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藏族习惯法是藏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积淀而成并为本民族所信守的部分观念形态和约定俗成的群众生活模式规范。藏族习惯法长期以事实的状态存在着,并调整着藏族社会的各种关系。虽然其内容与现代法制观念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随着民族地区法治化程度的不断推进,藏族习惯法观念蕴涵的积极因素愈发凸显,其强调社会矛盾的彻底解决、社会关系的复合与社区矫正的刑罚理念不谋而合。西藏社区矫正的实行应当充分挖掘藏族习惯法的积极因素,并将发达的刑罚理念融入本土资源,推动习惯法的现代转型,实现西藏社区矫正的理念建构。  相似文献   

2.
习惯法普遍存在于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是民族传统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调整民族地区的社会关系,促进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习惯法也存在着诸多不利于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的消极因素。因此,应克服习惯法对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以促进和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论藏族习惯法的宗教哲学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习惯法在藏族社会秩序的构建和藏民行为规范的调整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藏族习惯法长期浸润于藏传佛教中并从中获得超越世俗的神圣性和符合世俗道德的合理性,藏传佛教的和谐观、平等观和自律观为藏族习惯法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在民众的世俗生活和终极追求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宗教是解读藏区秩序的关键,因此它必然成为藏族习惯法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背景下,西藏地区刑事纠纷——作为社会矛盾最激烈的表现形式,呈现出新动态、新规律.而传统的用藏族习惯法解决刑事纠纷这一巨大的历史惯性,与国家《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存在不可回避的冲突和矛盾.将国家法中的刑事和解制度引入西藏刑事司法中,规范和引导藏族习惯法中“民间调解、经济赔偿解决刑事纠纷”的做法,建立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对及时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解,减少社会对抗,促进西藏长治久安建设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花腰傣习惯法是千百年来通过口耳传诵而保持下来的,它对调节人际关系,维护民族秩序,促进花腰傣地区的安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们在强化国家法的功能的同时,不能忽视花腰傣习惯法的作用.应因势利导,使花腰傣习惯法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订婚习惯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一个从习惯法到制定法再到习惯法的发展历程,虽然我国现行法律没有规定订婚,但在实际生活中,特别是在农村订婚普遍存在,因订婚引起的彩礼纠纷日渐突出.新时期的订婚习惯法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分析对比这些变化,指出订婚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之间的矛盾冲突,对于我国制定法正确引导订婚习惯法的发展,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少数民族法律生活的变迁一直交织着国家法的冲击和习惯法的自发演进两条线索.文章以西南少数民族为代表,以习惯法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运行为主线,以国家制定法(包括各朝对民族地区的政策)的冲击为参照,以习惯法和国家法的历史互动为切入点,对少数民族法律生活的历史与现状做一个初步的探讨,旨在给人们提供一个动态地、具体地了解民族法律文化变迁的参考文本.  相似文献   

8.
历史上藏族社会的经济法律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藏族社会经济法律的内容十分丰富。从习惯法的角度看 ,主要包括自然与生态保护习惯法和经济责任习惯法 ;藏区成文法的视野展现的是吐蕃时期的农牧管理法、度量衡法、赋税差役法和元明清时期藏族地方政权的《十五法》、《十六法》、《十三法》中的经济法律规范 ;元明清三代中央政权在藏区的经济立法涉及到了籍户法、置驿法、茶马互市法、赋税法、差役法、货币法以及限制对外贸易的法律。这些多元化和多层次性特点民族法律文化包涵着巨大的法理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历史、社会现实等几方面入手,通过对侗族习惯法存在原因的探讨,以期借鉴少数民族不成文法律中优良、合理的内涵,从而为进一步搞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与法制建设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习惯法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与民情基础,是一种经过数千年的传承、积淀和整合了的制度形态。在当前推进依法治国和实现法治现代化进程中,有必要对少数民族习惯法予以足够的重视与关注。少数民族习惯法是承载历史传统的本土法律资源,在研究的过程中应该以少数习惯法为基础,推动国家法与其的良性互动,使国家制定法符合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真正实现法制的本土化,实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化转换。  相似文献   

11.
袁翔珠 《学术论坛》2006,1(10):186-188
近年来,学者们对"少数民族习惯法"进行了大量极有价值的研究,并形成了丰硕的成果,但遗憾的是,高校"少数民族习惯法"课程建构却被忽视和冷落.高校少数民族习惯法课程建设还处于非常薄弱的境地,既没有形成具有独立学科特色的、相对成熟的科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也没有形成系统的、可供操作的教学模式体系和管理评价体系.面对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多样化发展的浪潮,保护少数民族法文化的强烈使命感和沉重责任感催促我们应当以拥有得天独厚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西部民族地区为优势语境,从西部民族地区高校入手,建构"少数民族习惯法"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社会中,民族习俗仍然是法的重要渊源之一。布依族的婚俗和性禁忌与该民族的习惯法融合而生。其婚姻习俗是布依族文化的集中反映;而性禁忌虽然充满了神秘色彩,但其中也有许多积极因素。国家在法制建设尤其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对于民族习惯法应兼采包容与批评的态度,吸取其内在合理的价值,在民族地区促进国家法与习惯法的互动。  相似文献   

13.
有关女性在传统社会①中的地位高下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引起广泛兴趣的话题之一。面对藏族这样一个粗朴的民族,引入对传统社会中的女性在习惯法中的地位问题研究显然能为我们在"审视不同民族女性地位的问题"上提供一个绝佳的范本和一种独到的视角。全文在文献查阅的基础上整理并还原普通藏族女性在习惯法之下表现出的真实社会地位,期冀为藏族女性角色地位的"深描"提供更加广阔的反思空间。  相似文献   

14.
在民族地区 ,特别是在曾经实行过部落制度的藏族地区 ,贯彻、执行国家的某些法律、法规时常常遇到一些干扰和困难 ,尤其突出的是杀人、伤害案件中“赔命价”、“赔血价”等部落习惯法的复旧现象比较突出 ,使国家的某些法律、法规得不到完全贯彻 ,严重地影响了国家法律的严肃性和应有的尊严。如何对待这个问题 ?不少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的领导都发表了很多真知灼见 ,总的思想是 :这是一个复杂的、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的社会问题 ,不能就事论事、孤立看待 ,应该把它放在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下 ,从纵横两个历史层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才能深中肯…  相似文献   

15.
乌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习惯法在该地区实施西部经济大开发战略过程中,面临着重新构建的必要。乌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习惯法中的生态法律意识观、诚信观等值得保留和弘扬,但其中自然经济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随意性等缺陷需要予以摒弃,重新构建的乌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习惯法应该能够在西部经济大开发过程中为国家制定法在该地区的贯彻实施创造良好的外部法律条件和氛围。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刑法的冲突及其解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刑法与习惯法之间不是单方面的排斥与压制关系,而是竞争与博弈的互动关系。民族习惯法在司法实践中顽强地表现着自己,不可避免地影响和制约着刑事立法、司法和民族刑事政策的制定,迫使基层司法人员凭借政策与经验小心翼翼地游走在两种规则的边缘。由民族自治地方对刑法进行变通立法,是解决习惯法与刑法冲突的唯一法律途径。同时,应设立宪法委员会和法律监督委员会作为平衡二者冲突的主体。  相似文献   

17.
论习惯法的成立要件及其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惯要获得国家法律的认可,上升为具有法律性质的“习惯法”,必须具备一定的要件.关于习惯法成立的要件,学界的争议颇为激烈,主要有四要件说和二要件说.笔者认为习惯法成立须具备三个要件:其一,须有反复适用的事实习惯存在;其二,须有公众对其约束力的确信;其三,须不违背公共利益和善良风俗.目前有关“习惯法”的概念论述,或偏重于国家认可,或偏重于实质要件,只有全面分析综合上述三个要件,才能得出科学的习惯法概念.  相似文献   

18.
当代藏族牧区的秩序运作中,生态习惯法与国家法之间存在协作、冲突、并行三种关系.在藏族牧区的生态法治构建进程中,生态习惯法通过再生与重构实现自身的调适以及与国家法的协作,而国家法一方面要通过增进两套规范性知识的认知,促进协作,另一方面,应当建立沟通机制和预警机制以合理应对二者之间可能的良性和恶性冲突.  相似文献   

19.
韩宏伟 《南方论刊》2012,(10):33-34,16
在当下中国法制建设背景下,国家法在民间社会中面临多重困境,形成国家法与地方习惯法的博弈,两者之间的价值冲突体现出的社会复杂性与路径抉择,需要以一种智慧性的理性的思维均衡分析,以期实现国家法与习惯法的价值共契。  相似文献   

20.
青海藏民族的部分生态观念集中体现在民间信仰和习惯法上,在一定历史时期,青海藏族民间信仰中的禁忌和自然崇拜等观念及其部分习惯法内容对保护当地草原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