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明朝立国之初,视妥善治理西藏地方及其他涉藏地区为边政之要务,以和平羁縻政策作为基本治藏方略,先后派遣诸多朝臣、边卫军官和藏传佛教僧人前往乌思藏、朵甘及河湟洮岷涉藏地区招抚、册封、赏赐当地僧俗首领。由于赴藏使者职责重大,使命艰巨,故朝廷特别注重其身份和地位,在任选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考量标准和惯例,以确保能顺利完成诏命。赴藏使者是明朝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关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不仅加强了明朝对西藏地方及其他涉藏地区的有效统治,而且增强了汉藏等各民族间的族际交流和文化认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产生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1919年10月,当时甘肃省地方政府根据中央政府指令派代表团入藏,对僧俗各界人士进行访问,使清末以来西藏地方政府与北京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得到改善。这次访问对增进国内各民族的团结,促进反帝斗争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就连企图霸占西藏的英帝国主义者也不得不承认“自是中国在拉萨的影响渐大”因此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是很有意义的。近代各帝国主义国家对西藏觊觎已久。十九世纪末期,英帝国主义者多次从印度出兵对我国西藏地区进行武装侵略与  相似文献   

3.
<正> 解放以来,历史学界对元代藏族史的研究逐渐深入,对元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治理以及西藏僧俗人士在元朝朝廷的活动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加深了人们对这一时期西藏与蒙古皇室的关系的认识。韩儒林先生的《元朝中央政府是怎样管理西藏地方的》一文,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开创性的代表作。它以大量确凿的史实说明了西藏是元朝版图的一部份,论述了元朝中央政府管理西藏事务的专门机关宣政院及其属下的三个宣慰使司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历史上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各个民族都为高原的开发和进步做出过巨大的贡献,藏族在各民族中人口数量最多.藏族服饰文化与其他民族服饰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本身也是各民族之间相互融合的过程.综观整个青藏高原,在时间上从古到今,各民族之间的服饰文化联系是密切的;在空间上各民族之间的服饰变化是不断的.本文从历史地理的视角,就青藏高原历史地理环境与藏族服饰之关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评介意大利杰出藏学家伯戴克教授的晚年力作<中部西藏与蒙古>,指出这部著作是近二十年来国外元代西藏史研究领域水平较高的一项成果.该书充分利用藏汉文文献,并认真将两者相互对勘,能从元朝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中去认识西藏地方史的内涵的方法,尤为值得学习和思考.评介也坦言该书尚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指出要充分揭示元代西藏历史的真面目,既取决于史料的新发现,又取决于广大研究者的辛勤努力与智慧.  相似文献   

6.
蒙古族与藏族都是在我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作用与影响的民族。这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可谓源远流长,特别是蒙古族帝王与吐蕃即藏族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彼此之间的接触往来亦十分频繁。这在民族关系史上是很值得一提的。 一、蒙古皇室与藏族宗教首领的接触往来 蒙古帝王与藏族宗教领袖的直接接触,《蒙古源流》言称是在成吉思汗45岁时的丙寅年(1206年)。而我们认为这是不足为信的。因为当时成吉思汗刚刚统一蒙古草原,他本人不可能顾及“地广而险远”的藏族地区。 第一个和藏族首领发生直接接触的蒙古王室成员,史学界比较一致的说法是成吉思汗之孙(窝阔台之子)西凉王阔端(藏史作郭丹大王),他曾派大将多达那波进军西藏,而遭到吐蕃地方的强烈反抗,这使蒙古统治者感到用武力压服吐蕃地方不如任命有影响和威信的宗  相似文献   

7.
刘国武 《船山学刊》2010,(1):185-188
谢彬是民国时期边疆史地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他撰写的《西藏交涉略史》和《西藏问题》是国内最早专门论述“西藏问题”的系列著作之一。书中以光绪年间以降至1919年间中英关于“西藏问题”的交涉为主线、分析了清末至民国初年中央政府治藏政策及得失,英国侵略西藏的目的、手段和经过,以及西藏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与英国殖民者的态度变化.指出了“西藏问题”的由来。两书史料丰富,有作者独到的见解.是学术界研究这一时期中英关系和有关“西藏问题”的重要论著。但书中某些提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8.
分布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门隅和上珞渝地区的门巴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一个少数民族,人数不超过四万。门巴族长期以来,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与藏族有密切的交往和联系,因此在民族文化方面,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某些“藏族文化”的特征。有人说门巴族与藏族同属于一个文化系统,在一定的意义上讲,这一观点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是,门巴族作为一个单一民族,也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我们既不能否定藏族文化对门巴族的影响,也不能有意或无意地无视和抹煞门巴族的民族文化特征。在民族关系中探讨门巴族的民族文化特征和门藏两个民族之间民族关系的历史发展,对于贯彻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本文试图用民族学实地调查、观察的方法所获得的材料和部分历史资料,就门巴族和藏族的民族文化特征作一初步比较,对门藏之间的历史关系提出粗浅的看法,不妥之处请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9.
藏族、门巴族和珞巴族是世居西藏高原的古老民族,其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十分密切。本文根据调查材料和文献资料梳理论述了藏门珞民族关系的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元代西藏地方正式纳入元中央王朝的管辖,元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进行了全面施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西藏地方的治理,西藏地方与元中央政府的关系是属领的政治关系。自此,西藏地方始终在中国中央政府的治理之下,对西藏地方拥有完全的国家主权。  相似文献   

11.
论明代中央治藏的“贡市羁縻”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贡”和“市”是不同本质的两个范畴,贡赐体现的是西藏地方政府同中央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互市则是藏汉两地商人(包括国家专营机构)及生产者之间的商品贸易往来,“贡市羁縻”政策是明代中央治藏的财政、商贸政策的合称。明朝对西藏实行的“贡市羁縻”政策,既使西藏地方始终处于中央政权的有效统一管理之下,又有力地促进了藏汉两地经济的繁荣。  相似文献   

12.
从藏族历史看西藏与祖国内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全面论证了自古以来藏族历史与中国历史、西藏地方与祖国内地的关系密不可分,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所谓"西藏自古独立说"是对历史的歪曲。  相似文献   

13.
清初设立驻藏大臣并统领清军的制度,是清政府在治藏方面高于“怀柔”政策的重大举措。清初通过在向西藏派设驻藏大臣、派兵驻藏的举措或加强或减弱的变化中,逐渐认识到驻藏大臣统领清军及其制度对于维护西藏稳定和国家统一极具重要的作用,从而加强和完善了这一制度及体系。驻藏大臣乃皇帝钦差,是总理西藏地方一切事务之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在西藏地方行使权力。驻藏清兵军事、藏军操练以及维持地方安宁等,事无巨细,均受驻藏大臣统领和管理。研究清初以来驻藏大臣统领清军的制度及其体系,表明清代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理制度具有多层次性和丰富性,是历代中央王朝对西藏行使主权的继承和发展。这一研究弥补以往之不足,且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藏族传统节日与藏族人民的思想、感情、道德、风尚、行为、习惯以及宗教信仰等相连的因素出发,认为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与内涵,是以传统节日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传统节日是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传承的载体。藏民族传统体育对于活跃民族节日、提高藏民族广泛的参与度以及增强体质和积蓄文化内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揭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一步步地向前发展,遵循远古文化的多元分散发展一区域性统一→十全中国大统一的演进模式,经历古代和近现代两大发展时期,在古代发展时期孕育、开端、发展,以至确立的。在中国历史疆域内的各个民族一道推进了这一历史进程,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以藏族为主体的西藏各民族在缔造伟大祖国的历史进程中造就了西藏地方的主权归属。文中详论西藏主权归属的历史形成,并重点剖析“甥舅关系”的实质和吐蕃王朝的历史地位以及从元朝开始西藏归入全中国大统一,成为中央政府统辖之下的一个行政区域的历史定制。所谓“西藏独立”,是近代帝国主义侵略、肢解中国政策的产物。迭赖集团肆意歪曲、篡改历史,妄图为其分裂祖国、制造“西藏独立”寻找历史根据,是决不会得逞的,应以历史的真实内容,还历史的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16.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藏族是这个大家庭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一员。西藏是藏族的主要发源地。勤劳勇敢的藏族和珞巴族、门巴族人民自古以来就在西藏高原生息、蕃衍、劳动、开拓,与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中其他成员团结互助,共同开发了祖国辽阔的疆土,并一起创造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明。 西藏地方与祖国内地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源远流长,特别是唐代以来,西藏与内地的关系日趋密切。自元以来,历经元明清直至民国时期,政治历史虽有曲折变化,但西藏已是隶属于中央政权的行政管辖区域,与祖国内地形成了密不可分的整体。本文试图对西藏地方与祖国内地关系发展的历史,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7.
1911年甘肃代表团赴藏,使近十年西藏地方和祖国的不正常关系得到初步改善,打破英人利用外交讹诈手段分裂中国西藏的罪恶企图。这一成果的取得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的,一方面是历,史上形成的根深蒂目的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之间的传统关系和西藏人民爱国统一的“内向”之忱所致,另一方面是在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政府和人民的争取和感召以及西藏团结进步力量的影响下十三世达赖政治态度逐渐“内向”倾斜取得的,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甘肃代表团这次赴藏活动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8.
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始于1727年,迄于1911年清帝退位。其间,共派遣办事大臣八十二任,会办大臣五十六任。这是清政府为了防止外来侵略和分裂势力,加强对西藏的统治,密切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本文拟就清政府驻藏大臣的设置、职权的演变及有关制度,略作探讨。限于篇幅,本文对上述问题的探讨以1840年为限;1840年以后的有关问题,将另文论述。一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是清王朝对西藏的施政逐步加强的结果。它标志着清王朝对西藏的统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清初,由于内地动乱频仍,清政府无暇直接过问西藏政务,采取通过蒙古和硕特部汗王间接治理的措施。由于和硕特部汗王对西藏的高压政策,因而遭到藏族各阶层人民的反对。到十七世纪末叶,以六  相似文献   

19.
七世达赖的认定与对清初治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历史上达赖和班禅的转世、认定、册封、坐床等一系列问题,向来是事关信教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民心顺应的头等大事,因此,亦受到清朝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它往往成为清朝中央治藏策略实施的切入点和关键点所在,清朝中央推行的金瓶掣签制度就是这种历史的集中体现,而七世达赖喇嘛的认定,则是清初最有意义、也是对清初治藏策略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历史事件之一。(-)七世达赖噶桑嘉措(17O8——1757)是藏族历史上杰出的宗教领袖人物之一。他的一生始终处于清朝中央政府实施一系列治藏方略的重要时期。而他作为一个历史人物的出现则与清…  相似文献   

20.
伍昆明同志1943年1月5日出生于广东连县。1964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随后考取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的藏族史研究生,师从著名藏史专家柳升祺先生。1967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现改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的“政府特殊津津贴”。2002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聘请为博士生导师。伍昆明同志是我国著名的藏族史专家,在藏族近现代史及涉藏外交史领域著述颇丰。他的代表著作《早期传教士进藏活动史》(中国藏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