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真正意义上讲,“市场”才是并购的指挥棒。无论是国内并购还是去海外,中国企业应紧紧围绕企业的发展战略,擦亮眼睛,明确是否有必要并购,到底为什么而并购。  相似文献   

2.
张华 《经理人》2023,(9):54-56
<正>近些年,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遇到了较大的挑战和阻碍。在一些特定的市场和行业内,海外并购已经不再是能否做好的问题,而是能否被环境允许的问题。从全球统计范围来看,企业并购失败概率超过50%;在中国,企业并购失败概率超过60%,跨国并购失败概率超过80%。过去几年,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全球金融市场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作为亚太第一经济体,中国并购交易发展亦然,市场进入全新的战略调整期。那么,为什么中国企业并购失败率这么高?进入后疫情时代,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企业实力的增强,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进入或扩大海外市场,扩大国际化经营战略的一种必然选择。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给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带来了一些机遇,上市公司的资金似乎越来越充裕,资本已经不是发展的瓶颈,这也激发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动机。近年来,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越来越活跃,本文将结合案例具体分析危机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机遇。  相似文献   

4.
龙艳 《经营管理者》2009,(20):101-102
自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与日剧增。本次金融危机给中国企业提供了难得的投资海外的机遇,但是同时企业在海外并购中也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如政治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等。正是因为这些风险,使得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屡屡受挫。通过结合中铝并购力拓的失败,探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风险防范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企业并购是企业实现快速发展、开展全球化经营的主要手段,也是获取其他企业技术、市场等资源的重要战略苛具。中国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强劲的国内需求,给并购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环境,而全球金融危机则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创造了机会。然而,企业仍需谨慎辨识机会背后的风险,以防陷入“并购陷阱”。  相似文献   

6.
刘巳洋 《经理人》2012,(4):60-60
自2002年开始,中国企业并购欧洲中小企业成为了一股潮流;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企业的并购目的也逐渐转移到“拓展全球市场”当中来。2008年以前,中国企业的并购目的多为“规避市场进入壁垒”、利用劳动力成本优势进入区域市场等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以及中国企业在全球运作经验等方面的迅速提升,在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企业放弃了“蛇吞象”式的高风险并购,逐渐转为“吃小鱼”,将并购目标转换为中小型的专业化并运营良好的企业。  相似文献   

7.
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案例每年都在递增,并购规模也在逐步扩大。跨国并购已成为中国企业提高竞争能力和进军海外市场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通过跨国并购来实施自己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8.
谢祖墀 《经理人》2010,(2):64-64
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案例每年都在递增,并购规模也在逐步扩大。跨国并购已成为中国企业提高竞争能力和进军海外市场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通过跨国并购来实施自己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上市公司在2003-2009年开展的非关联股权标的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本文发现,要素市场发展对不同性质企业的异地并购绩效有着不同的影响。央企在并购要素市场落后地区企业时,双方要素市场发展差异越大,央企凭借其政治权威获得的政治寻租利益就越大,并购绩效就越高。相反,地方国企在并购要素市场落后地区企业时,目标方要素市场发展水平越低,双方要素市场发展差异越大,地方国企在并购后重建"支持之手"的政治寻租成本就越大,并购绩效就越低。但另一方面,地方国企并购要素市场更为成熟地区的企业时,双方要素市场发展水平差异越大,地方国企摆脱"掠夺之手"的作用就越显著,并购绩效就越高。而民营企业在并购要素市场更为成熟地区企业时,目标方要素市场发展水平越高,双方差异越大,要素市场扭曲带来的资源错置效应及市场摩擦就越大,导致并购绩效越低。  相似文献   

10.
正并购作为外生性的成长方式,帮助企业实现了短期内迅速扩张的需求。通过交换与整合,并购交易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市场机会、发展资源、经营规模和产业链保障,因此也越来越多的为中国企业所使用。到目前为止,尽管中国企业对并购并不陌生,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人员素质、经验积累的不足等问题,还很难形成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模式。并购工作也过多的带有了"个人艺术的色彩",经常是一套班子、一套打法,这使得并购工作的效率大打折扣,质量的稳定性很难得到保障。笔者结合自身的案例,提出了战略投资企业管控并购工作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1.
从美国转向欧洲,从"蛇吞象"转向"吃小鱼"自2002年开始,中国企业并购欧洲中小企业成为了一股潮流;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企业的并购目的也逐渐转移到"拓展全球市场"当中来。2008年以前,中国企业的并购目的多为"规避市场进入壁垒"、利用劳动力成本优势进入区域市场等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以及中国企业在全球  相似文献   

12.
并购是企业快速扩张的重要途径,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完善,并购成为推动企业成长的资本运作方式。本文对企业并购中存在的风险以及我国几年来企业并购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就如何防范风险、规避风险等有关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市场发展和满足自身利益诉求,2004年12月8日联想宣布并购IBMPC业务,作为中国海外并购最大"赢家"的联想赢得了全球的关注和中国企业的殷殷期待。相比TCL、京东方、明基等海外并购的经济后果集体失语而言,联想能否逃出并购的赢家诅咒?本文将分别从以下两个角度来研究联想并购产生的经济后果。其一,利用资本市场的数据实证检验联想并购和整合的经济后果;其二,对比分析联想并购前后财务指标变动趋势及市场份额变动趋势研究并购的经济后果。本文研究发现,联想目前仍然没有逃出"赢家诅咒"的宿命,成败目前尚无最终定论。尽管整合面临很大的挑战和风险,但中国企业仍不会停止海外并购的尝试,全球化已经成为中国企业面对的不争事实,为规避并购负面经济后果,本文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企业并购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企业越来越多地通过并购来实现快速发展,然而国内外企业并购成功率却比较低.通过分析企业并购失败中普遍存在的原因,结合近年来中国企业并购案例,对中国企业并购失败的原因进行探讨,从目标企业选择、并购成本、后期整合、政治因素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李智敏 《经营管理者》2009,(23):207-207
世界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前景黯淡,市场需求减少。各国为维护本国利益,已开始设置贸易壁垒,贸易保护主义悄然而行。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国企业面临生存挑战。海外并购作为绕开贸易壁垒的国际投资形式,被一些中国企业所采用。2008年,尽管全球并购市场交易清淡,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依然活跃从并购进程观察,近几年的海外并购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均占一定比例,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以利今后并购活动已成当务之急。本文阐述了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情况,指出了并购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6.
诸强新  赵民 《经理人》2005,(10):22-23
捷径 并购使中国企业快速拥有国际公司 的品牌、市场、销售渠道、技术、 人才等宝贵资源 TCL与阿尔卡特“分手”还没多久, 海尔竞购美泰,中海油高价竞购尤 尼科等等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消息 又不绝于耳。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企 业国际化是发展的必经之路,中国企业要 想赶上飞跑的经济列车,跨国并购无疑是 最佳捷径。因为现代企业的竞争是速度与  相似文献   

17.
企业并购是一种复杂的经济行为,属于企业发展战略中的外部交易战略,通过并购可以发挥企业的协同效应,快速进人市场,扩大企业的经济规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近几年,我国的企业并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企业并购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本文对企业并购中的问题做简单的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任娟 《管理世界》2004,(10):141-142
<正> 在现代市场经济下,企业并购是一种企业扩张、整合资源以获得竞争优势的手段和路径,即使对于弱势企业来说,通过并购也能使自己获得生存与发展空间。企业并购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整个经济增长的效率,有利于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从而拉动技术进步,有利于产业的调整与升级。笔者分析研究了我国大量的企业并购的案例,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加快发育我国资本市场是发展并购的基础 并购是资本市场发育成熟的产物,一个完善的市场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逐步放松外商在中国进行产业投资的管制,外资并购国内企业已经成为外国直接投资中国市场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在外资并购过程中,国内企业从外资中获得资金、技术、管理等资源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该文从西北轴承外资并购案例入手,分析了外资并购对我国相关行业造成的负面影响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消除负面影响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基于信号博弈的企业并购交易行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并购是并购交易双方在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所进行的信号博弈过程。并购交易信号博弈分析表明,由于企业并购交易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和不完美性,企业并购交易将会出现市场完全成功、部分成功、接近失败和完全失败四种不同性质和效率的市场均衡,其中只有市场完全成功是最理想和有效率的均衡。但在具体的企业并购交易中出现哪种均衡,主要取决于企业并购交易博弈模型中不同质量目标企业的价值、交易价格、风险成本和质量高、低比例之间的相互关系。减少出现上述三种低效率均衡机会的最有效方法是克服企业并购交易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问题,并提高并购企业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