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恢复和重建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体系,当中一直存在着的本土性工作和西方专业化工作的争论,社会工作教育和社会工作实践分离。进入21世纪以后,社会工作专业化进程开始加快,表现在社会工作教育体系迅速扩大,社会工作职业资格和注册制度开始出现,社会工作实践领域在扩展。当前,社会工作界的担心已经由如何发展转变为如何规范的问题。或者说,专业化进程已经进入到规范设定界限的状态,关注社会工作的专业纯洁性、社会地位和职业声望。本文从社会建构主义的角度,提醒在专业化初期,大家的关注重点应该由专业化规范回到拓展专业实践领域上来,推动务实的社会工作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工作教育的迅速发展做出了理论解释,并对专业院校在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过程的路径与策略进行了分析。作者指出,鉴于不同的社会需要和处境,不同地区在发展社会工作教育过程中既遵循了一些共同的发展路径,也采取了根据不同情境需要的发展策略,使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呈现了非均衡的区域化特征。针对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和现代化的总体发展要求,作者简要讨论了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实践发展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3.
老年社会工作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老龄化的现实和老龄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开展老年社会工作,文章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老年社会工作研究进行梳理,从老年社会工作的研究背景、内容、方法及其研究的新视角等方面整理、评述了学术界的相关研究。认为目前对老年社会工作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宏观的理论层面,鲜有论述老年社会工作开展的具体方法,老年社会工作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4.
微观的个人服务和宏观的社会变革被看作社会工作的双重使命。但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微观和宏观实践的均衡发展状态被打破,并在接下来的发展脉络中呈现出宛若“钟摆”一般的左右摇摆。“钟摆”偏向微观的时期包括20世纪20年代、20世纪40至50年代、20世纪80年代;偏向宏观的阶段包括20世纪30年代初的“大萧条”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早期。基于佩恩提出的“社会工作的社会建构”论,微观-宏观实践的“钟摆式”发展主要由社会工作者、外部环境、科学理论和案主等四个因素所建构。这四大因素构成了两股相反的势力。由社会工作者所倡导的专业主义、自由(保守)主义主导的政治环境、保守理论和中上层阶级案主所形成的力量,会将“钟摆”推向微观一侧。相反,由社会工作者支持的反专业主义、激进主义主导的政治氛围、批判理论和下层阶级案主所构成的力量,则会将“钟摆”推至宏观一侧。  相似文献   

5.
<正>社会工作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源于西方国家,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最终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社会工作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引入中国,这既是时代的呼唤,又是中国社会改革的必然产物。作为高校辅导员,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工作作为专业学科和专业工作开始形成。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工作理论也在不断发展,从20、30年代的心理分析理论,30至50年代的诊断学派、功能学派、行为学派,50至60年代的系统学派,60—70年代的共通的理论,到80—90年代的后现代理论等,都对社会工作事务实践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其中,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中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一、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 系统理论的主要概念和观点有这样一  相似文献   

7.
如何实现中国社会工作在理念、过程、理论和方法等方面的本土化呢?在向西方社会工作发展模式借鉴、学习、交流的同时,我们很少关注从本土乡村社会工作中寻找启示。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20世纪30年代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思想和实践对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三农问题的出现和乡镇在中国政治社会发展中的位置决定了乡镇政府被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学者重视并大量研究。与经济学注重乡镇财政危机和乡镇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的国际趋势及其本土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20世纪80年代恢复重建以来,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量的方面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更面临着各方面的质落后于量的困境。在国际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越来越强调行动和反思性的教育理念,强调课程基本标准、文化特色以及国际性发展相互融合,强调教育者集教育、研究以及社会服务为一体的趋势下,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应该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明确社会工作教育的理念;完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体系,配备合格教育者队伍;规范课程设置,完善社会工作的课堂教育、价值教育以及实习教育;丰富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平台与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台湾东华大学社会工作专业设立于台湾社会工作教育独立成系之后,步入社会工作专业发展黄金时期是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专业建制阶段以来,发展更为迅速。在台湾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历程的背景之下,结合在台湾交换学习经历,分别从东华大学社会工作教育的缘起与宗旨、发展方向与重点、课程设置、职业考核与晋升路径四个方面进行反思,希望由此总结东华大学在社会工作教育方面的可借鉴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