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汉语》(修订本)是这样给句子成分下定义的:“句子里词组内部的组成单位之间,有一定的语法关系,根据不同的关系,可以分成不同的组成成分,这种组成成分,叫句子成分.”我们认为,这个句子成分定义,是不够严密的.首先,“根据词组内部的组成单位之间的语法关系“来划分句子成分,就否定了那些在句中却并不与其它词语发生组合关系的“独立语”是句子成分.例如:  相似文献   

2.
“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讲到汉语里有一种复指成分,共有三种类型,其中的一种是“重迭的复指”。它认为,这种重迭的复指是两个词语连用在一起,表示相同的内容,充当句子里的同一个成分的。我们认为,重迭复指结构里的两个词语未必都指相同的内容,也未见得是作同一个句子成分的。“暂拟系统”把这种复指成分说成是和主、谓、宾、补、定、状等成分并列的另一种成分,这在目前是没有人同意这种说法了。正因为如此,目前绝大多数语法工作者都把这种重迭复指结构称为“同位词组”,而“暂拟系统”的修订要点里则称它为“复指词组”,《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里则称它为“复指短语”。对于这种所谓同位词组,语法学者的看  相似文献   

3.
在《略谈汉语句子成分和词组结构的分析》一文中,我曾对句子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关系以及词组结构的基本类型提出了一些初步看法。那篇文章的基本观点是:分析句子成分,在于弄清句子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关系,不必牵涉到词;而分析词组的构  相似文献   

4.
《马氏文通》是一部汉语语法学的奠基之作,它开创了汉语研究的一个新时期。本文拟从“词”的角度入手,通过分析《文通》里的“词”(sentenceelements)、探讨马建忠的语法思想。一般来说,句子成分是组成句子的构件,确定句子成分则是句法分析的重要步骤。《文通》的词相当于今天的句子成分。它共有九种,即起词、语词、止词、转词、表词、司词、加词、前词和后词。《文通》卷十“句读论”中,只讨论了起词、语词、止词和转词等四种句子成分。  相似文献   

5.
一通常说的复指成分,在不同的语法书里,名称和含义不完全相同。用“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编写的初中《汉语》课本①认为,“用两个词或者词组,指同一样事物,作同一个句子成分,这是一种复说的表示法。这样的成分叫作复指成分。”并把复指成分分为三类: (一)重迭的复指:有的“两个名词或者词组重迭在一起”;有的“两个代词重迭在一  相似文献   

6.
汉语文言里的指示代词“所”,是不单独在句子里出现的.必须通过以它为中心词的词组形式,才能充当其他词组的组成部分或句子中的某一种成分.这里叫它“所”字词组.因为所字本身是一个指示代词,所以这类词组也就无例外地具有名词性,在语句里面可以当作一个名词使用.但是,这一提法,乍听起来,令人生疑.因为向来的说法是“所字必居宾次”、“或隶外  相似文献   

7.
斯大林说:句法就是“用词造句的规则”,它把“用词造句的基本共同之点综合起来,并用这些共同之点组成语法规则。”可见句法所要研究的就有词组和句子两部分。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谈谈撒拉语句子的分类和句子成分。 我们知道,词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词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作为句子的某种成分,但不能独立地表达思想的语言单位。而句子则是用词和词组构成的、有一定的语调、能  相似文献   

8.
蒙汉语的一些词在词组或句子里的先后次序,有的是相同的,有的是不同的。例如,一个句子里作主语的词,无论在蒙古语还是汉语里,一般都位于句首。定语一般在主语、宾语之前,状语在谓语之前。这些现象说明蒙汉语语序有许多相同方面。本文是就蒙汉语语序的一些不同方面作比较。讨论的内容是汉语的“谓宾”、“谓补”、“谓补宾”、“谓宾补”和“谓补宾补”等语序在蒙古语中的主要表示方法。为了比较方便,文中的“主、谓、宾、定、状、补”沿用过去句子成分的术语。一、蒙汉语的基本语序在汉语的句子里,一个词与另一个词的关系,句中甲成分与乙成分的关系,主要是靠词的排列顺序和虚词来表明。语序对汉语来说是重要的语法手段。如“我从北京来”不可以用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中的“有”字连动式,具有独特的性质,很有研究的必要。这里有三个包含“有”字的句子“他有权提出申诉”;“大家有事做”;“我有工作到宁波去”。本文认为,前两类都是“有”字连动式,句子的谓语是“有”字连动词组,第三类不是“有”字连动式,句子的谓语不是“有”字连动词组。都是“有”字形式,为什么说前两类句子的谓语是“有”字连动词组,第三类句子的谓语不是“有”字连动词组呢?或者说,“有”字连动词组的秘密在哪里呢?它们的秘密就在“有”字的宾语上。  相似文献   

10.
目前调行的各种《现代汉语》教材,几乎都把句子成分分为“一般成分”和“特殊成分”,而特殊成分中又以“独立成分”为主要讲述对象.[注一]1.这个问题,不瞒你说,我一时也弄不清楚.2.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吗?3.唉呀,你怎么弄成这个样子啦?这三个句子中的“不瞒你说”、”孔乙己”、“唉呀”,许多语法书都叫它独立成分.  相似文献   

11.
在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里,都有一些特殊的词组和特殊的句子,在汉语里,称为“熟语”。例如“青红皂白”、“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等即是。为了便于论述,本文姑且把特殊词组和特殊句子合称为“形象性固定词语”。 汉语固定词语有两类,一类是专用名词术语,另一类是具有鲜明的形象色彩的固定词语。它的共同特点是构成成分次序不能随意颠倒,也不能用别的成分来代替,更不能随意增加或减少其中的某些成分。在意义方面不是各个构成成分原有意义的简  相似文献   

12.
句末标点具有区分词、词组或句子的作用,不同的句末标点有区别不同句型的作用,传统的语法分析不把句末标点看成是句子的有机组成成分是不妥的,本文认为句末标点也是句子成分。  相似文献   

13.
试谈成分句     
句子是语言的使用单位,是说话人——听话人语言行为的反映。①一般地说,句子可以由一个词构成,也可以由大于词的词组织构成。这是比较常见的语言现象。在现代汉语中,除了词或词组可以充当各种句子成分之外,还有比词或词组两种语言单位更高一级的语言单位,即作为结构体的句子,也象词或词组一样,可以在句子里,居于不同的位置,与相邻的词或词组发生不同的语法结构关系,充当不同的句子成分。  相似文献   

14.
意义和功能     
(1)句子是有结构的,它由句子成分构成。充当句子成分的,除词以外,还有词组、愤用语等,而基本的是词。因此,虽然构成句子成分的不一定限于词,但在本文中是把充当句子成分的都单纯地看成是词,并从这种成分词的意义的有关问题开始讨论。  相似文献   

15.
句子是运用词或短语按照一定的组织规律组成的。句子既可组织也可以划分,划分句子成分的目的,是在于分析句子的组织规律,提高用词或短语造句的能力,更好地运用句子表达人们的思想,为经济建设服务。目前对怎样划分句子成分众说纷纭,有的专家认为划分句子成分必须划到最小的造句单位词;有的认为划分句子成分不必划到词;我认为句子划分舍去附加成分后,留下的主要成分必须保持原句的本义,如果留下的主要成分之义与原句义相悖,就必须保留句中的某些附加成分,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或划分到词或划分到短语,应应具体的句子而异,不能一…  相似文献   

16.
1.饲素、词、词组、小句、句了和句群等语法单位构成一个等级体系。低级单位只能组成高一级的单位,不能跨级组成。2.小句是独立的一级语法单位。单句是由一个小句组成的句子。3.句子严格地指小句)是由词组构成的。4.句子成分(专指主谓句的结构成分)是指词组于面上若干个相对独立的词组包括零结构词组,词组成分是指词平面上从充当句子成分的词组里分出来的词。5.分层分析法。  相似文献   

17.
英文的强调手段往往是与句子中的词序变动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改变词序来实现强调的手段主要有“句子成分的后移”和“句子成分的前置”,而“成分后移”在这两种主要的强调手段中又占主要部分。根据末端中心和句尾重心的原则,句尾是表示强调的位置,因此将句子的某个成分移出其正常的位置并且置于句尾就会对这一成分产生强调的效果。本文着重探讨主语后移、宾语后移、名词修饰语后移、反身代词后移、比较分句后移、程度分句后移以及掉尾句等通过句子成分的后移来实现的句子强调手段。  相似文献   

18.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这样一种观点:汉语没有形态,词无论充当什么句法成分都不发生变化;词组(现在一般称为短语)的构造原则和句子的构造原则基本一致,因此,对句子的描写可以放到词组层面来进行,词组的结构和功能弄清楚了,句子也就清楚了,——句子不过是独立的词组而已。与传统的“句本位”语法观相对,其倡导者称这种句法现为“词组本位”(朱德熙,1983)。这种“词组本位”句法观影响很大,在教学语法系统中也为一些部颁高校《现代汉语》教科书所认可:句子就是词组加上语调和语气同(黄伯荣、廖序东)。这种看法很有道理。无…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汉语里,主谓词组使用非常广泛,它可以作句子的各种成分,又充当汉语四种谓语之一的主谓谓语。这个特点,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汉语同俄语的区别,因而带来俄译时人们往往感到头痛与棘手。本文打算简述一下对主谓词组的判断与俄译,以就教于大方名家。  相似文献   

20.
主谓词组,被王力,吕叔湘、曹伯韩先生称做叫“句子形式”或“句子”;黎锦熙叫做“子句”或“句子”;张志公先生和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法小组叫做“主谓关系”或“主谓结构”。一般认为把前面是被陈述部分,后面是陈述部分的这种结构形式称为“主谓词组”比较容易理解。主谓词组作主语、谓语和宾语的现象在现代汉语里是大量存在的,现缕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