施的实施对于控制人口快速增长和生育率的下降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各种避孕措施的续用率还不尽人意,尤其是现用率一直最高的宫内节育器,其续用率明显低于其它国家,因此中国总体的避孕效果低于国际推荐标准。7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80年代后,计划生育政策在全国广泛而切实地展开,研究这一时期避孕措施的分布、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并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前的60年代的情况进行对比,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将探讨不同时期避孕续用率的总体状况,深入分析影响避孕续用率的各种因素及其影响程…  相似文献   

15.
早恋早婚早育回升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初婚状况是研究妇女生育率变化和人口增长变动的重要参数。因婚龄波动而给控制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早为人口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者所关注。70年代,我国在大力提倡晚恋、晚婚、晚育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进入80年代以来,全国早恋、早婚、早育现象出现了明显的回升趋势,使其再度成为控制人口的关键之一。目前“三早”现象连同多胎生育和流动人口中的逃生、超生,已构成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三大难题。因此,很有必要深入进行“三早”回升根源  相似文献   

16.
一、越穷越生1990年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总人口为l1.6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1.9%,在庞大的世界人口群中,可谓举足轻重。为了控制人口增长,我国从70年代中期起,在全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取得了较  相似文献   

17.
自70年代初大力推行计划生育以来,陕西的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人口过快增长的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进入到低生育水平时期。21世纪初,中央作出了《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提出了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转向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如何按照中央的要求进一步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本文就陕西的低生育水平现状、存在问题及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不利因素作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强调要充分认识到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长期性、严峻性和复杂性,必须克服盲目乐观情绪,保持清醒头脑,坚持以人为本,提高计划生育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才能保证低生育水平的稳定,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口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人口数量和人口发展类型变化趋势 (一)人口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新中国成立后,1949~1969年平均每8年增加1亿人,人口总量连续突破6亿、7亿、8亿。20世纪70年代开始全面实行计划生育,人口总量1973~1982年从9亿到10亿历时9年,  相似文献   

19.
<正> 当前,计划生育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是什么? 一是50年代中期(1954—1957)生育高峰期间出生的人口,按晚婚年龄,也已开始进入结婚生育期;而60年代生育高峰期间出生的人口,根据新婚姻法规定,也将进入婚育年龄。由于婚龄、育龄年龄组的人群过于集中,一个来势迅猛的新的生育高峰已经开始。即使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今后平均每年也要出生1,000万到1,500万人口,它的冲击力量要持续十几年。二是农村推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以后,大多数地区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对计划生育加强了领导,采取了相适应的新措施。但也有一些地区工作没有跟上,措施不力,人口增长失去控制,致使人口出生率回升。  相似文献   

20.
从70年代大规模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以来,至今已有20年了。前10年,工作顺利,成绩显著;后10年,生育率停滞、波动,甚至回升反弹,计划生育,特别是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成了最难办的事之一。为什么难?主要是计划生育政策的要求与农民个体利益之间有尖锐的矛盾,农民不愿意按政策要求约束自己的生育子女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