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木偶戏剧既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丰富幼儿认知、开阔幼儿眼界的重要教育资源。当前运用木偶戏剧资源开展相关活动的幼儿园数量相对较少,在有限的应用当中也存在教师自身对利用木偶戏剧资源认识不足,木偶戏剧资源利用表面化及形式化等一系列问题。本文根据孝义木偶戏剧独有的艺术特点,从木偶戏剧的欣赏活动、表演活动与制作活动三方面,对如何将孝义木偶戏剧应用到幼儿园活动进行了探讨,为幼儿园运用孝义木偶戏剧这一文化资源组织相关活动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教育戏剧活动对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成效,采用准实验研究设计选取60名中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教育戏剧组、绘本阅读组和对照组,每组20名幼儿,男女各半。其中,教育戏剧组和绘本阅读组进行为期12周的教育干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绘本阅读活动和教育戏剧活动均显著提升了情绪理解总体的发展,且绘本阅读活动对原因情绪理解、信念情绪理解和隐藏情绪理解的提升效果显著,教育戏剧活动对原因情绪理解、信念情绪理解、情绪调节理解和混合情绪理解的提升效果显著;与单纯阅读绘本相比,基于绘本的教育戏剧活动可以更好促进幼儿情绪理解整体的发展,并在提升信念情绪理解上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3.
在倡导德育教育的背景下,有关同理心的问题受到了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为探讨教育戏剧对大班幼儿同理心发 展的影响,以三明市一所幼儿园的50名大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契合同理心主题的绘本为素材,精心设计由浅入深的三 阶段戏剧活动,开展为期12周的教育实验,结果表明教育戏剧能够有效促进大班幼儿同理心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教师指导与幼儿戏剧表演游戏质量的关系,一直是众多研究者热议的话题。本研究围绕大班幼儿戏剧表演游戏质量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从而得出通过改善教师指导方法提高幼儿戏剧表演游戏质量的相应策略,以期为教师科学指导幼儿戏剧表演游戏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绘本故事剧是幼儿园常见的戏剧活动之一。在开展绘本故事剧活动时常常需要对绘本进行适当的改编,以使绘本故事剧的情节更丰富、台词更生动、内容更具亮点。可以运用多种策略对绘本故事进行改编,如通过迁移生活经验,让故事剧内容的改编更具生活性;遵循表达特点,让故事剧台词的改编更具生动性;顺应发展逻辑.让故事剧的情节改编更具丰富性等,让绘本故事剧在幼儿的二次创作中无限伸展、无限改变,爆发出无限创意。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戏剧活动注重幼儿体验与情感表达,是发展幼儿共情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戏剧主题活动中能够有效提高大班幼儿共情能力的主要策略为:在戏剧内容与环境中识别共情内容,在戏剧游戏与体验中萌发情感共情,在戏剧创作和表演中深化共情行为。  相似文献   

7.
一个主题创意戏剧游戏大都是由系列微创意戏剧活动串联而成。游戏化微创意戏剧活动在设计组织时,首先应创设音乐、情节与动作完美结合的游戏情境,为幼儿角色描摹、动作探索与创意表现提供有效支架,吸引幼儿主动参与、自主表现;其次应深入分析幼儿游戏的动力因素,设置适宜合理、逐阶递进的游戏挑战,诱导幼儿兴趣盎然地持续参与;同时还要给予充分有效的启发引导,拓展幼儿戏剧想象空间,促进幼儿多维想象、创意表达。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体育游戏是幼儿园中幼儿进行身体活动的主要途径和实践方式,绘本可以起到丰富幼儿园教师开展体育游戏活动的作用。基于NVivo12.0质性分析软件,筛选50本体育运动主题绘本,结果发现,此类绘本围绕运动知识、运动技能、运动情感三大核心节点。将体育运动主题绘本融入幼儿园体育游戏,可以丰富幼儿的运动知识,提升幼儿的运动技能,吸引幼儿的运动兴趣。由此进一步提出幼儿园体育游戏应基于“适龄点、适读点、适用点”——扎根于幼儿发展、契合于幼儿兴趣、服务于幼儿教育的选择与应用运动主题绘本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近年来"儿童哲学教育+戏剧教学DIE/戏剧游戏"的教育理念与实践为契机,将其中的"戏剧教学DIE"扩展为"戏剧教学DIE"、"创造性戏剧""表演游戏"等应用戏剧的综合。针对学前幼儿的学习特点,以具身取向的戏剧工作坊为教学模式,开展戏剧工作坊"儿童哲学教育"模式建构及行动研究。研究显示本模式的实践路径包括"绘本戏剧教学-即兴偶戏-表演游戏-反思对话"四环节,教师策略包括"具身教学操作策略"及"具身情绪体验设计"。未来研究可考虑该模式本土化再建构。  相似文献   

10.
具身绘本教学强调幼儿身体的参与、教学情境的创设以及各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为当前幼儿园绘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解决的突破口。以沈阳市某幼儿园实验班与对照班共44名中班幼儿为研究对象,实验班采用具身绘本教学,对照班采用常规绘本教学方法,开展为期10周共10次的教育实验活动,旨在探索具身绘本教学对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影响效果。研究表明:实验后实验班幼儿的显性信息理解能力和隐性信息理解能力相比于对照班幼儿得到了更显著的提升,相比于传统的绘本教学方法,具身绘本教学更有助于中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戏曲,特别是地方戏曲,有相当一部分面临着令人堪忧的前景,戏曲作为一个整体在人们文化娱乐生活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急剧下降。屏南四平戏当前正面临这样的困境,如何发扬其特色,更好地保护和发展屏南四平戏,是一个亟待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方守金 《东方论坛》2007,3(5):63-68
戏剧关键词的增减与内涵的变化,既反映了戏剧艺术的发展,也表现出人们戏剧观念的深化。结合戏剧的创作和观赏实践,对戏剧关键词作新的解析,有助于清晰认识戏剧审美的本质与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朝鲜族戏剧的创立和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当前,许多民族艺术面临萎缩乃至危机。朝鲜族戏剧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应在普及朝鲜族戏剧教育、开拓朝鲜族戏剧新市场、改革朝鲜族戏剧体制方面进行大胆的创新,可以从戏剧学、教育学、社会学的角度研究朝鲜族戏剧,探讨朝鲜族戏剧发展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话剧百年,经过创造性的本土化过程,从西方剧种成为现代中国话剧;与此同时,中国话剧又从本土出发,完成世界华人范围内的“全球化”过程,成为一种跨国界的世界华语话剧,形成由中国大陆、台港澳、东南亚乃至北美、西欧、澳洲三大板块构成的世界华语话剧版图。我们借助“全球本土化”的概念,讨论这一双向发展、彼此互动的历史过程,讨论在该过程中形成的整体性或一体化趋势,以及多中心、多层次的本土化特征。这不仅拓展并改变了中国现代话剧史研究的视野、格局、问题与方法,而且还能从中国现代话剧史的角度,反思现代中国的文化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窦娥冤》的悲剧强度比起欧洲的经典悲剧来说有其天然的缺陷,它应属于中国式的苦情剧,即表现的是非对称的对抗,正义的一面经历过重叠性的灾难后导致毁灭。这种苦情剧对整个东方戏剧都有影响。《窦娥冤》还是元杂剧灾难剧的经典,全剧涉及多重灾难,具有灾难剧戏剧元素。《窦娥冤》也是公案剧的典型,演示了官方力量和民间力量的逐猎场景,表现了人类群体意志的动态较量过程。所有这些都是以冲突为核心的,冲突场面构成了《窦娥冤》独特而丰富的戏剧空间,对冲突的充分利用,展示了关汉卿代表性剧作对戏剧类型化的有意义尝试。  相似文献   

16.
钟嗣成作《录鬼簿》的目的是要为那些地位卑贱的曲家立身扬名和为后世的曲家提供借鉴。《录鬼簿》用以指称元曲的名词虽然很多,但内涵清晰,对元曲的曲体有着明确的界定。《录鬼簿》在对曲家加以记载和排列时,又具有清晰的历史发展意识,通过七类曲家的排列,展示了元代杂剧发展的三个时期。《录鬼簿》不仅记载了元代曲家的生平与剧目,而且在简短的评语与吊词中,也对戏曲和散曲的文体特征、功能、题材、构思、语言、音律等问题都表明了自己的见解。《录鬼簿》开创了通过对作家和剧目的记载,来表达自己戏曲主张的理论形态,明确提出了剧学研究的范畴,其对元杂剧的分期也为后世的元杂剧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曾经经历过两度繁荣的当代中国话剧及其文学,如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经济利益的决定性影响、新兴传媒的冲击、缺乏传统的保护与自身改革缓慢等因素共同造成了时下话剧与话剧文学空前寂寞的状况。而改革开放趋势的持续强化正是话剧与话剧文学虽然沉寂却绝非趋于消亡的根本原因,话剧与话剧文学仍将顽强地生存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8.
务头浅议     
务头 ,中国古代曲学的重要术语。虽然数百年来关于务头的解说众多 ,但是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通过对有代表性的说法加以考证 ,并结合其原意对这一概念予以全面揭示。认定务头是宋元戏曲艺人的行话或“黑话” ,指曲中的紧要之处和关键字句 ;在音律上 ,务头多体现出抑扬顿挫的特色 ,同时要施“俊语”于其上 ,务头是同时涵盖形式和内容即戏曲音乐和唱词的综合性概念  相似文献   

19.
王国维在戏曲研究中对“戏剧”和“戏曲”两个概念的使用是有分寸的。“戏剧”是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别的演剧艺术的总称 ,“真戏剧”是对我国民族戏剧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称呼 ,“戏曲”则是指戏剧文学中的曲词部分  相似文献   

20.
如果以表演作为戏剧的本质特征,仪式与戏剧这两个概念就出现了交叉甚至重叠,仪式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戏剧。对仪式与戏剧关系的把握不能建立在表演形式的相似性上,而应该建立在内容或功能的差异性上。区分仪式与戏剧内容或功能差异的是仪式与戏剧体现的情感,仪式与戏剧情感的差异是集体性情感与个体性情感的差异,而集体性情感与个体性情感的差异是仪式与艺术的差异,这样,以表演为特征的戏剧实际上就包括作为仪式的戏剧与作为艺术的戏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