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2 毫秒
1.
《社会福利》2013,(1):8-8
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广泛深入宣传贯彻《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制定《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推动实施《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继续开展"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年"和"敬老爱老助老工程"活动。完善社会养老服务发展监测指标体系。扩大高龄津贴和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实施范围。  相似文献   

2.
《社会福利》2012,(2):11-11
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落实《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组织实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年”,实施“敬老爱老助老工程”,加快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3.
正近几年,江西省九江市先后制定了《九江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九江市"十二五"(2011-2015)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出台了《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实施意见》、《关于对居家养老服务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奖励性资助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在土地供应、税费优惠、奖励补贴、就业用工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确立了民非登记、工商登记民办养老机构同步发展的思路,进一步明确了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营、民  相似文献   

4.
正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健全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的精神,落实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国发[2011]24号)关于"扩大儿童福利范围,建立和完善适度普惠的儿童福利体系"的目标,履行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全面建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与儿童发展需要相匹配、与社会福利制度相衔接的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进一步提高儿童福利工作水平,民政部决定在江苏省昆山市、浙江省海宁市、河南省洛宁县、广东省深圳市开展第一批适度普惠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第二批试点工作。为此民政部于2014年5月23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第二批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试点工作视频会议",总结交流了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  相似文献   

5.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健全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的精神,落实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国发[2011]24号)关于“扩大儿童福利范围,建立和完善适度普惠的儿童福利体系”的目标,履行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全面建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与儿童发展需要相匹配、与社会福利制度相衔接的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  相似文献   

6.
【政策出台】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三种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决定》要求"建立健全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国务院《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国发[2011]24号)设定的"扩大儿童福利范围,建立和完善适度普惠的儿童福利体系"的目标;《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开展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民函[2014]105号)中要求全面建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与儿童发展需要相匹配、与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7.
【新政快递】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今年6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湖北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依据国家《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及《湖北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而成,深入  相似文献   

8.
2011:多策并举合力推进出台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规划为了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精神,由民政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老龄办起草,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中国要基本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儿童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工作。《浙江省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儿童福利工作的目标和内容。2011年6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孤儿和困境儿童福利事业的意见》(浙政办发[2011]60号),作为首个省级儿童福利保障政策,具体构建了浙江省儿童福利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今年浙江省人代会将"完善孤残儿童及其他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将建立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和儿童福利督导制度列入省政府考核民政工作一类目标,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儿童福利事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2011~2012年,随着全国以及各省市养老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相关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快速启动.全国各地养老事业从政策制定、服务开展、设施建设、标准化推进以及模式创新等多个维度不断探索,积极应对老龄化的挑战. 北京 入选理由:北京市养老事业发展具备良好的基础,从惠及千家万户的"一老一小"医疗保险制度、"九养政策",到养老机构星级评定管理系列办法,相关制度建设走在前列.2011~2012年,北京市主要在老人医疗优待、养老用地规划以及养老机构建设补贴、机构综合保险等方面继续有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1.
黎汝标 《社会福利》2011,(12):11-12
2011年,贵州省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首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三个重要文件:《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黔府办发[2011]99号)、《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实施意见》(黔府办发〔2011〕77号)和《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慈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黔委〔2011〕17号)。其次,中央对贵州社会福利事业加大了投入力度:中央财政拨付的孤儿基生活费足额到位。国家发改委支持贵州开展养老项目试点资金3000万元,民政部安排福彩公益金资助贵州养老项目建设1430万元,比上年增长5倍。中央福彩公益金资助贵州孤儿脑瘫康复项目经费480万元,比上年增长7倍。国家发改委支持贵州精神卫生机构项目19280万元。第三,民办养老机构出现良好势头。贵州红湖老年公寓、世纪爱晚贵州中心等一批民办养老项目正在启动。按照"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发展战略要求,贵州省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努力实现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社会福利》2012,(1):8-9
2011年是老龄事业迅速发展的一年,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立起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党的十七大确立的“老有所养”的战略目标和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  相似文献   

13.
《社会福利》2013,(8):62-63
近年来,青海省全省各级民政部门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优先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健全完善社会养老服务的政策措施,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初步建立起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框架。积极建策创制在政策措施方面。制定了《青海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青海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提出  相似文献   

14.
《社会福利》2014,(6):11-12
正核心提示:广东深圳市加强政策创制,从儿童与健康、儿童与教育、儿童与福利、儿童与法律保护、儿童与环境五个领域,明确提出了未来十年儿童发展的主要目标、具体指标和策略措施。同时将推动建立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纳入了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积极探索开展包括建立儿童福利津贴制度、扩展儿  相似文献   

15.
王文君 《社会福利》2005,(11):46-4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我国社会福利体系逐步完善,社 会福利体系的覆盖范围逐渐扩展, 社会福利事业的投入逐年增加, 福利水平逐次提高,慈善事业得 到了较快发展。但是,受经济社会 发展阶段性影响,我国社会福利 制度还存在覆盖面窄、福利不均 衡、统筹级次不高等问题,特别是 社会福利制度城乡二元分割,农 村社会福利较为薄弱。  相似文献   

16.
《社会福利》2013,(8):41-43
措施有力成绩斐然一是党政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基本形成。全省各级党委、政府把养老服务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推进。2011年底,省政府专门召开全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建立了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9732"的养老总体布局,即到2015年末,全省97%的老年人享受居家养老服务,3%的老年人享受机构养老服务;不少于2%的老年人享受政府提供的养老服务补贴。二是规划引导、政策驱动、专项检查、考核激励的推进机制基本形成。早在2006年,浙江省就率先全国出台了《浙江省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将老年人福利服务作为构建新型社会福利体系建设的重点,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2011年,省政府以及省发改委、省民政厅陆续印发了老龄事业、社会福利事业、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7.
陆颖 《社会福利》2012,(4):19-21
夯实基础着力打造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儿童福利事业关系到国家的繁荣昌盛、民族的崛起复兴。"十二五"时期一直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儿童福利事业将会有大的发展,将会在更大的范围、更多的内容上保障儿童的切身利益。在国务院新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中,特别增加了"儿童与福利"一项内容,明确提出了"要扩大儿童福利的范围,要推进由补缺型福利向适度普惠型的转变"。在2011年国务院召开的第五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和谐社会建设摆上了重要的位置。社会保障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基础与必要条件,而养老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努力,上海市的养老福利和养老服务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尤其在健全政策措施体系,加快养老设施建设,探索居家养老服务,建立困难老人服务补贴制度,制定养老需求评估制度,建设服务与管理体系,推进服务社会化发展等方面不断完善,基本形成了政府宏观管理、行业自律、机构自我发展的格局,初步构建了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养老服务机构为载体,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相结合的养老福利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9.
正养老服务业是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和护理等服务,满足老年人特殊生活需求的服务行业。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养老服务业,先后制定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目前,已经初步构建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初步确立了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调并进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政策法规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和  相似文献   

20.
社会福利社会化带来儿童福利机构新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2月13日,民政部等部门在《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中指出"儿童福利机构在今后一段时间仍以政府管理为主,也可吸纳社会资金合办,同时通过收养、寄养、助养和接收社会捐赠等多种形式走社会化发展的路子"。天津市儿童福利院抓住时机,积极开展社会福利社会化,机构的服务随着社会福利社会化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态势,促进了机构的职能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