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收入分配的公平与效率关系测度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公平与效率做出了精确定义,确定其指标,然后测度由于收入分配总量和结构引致的公平与效率的变化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公平效率指数,用来反映中国二者关系的变化及其协调程度,最后采用目标优化的方法对收入分配总量和结构进行了优化,根据优化结果提出了改善收入分配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奎  王祖祥 《统计研究》2009,26(8):77-80
 本文介绍了利用历年《上海市统计年鉴》发布的城镇居民收入分组数据测算基尼系数和极化指数的一种方法,并对1995-2007年上海市城镇收入不平等和两极分化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上海市城镇的基尼系数和极化指数在过去13年间上升较快,收入不平等和两极分化均明显扩大。从最近三年上海城镇收入不平等和两极分化略有下降的情况来看,不断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将有助于控制收入不平等和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数理分析方法,从经济随机动态系统分析的角度,论证了社会财富的极限分布是两极分化,进一步阐释了邓小平"让一部份人先富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4.
叶荣德  武鑫 《统计与决策》2012,(13):149-151
文章主要考察工薪所得税免征额提高对两极分化程度的影响。对两极分化测度方法作介绍,对收入水平变动导致的两极分化程度变动的影响作了理论探讨,分析了工薪所得税免征额提高对两极分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工薪所得税免征额并不能降低两极分化程度,原因在于工薪所得税免征额提高使得高收入者相对于低收入者而言获得了更多的实惠,从而使得两极分化程度提高了,因此实际上并不能达到改善收入分配状况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人力资本溢出、技术进步两个变量进行研究,分析我国城乡间收入差距的理论模型,并采用2001~2010年我国东南沿海的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结果表明:城乡区域的收入差距在随城市人力资本溢出水平与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而随农村城市人力资本溢出水平与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而减少.  相似文献   

6.
度量和识别收入分配的公平性是追求公平分配的前提。文章在收入分配公平性偏态分布描述方法的基础上,根据现有分配公平性的研究作出了相对公平状态的理论假设,依据相关指标,得出了收入分配分布曲线公平范围的偏度峰度警戒标准,说明了该标准的合理性,并运用该方法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变化状况进行了描述,同时对该警戒标准进行了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7.
8.
一、引言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公平分配,是当前政府和理论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逐渐出现了收入差距过大问题。调节收入分配是财政的  相似文献   

9.
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度量是福利经济学研究的一个主要问题.Alain和Patrick在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度量方法中引入了拟序下的绝对差异、绝时剥夺和绝对满足的概念,对它们之间的关系有过讨论,但并没有给出证明.文章在此基础之上,详细地探讨了它们三者及Lorenz准则、累进性转移、T-转移之间的关系,同时给出了完整的证明.  相似文献   

10.
中国收入流动性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俊  黄潇 《统计研究》2010,27(11):24-33
 本文利用“中国营养健康调查”(1989-2006)数据,从不同角度测度了中国收入流动性,分析了其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并按不同收入阶层对收入流动性进行分解,最后考察了个体的教育特征对收入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和农村的收入流动性都先上升后下降,在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背景下,收入流动性降低加固了现有收入分层,形成“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马太效应,收入流动性并未改善社会福利;低收入阶层对总体收入流动性贡献最大,但大都在中低收入阶层内部变动;同时,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个体不易向下流动,城市个体尤为显著。因此,在制定收入分配、教育政策时对低收入群体进行扶持,将有利于促进合理的收入流动进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国家和社会的扶贫视角一直投在农村,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贫困群体的主体是那些尚未解决温饱的农民。然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城市社会结构的不断分化,城市贫困人口日益增加,其社会影响程度远远超过农村。如何看待城市贫困化问题并有效治贫,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还是个政治问题。解决城市贫困问题不仅是现阶段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稳定的根本保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新时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2.
陈婷  闫莉 《统计与决策》2016,(8):134-136
文章利用固定效应估计、2SLS估计和HAC-GMM估计三种方法,将政府经济行为分为政府支出规模和政府支出结构两大类指标,研究了政府经济行为对要素收入分配和规模收入分配的影响差异.研究表明:政府经济行为是影响要素收入分配和规模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且其影响程度前者大于后者;政府支出的扩大是劳动和资本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经济性支出对拉大居民收入差距具有重要影响,维持性支出和社会性支出的提高能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然而,在人们整体收入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的同时,伴随着也出现了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拉大,社会公平日渐突出的问题,从各方面所提供的基尼系数看都偏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和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更加促进社会公平,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社会经济系统拟合类比热力学系统,通过探求玻尔兹曼系统的基尼系数达到探求社会经济系统基尼系数理论最佳值的目的.依据基尼系数的定义,直接利用玻尔兹曼统计的分布函数并借助Matlab软件,计算得到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这一结果与现有讨论得到的值相当一致.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资金流量表各流量的分析,研究了我国宏观资金的运行情况及各部门收入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6.
运用收入转换矩阵,从个人收入和代际收入两个方面分析了上海城市居民收入的流动性,藉此提出了上海城市居民收入呈现较强流动性等基本结论和应创造公平有序的职业竞争环境等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7.
构建理想状态下收入定位的logistic模型和两极分化条件下的收入定位的Gompertz模型,定义分化系数并研究两极分化程度,通过计算模型关键点,确定中等收入等收入区间、对应人口比例及对应收入比例,并通过实验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定义了新的洛伦兹曲线,为深入研究经济理论、调节分配格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收入分配不公平程度测度方法综述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文章针对我国学者研究收入分配时使用分配不公平测度方法比较单一的实际情况,在利用国际上公开发表的有关收入分配不公平程度测度方面的论文、工作报告和专著研究的基础上,首先阐述了有关判断收入分配不公平程度测定指数优良的公理性原则;然后对最常用收入分配不公平程度测度方法按照指数性质分成三大类共十小类,并对各指数的特点、数据要求和适用范围进行了分别阐述。从而避免了采用单个指数研究可能出现的偏差,让研究成果更加客观地、真实地反映收入分配状况和解决收入分配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本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力通过教育、在职培训和经验的累积等人力资本投资来增加其拥有的人力资本存量,改进了劳动的质量,从而提高了个人劳动生产力.个人劳动生产能力的提高,引起收入的增长;而且个人收入分配的部分特点由教育、在职培训和经验的积累而定.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CHNS2010—2014年工薪收入数据,与旧个人所得税制相对比的视角,研究新税制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从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差距改善效应、横向和纵向公平性效应以及相对益贫性方面进行了测算。实证结论表明,实行免征额提高的个人所得税制进一步恶化了本来就十分微弱的收入差距调节作用,但专项费用的扣除有益于总体收入差距的缩小;免征额的提高加强了税收的累进性,但抑制了纵向公平效应的调节功能,按年征收含附加扣除相比按月征收不含附加扣除的新个税纵向公平效应更大;对工薪收入群体征收个人所得税后,其相对贫困发生率较税前有所下降,但随着免征额的提高,相对贫困发生率下降幅度逐渐变小;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没有扭转初始收入分配的非益贫性,但免征额提高使得相对益贫性指数提高,且按年征税并扣除专项附加的税制对收入分配相对益贫性的促进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