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六十年代中后期开始,苏联文学中出现了所谓“道德题材”的作品。到七十年代,这类作品大量涌现,它几乎遍及各种文学体裁,渗透到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的描绘之中。道德题材作品的大量出现,是苏联当代社会生活发展的某些特点的尖锐反映。苏联自1965年实行“新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文学史上,从鸦片战争时期到“五四”前,是古代文学向现代新文学发展的变革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学,经历了逐步近代化的演进过程,成为文学史上一个特殊而十分重要的历史阶段。近代出现了一批对文学变革作出突出贡献,或在创作上取得相当成就和独具风格的作家,产生了一批具有重要思想价值、社会价值或对文学演变具有重要艺术价值的作品,是我国宝贵的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历程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士”与“士大夫”“知识分子”一词,虽是近代社会的产物,但知识阶层的存在却源远流长.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这个知识阶层一般被称为“士”.顾颉刚先生在《武士与文士之蜕化》一文中认为,“士”最初是武士,其身分相当于低级的贵族,它有统驭平民百姓的权利,也有保卫国家社稷的义务.商、周时代文献中提到的“士”或“庶士”,大体是指知书达理的贵族或执掌各种事务的中下层官吏.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大动荡、大变动,“士”逐渐转化为  相似文献   

4.
高校古代文学教学辩论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古代文学产生以来,辩论便与文学及其教学结成了血肉相连的“一家人”。在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中开展教学辩论,是对我国古代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师生平等、切磋砥砺、意气风发、畅所欲言、触类旁通的教学风尚的继承与发扬光大,也逦合了当今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社会潮流。教学辩论具有交叉性、自主性、研究性、开放性特性,它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术人格,为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和撰写论文打下基础。古代文学教学辩论的组织实施必须遵循四个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抓“大”放“小”原则,不唯权威原则,“攻守异势”原则。  相似文献   

5.
据日本史料记载,早在一千二百年前的奈良时代《文选》就传入日本,受到很大欢迎,甚至成为选士拔擢的必读书,具有救科书的性质,并给日本古代文学以一定影响。从平安朝时期开始为《文选》作训,江户时代初期出现“庆安版”和训本,以后又多次发行。  相似文献   

6.
晏子是优秀的政治家,但其内心深处却潜藏着巨大的痛苦,根源在于他把自己看做“士”,渴望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但君权至上的宗法等级社会却使他只能处于维护君权的从属地位,没有给他提供实现愿望的条件。这种痛苦是文化人格悲剧二重性的体现,它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渗透于中国文学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形成了中国文学悲壮昂扬、愤激苍凉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7.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礼崩乐坏,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士"由此产生。诸子对加强士人的人格修养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认为,对于士人来说,其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就是拥有"浩然之气",具体表现为博大的胸怀、独立的人格、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崇高的精神追求以及严格的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8.
古代文学,包括古代文学史、古代文学理论、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学作品。学习古代文学作品是主要方面,应以学作品为主。而学习古代文学作品,需要广泛阅读,正确理解。就是说,既要博览,又要精研。这就需要有分析。 下面谈谈古代文学作品分析的一些问题。 一、观点 古代文学作品,产生于封建时代各个历史时期,受时代的局限和作家世界观的影响,作品的思想内容,往往是有精华,也有糟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继承,艺术借鉴,古为今用,这是我们今天学习古代文学的态度和目的。建国后有段时  相似文献   

9.
《金瓶梅词话》中的反酒色财气的节欲观是作者道德说教的主要内容。这种说教意义的确定 ,使得作品向人们提出了一个永恒的哲学命题 :人应处理好表现在人自己身上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社会的人与自然的人应和谐生存。这一哲学命题的提出 ,不仅使作者的说教超越了或儒或道或佛或民间宗教原有的道德范畴 ,而且也使作品产生了超越时空的文学魅力 ,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10.
佩剑本是贵族特权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国君、官吏佩剑和士佩剑两种趋势 ,东汉之后佩剑之风渐衰。在佩剑风习的流变中 ,剑一方面具有了权杖的意义 ,另一方面又孳生出侠义精神 ,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两种价值取向 ,折射出士的精神构成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石头」意象孟修祥石头意象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从先秦史传文学记载“灵石崇拜”现象开始,到后来的志怪、传奇小说及诗、文、辞、赋等文学形式中,都有大量的石头意象出现。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念的变化、文学形式的演进,石头意象的意...  相似文献   

12.
古代日本从中国直接引进中国的“文学”概念,意指儒教、经学与文章之学。直到近世以后,才把“文”、“学”分离;幕府时期,本居宣长主张“和歌”和“物语”的独立,彻底与儒、佛的道德说教分道扬镳,标志着日本古代“文学”范畴意识的真正觉醒。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权意识产生的最初岁月,可以远溯到夏商时代。这个时期所体现出来的基本倾向,属于古典自然法思想对人权认识的范畴,即是“个体自然性”人权意识的蒙化。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人权意识向人权精神的过渡期。无论是史书还是子书,在强调“个体自然性”人权的同时,提出了属于“个体社会性”人权的许多要素,共同翻开了中国人权精神的第一页。  相似文献   

14.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这一局面的形成是与作为这一时期学术思想文化的创造主体———知识分子所获得的重大社会解放分不开的。一是知识分子从旧的宗法奴隶制的统治秩序中挣脱出来 ,作为一支独立的社会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二是知识分子从旧的宗法伦理和天命神权观念束缚下解放出来 ,有了强烈的主体意识和理性的自觉 ,开始从理性的视角重新审视社会历史和现实人生 ,对传统文化进行认真反思和总结 ,从人文关怀的原则出发 ,重新建构未来社会和人生的理想蓝图 ,从而奠定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在中国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  相似文献   

15.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著名女作家乔治·艾略特的宗教情结和道德说教艺术在英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道德关怀一直是乔治.艾略特小说中关注的主题。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和康德的实证主义对其自身的“人本宗教”道德观树立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她借助艺术的表现力在她的作品中展现了对社会道德的关怀,因而被看做维多利亚时代的伦理遗德象征。  相似文献   

16.
文章试图超越“新古典经济学”的传统分析框架,研究中国转型时期的伦理困境和道德秩序建构。综合运用了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和宗教学的相关理论,系统阐述道德生成与演进的“多元自发秩序观”,同时,着眼于中国由传统的乡土社会向市场化的契约社会的演变过程,分析这个过程中市场半径和交易范围的扩展,并探讨这个过程中诚信作为价值观念的变化以及可能出现的“道德失序”状态。最后分析了贫困化、社会分层和选择机会的严重不均衡对转型时期社会成员伦理行为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教育史上,春秋战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春秋战国不仅在社会生产、经济和政治制度方面得到很大的发展,而且在文化教育方面,更是出现了学术下移、私学骤兴、百家争鸣的蓬勃局面。作为中国教育史上的黄金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智育活动和智育思想十分活跃,独立从事文化教育的士阶层崛起,推动了当时智育教学、智育思想的空前繁荣。这段时期内智育的最大成就,就是智育思想已经成型而自成系统,对以后两千多年的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文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终结和“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历史准备,无论从文学的发展趋势、思想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变化,还是从文学思想的新旧交替,作家队伍的错综复杂诸方面来观察,都产生了许多既不同于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学,又不同于“五四”以后新文学的特点。例如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是这一历史时期文学的重要主题;文学题材和文学体裁的多样性;作家作品的复杂性和由旧文学向新文学转变的过渡性等。下面就这些特点加以分别论述。  相似文献   

19.
古典文学中的人民性,是指古代文学作品与人民大众的联系。它是人民大众的生活、思想、感情、愿望和利益在文学作品中的真实反映。在推行极“左”路线的时期,评介古代文学作品的优劣,实际上往往不是根据“它们对待人民的态度如何,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而是简单生硬地先给作家划分阶级,再据此对其作品作一番“阶级分析”,其结果,我国古代文学中许多富于人民性的作品,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当然,要彻底改变那种“贴标签”的“左”的做法,实事求是地评介古代作家作品,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还需要整个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中国城市的起源与形成问题,目前学术界仍聚讼纷纭,莫衷一是。一种观点认为,距今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就已出现了城市,诸如考古发现的城子崖、王城岗、平粮台等城址,是我国已知最早的城市;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城市是随着阶级社会的产生而出现的,因而我国的城市形成于夏代;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城市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因为这个时期城里出现了独立的工商业经济,“城”才真正地转化为城市。诸种观点之所以差异颇大,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城市”一词的理解不同。所以,我们论述中国城市的起源和形成,首先要对“城市”的内涵有一个确切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