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以304名3-6岁幼儿家长为研究对象,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方式构建幼儿进餐行为主体性(简称“主体性”)与家长饮食营养教育行为(简称“教育行为”)、家长对幼儿进餐行为的态度和评价(简称“态度和评价”)以及家长自身饮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简称“知识态度行为”)的关系模型,结果发现,教育行为对主体性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其效果值为0.670;态度和评价可直接地或通过教育行为间接地对主体性产生影响,其总的影响力是0.710;知识态度行为通过三条途径间接地对主体性产生总效果值为0.533的影响力。三个预测变量,即教育行为、态度和评价以及知识态度行为,能联合解释主体性76%左右的变异量。因此,本研究认为成人是幼儿进餐行为主体性养成的重要支持者,幼儿自身则是幼儿进餐行为主体性发展的真正力量;作为幼儿生活中重要他人的成人,只有将自己的外在影响建立在幼儿生理需要和心理因素等基础上,帮助幼儿将这些外在影响转移或内化为幼儿自身内在的心理结构,才能在幼儿进餐行为主体性养成中发挥应有的积极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幼儿健康教育观念的深入,幼儿的体质健康逐渐受到重视。以往对健康教育活动目的、内容和开展形式都有相应的研究。但是,纵观当下幼儿园教育的开展现状,健康教育无法在身心两方面发展找到一个恰好的平衡点,过分重视对幼儿身体形态发育、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弱化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和适应能力的发展。文章试图在探讨“运动”与“心理成长”潜在关系的基础上,分析、透视运动对幼儿心理负荷发展的影响,以幼儿户外活动为例尝试通过运动来完善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3.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幼儿园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实施应该体现活动、体验、分享、感悟、练习、成长的理念;应该采用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在分享中感悟和产生行为意向、在练习中学习和改善行为的实施策略。同时,也要考虑到幼儿的安全、年龄特点和活动的适宜性等。  相似文献   

4.
幼儿心理健康评定量表(CMHA-80)由注意力、认知、情绪情感、意志力、自我意识、性格、人际关系、社会行为、适应性、其它10个内容量表和1个效度量表构成,共80个项目。该量表家长测评内部一致性信度0.948,教师测评内部一致性信度0.968,信度高。家长测评各分量表与量表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272-0.826;教师测评各分量表与量表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57-0.880,且都存在显著相关,结构效度良好。量表评定结果与现场访谈问卷结果,在幼儿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较好)、有心理健康问题倾向的幼儿比例(约8%左右)上高度吻合,具有良好的校标效度。因此《幼儿心理健康评定量表(CMHA-80)》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符合测量学的指标。适用于3-6岁的幼儿心理健康相关研究的工具,具有幼儿心理健康水平测评、心理健康问题筛查和心理辅导效果评估等功能,并且能够引导幼儿园和学前教育机构进行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5.
探索大学生身体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基本心理需要在大学生身体活动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1 20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测量工具包括身体活动量表、基本心理需要量表、心理健康量表。结果发现:(1)大学生身体活动与基本心理需要(β=0.53, p<0.01)及心理健康(β=0.13, p<0.01)呈正相关,基本心理需要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β=0.35, p<0.01)。(2)基本心理需要在大学生身体活动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95%CI:0.14,0.24),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41.94%和58.06%。结论是:(1)大学生身体活动、基本心理需要和心理健康间呈两两显著正相关,且大学生身体活动能显著正向预测心理健康。(2)基本心理需要在身体活动与心理健康之间起显著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 2018 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数据,使用线性回归模型、逐步回归法和系数乘积法分析志愿活动参与对中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和抑郁的中介作用,同时进一步探讨作用机制的年龄组差异。研究发现,志愿活动参与对中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041,P<0.05),抑郁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 22.75%,且志愿活动参与对不同年龄组的影响系数及作用机制明显不同。研究结果对于预防和干预中老年抑郁,提高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运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内陆山区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观和心理健康教育观,结果发现:(1)他们已经具备现代健康观念,能够认识到心理健康对现代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性;(2)他们对心理健康标准、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以及心理健康维护方法的认识接近心理学家的认识;(3)多数教师对自己心理健康状态评价良好;(4)多数教师能够认识到学生的孤僻、违纪和攻击行为与心理因素有关;(5)落后地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条件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8.
为反映脑卒中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本研究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 CHARLS)数据,基于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3L)计算脑卒中患者的健康效用值;并通过K?W检验、Tobit截取回归模型分析脑卒中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脑卒中患者健康效用平均值为0.62±0.23。性别、受教育水平、婚姻状况、睡眠时长、吸烟状况、社交活动频率、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会对其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P<0.05)。脑卒中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较低,建议医院、社区等部门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针对各种可控的危险因子,倡导患者采取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9.
论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是全面发展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应成为每一位幼儿教师必备的职业能力.为了使幼儿通过教育,在身心上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幼儿教师需具有正确评价幼儿心理健康状况的能力、了解幼儿心理特征的能力、情绪自我调节的能力、建立民主和平等的师生关系的能力等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10.
幼儿期是一个人心理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对幼儿一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幼儿园教师要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善于掌握幼儿的心理特点及影响 ,以正确的教育行为引导幼儿积极向上 ,发展幼儿健康的人际关际  相似文献   

11.
安全依恋关系对幼儿及其今后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在幼儿安全依恋发展过程中会面临很多依恋创伤 风险因素,如虐待、忽视、分离和丧失。因此,为了减少幼儿及其今后成长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内化心理症状和外化行为问题,需 要从敏感觉察和及时回应幼儿的需求、高质量的陪伴以及加强自我觉察和反思,提升养育功能三个方面来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2.
研究发现,幼儿对意外伤害事故的认知水平不高,具有零散性、浅表性、单维化、直观性、主观性的特点。幼儿认知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发展速度具有明显的阶段特点,小班到中班年龄段发展迅速。性别差异不明显,但是在受伤、触电、中毒的认知方面,男幼儿较女幼儿水平高。园所之间有一定差异,城市园幼儿的认知水平整体上略好于农村园幼儿,特别体现在概念认知和事故原因认知方面。影响幼儿意外伤害认知的因素有思维发展水平、语言表达能力、生活经验、事故类型、地域环境、教育质量。研究建议,转换安全教育视角,遵循并促进幼儿思维发展水平,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完善安全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式,针对年龄、性别、园所、事故类型的差异特点进行专项教育。  相似文献   

13.
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保持完美状态。”即健康是三维的,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心理健康定为五个学习领域目标之一。所谓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即不仅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而且还要懂得维持和调节良好心理健康状态的原则和措施。那么,如何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下面从四个方面,谈些体会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探究正念减压团体辅导对“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设计可用于朋辈推广的结构化正念减压团体辅导方案。以18名自愿参与并经过筛选的“00后”大学生为被试者,进行每周一次共8次的正念减压团体辅导。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9项患者健康问卷(PHQ-9),广泛性焦虑评定量表(GAD-7),在基线水平、8周干预后及1个月末随访施测,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分析表明:GWB的后测和随访分数均高于基线(均P<0.001),后测分数高于随访(P=0.007)。GAD-7和PHQ-9的后测和随访分数均低于基线(均P<0.001),GAD-7的后测与随访分数无统计学意义(P=0.061)。成员认为正念减压团体辅导活动对心理减压、生活状态改变、情绪调节等方面有积极作用,且1/3成员有较强的意愿带领朋辈团体。  相似文献   

15.
学生的心理健康是现代教育不可忽视的问题。作为学校教育应在以下方面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学生确立奋斗目标;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培养学生健康的情绪生活;培养学生自我接受的态度;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学生注意学习中的心理健康;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性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专项健康教育对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2-DM)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影响。方法连续选择2013年1月~2013年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初次确诊2-DM患者37例,他们都接受了专项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介绍2-DM基本知识、强调自我管理能力重要性、告知降糖药物相关知识以及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等,接受健康教育前后使用“密西根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问卷”(DCP)评估老年初诊2-DM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结果接受相关内容健康教育后,老年初诊2-DM患者DCP问卷中饮食管理行为、坚持运动行为、血糖监测行为、足部护理行为、用药行为等维度分及DCP总分均明显优于教育前(P〈0.01,P〈0.05)。结论专项健康教育护理可以明显改善老年初次确诊2-DM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教”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由于学前期的幼儿在保护生命安全的能力、身体活动能力、自我照料和独立生活能力,以及识别危险物品和防御能力等方面都较差,他们缺乏生活经验,有时不仅难以避免所面临的危险,甚至会不知不觉地制造危险,这就需要成人的精心照料和保护,既要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又要逐步地对其进行必要的基本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前一个时期,由于有些教师对保教工作认识不足,总认为幼儿园工作应着重以保为主,保护幼儿安全健康,照顾好幼儿…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自杀的心理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主要原因是大学生身心状况、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影响这四个方面引起的。防止大学生自杀的对策:(1)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室,关注自杀高危人群;(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设立心理咨询机构;(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4)改善家庭教育,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5)加强网络和社会媒体的监管。  相似文献   

19.
石上 《社区》2008,(1):61-61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健康新概念是:所谓健康,并不仅仅是不得病,还应包括心理健康以及社会交往方面的健康。也就是说,健康是在精神上、身体上和社会交往上保持健全的状态。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农村地区老年人睡眠质量与生命质量之间的作用机制,文章采用欧洲五维三水平健康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12项目一般健康问卷与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调查M县农村老年人,并用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的检验。结果发现,心理健康在老年人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197,95%置信区间为-0.331~-0.072),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 43.8%;中介效应受到跌倒风险的调节(R = -0.020,P < 0.01),在跌倒风险较高的老年人中观察到更大的影响。因此,跌倒风险调节了老年人心理健康在其睡眠质量与生命质量之间的中介作用。降低跌倒风险,可能会提升睡眠质量差、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