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人们的意识中,意境仿佛是侧重于主观的东西,而客观是新闻的一个重要评判依据,需要有客观事实和真实的语言作基础.在当今各个学科不断融合的时代,意境,能否移植入新闻领域,为新闻的发展打开新的境界,已成为新闻美学、新闻批评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基于硬件设施、馆藏资源、人员师资和管理水平等4个方面建立了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并结合具体算例,对国内某大学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分别给出了一阶模糊评判、二阶模糊评判和评判等级标准,同时指出,评判阶数、评判等级、权重系数和评判矩阵应依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结果表明: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可行.根据模糊综合评判结果,确定了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评价因素中的不足,为高等学校的高速发展及服务社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实验课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实验课教学应该有一套客观而准确的标准与切实可行的评判方法.讨论了实验教学状态量化方法与评判矩阵的建立,教学工作状态评判的步骤与方法以及教学双边活动效率的综合评判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评判性阅读是提高大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建构主义理论和评判性阅读的基本观点,提出了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评判性阅读模式及实施方法.新的阅读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使用阅读策略及评判性阅读的能力.评判性阅读过程是意义的双重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5.
汉语中一些描写男性美的成语较为详尽地展示了中国古代男子的容貌、身材、才学、气质、德行等。这其中蕴含着中国古代汉民族对男性美的评判标准。文章试从清晰的文人雅趣、重仪容的传统儒家观念、偏女性的民族审美心理三个方面进行阐释,意在揭示隐藏在汉民族成语中的对男性美评判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本文建立一个数学模型,给出学生语言素质的一种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这种方法也适用于其他人群.模糊综合评判法与通常的评判法、测试评分法相比较,它更能客观地把握学生语言素质的真实水平.  相似文献   

7.
学者对"雅"各有其理解和评判。"雅"具有其时代特征、文体特征和翻译的目的性。雅是美的哲学阐释,雅是美在翻译中的具体再现。  相似文献   

8.
学者对“雅”各有其理解和评判。“雅”具有其时代特征、文体特征和翻译的目的性。雅是美的哲学阐释,雅是美在翻译中的具体再现。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次利用Fuzzy积分测评学生的英语水平,方法较为科学,运算力求简便.评判时赋予评判项目u_i双重指标:即重视度g_λ (u_i)和满意度h(u_i),然后作积分评判,并进行多此反馈,直至得出合理的评判结果,这符合人类思维决策的习惯,也易于被外语教师和管理工作者乃至学生所掌握.  相似文献   

10.
AHP-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心理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HP-模糊综合评判法是模糊综合评判法与层次分析法结合的产物,将其引入心理学研究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具有方法学上的意义.笔者介绍了心理模糊性的含义和相应的数学研究方法--模糊综合评判法;阐述了该方法在权重确定方面的缺陷,这一缺陷可以通过将其与层次分析法(AHP)综合运用,形成AHP-模糊综合评判法以提高测评心理现象的客观性而得以弥补;最后,展望了适于用AHP-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研究的心理现象的特征与未来可能的研究取向.  相似文献   

11.
采用语言符号的音美,形美,意美的分析方法,对许渊冲英译《葬花辞》进行研究,以实例说明了许渊冲英译本是如何实现原文音美传递、形美传递、意美传递的。指出了翻译是语言符号艺术性再现,译者做诗歌翻译时要为原文的艺术性服务这一原则。  相似文献   

12.
根据模糊美学和旅游学基本理论,对模糊美学在环巢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建议保护旅游资源的原有模糊美,创造人工景观与设施的模糊美,策划具有模糊美的旅游体验项目,关注影响旅游者模糊美感的其他环节。旨在拓展旅游资源开发研究的学科视角,并促使环巢湖地区发展成为富于审美价值的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3.
从美学视角看散文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美学视角分析了散文翻译中的形式美、内容美和风格美,指出散文翻译应尽量传达原文包含的多层次美的信息,做到译文和原文的形式美、内容美和风格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科技新闻是对人类在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中新近发生的有关科学技术方面的事实的报道。科技新闻美是科技内容与新闻形式完美的结合,是新闻美和科技美的特殊表现,具有真理美、智慧美、人格美和实用美等几种美的基本品质。  相似文献   

15.
针对文学评论界对杨朔散文创作提出的质疑问题,采用艺术审美分析与具体作品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杨朔散文所具有的诗的意境美、结构美和语言美,从而得出了杨朔散文具有长久艺术美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忠实”是翻译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 ,这应用于诗歌翻译 ,就应在译文中忠实地再现原文的“三美”———“意美、音美、形美”。以此为标准 ,本文将比较陆游名词《钗头凤》的两种译文。从而证明诗歌翻译虽不易 ,但的确可以产生好的译作。  相似文献   

17.
古典诗歌是我国引以为傲的珍贵文化遗产。鉴于古典诗歌自身的特点以及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对古典诗歌的翻译,可以采用"意美、音美和形美"的"三美"翻译原则,即译者在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应该尽可能传达音美,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传达形美,努力做到三美齐备。如此方能将我国古典诗歌的真正内涵展现给西方的文学爱好者。  相似文献   

18.
"体育运动美"作为一个具有鲜明时代性的新概念,是应人们对文化娱乐更高的需求而产生的。体育运动美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竞技美表现在运动员的技术、技巧和比赛的结果之中,竞技体育对体育运动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艺术美包括建筑、音乐、舞蹈、雕塑等,各类艺术与体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风格美体现在运动员的语言、心灵、行为和精神等方面,体育风格是体育运动的行为准则;观赏美表现在我们可以从观赏运动员的表演中感受到体育运动带来的无穷乐趣,从而激励人们对体育更高、更深的追求,从观赏体育走到实践体育运动美的行列。  相似文献   

19.
美是物的形象 ,具有立体的结构。形式美、科学美、道德美、宗教美等只是美的单面形态 ,分别展现了美的不同维面 ,它们的有机统一才是严格意义上的美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中,能否有意识地、完美地再现原作的模糊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的识解方式。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识解理论,以中国古典诗歌及其英译为例,围绕汉诗英译中的模糊美感再现的问题,阐释了识解方式对模糊美感的磨蚀作用,并探讨了模糊美感再现的一些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