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唯物史观与现代科学的结合──评《现代科学的大历史观》林德宏唯物主义哲学应当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形态,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观点,改变唯物主义的形态,不是放弃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而是要把唯物主义推向新的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2.
加拿大籍理论物理学家、哲学家马利奥·邦格的“科学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吸取了大量的现代科学成果,论证并捍卫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这在西方的科学哲学家中是难能可贵的。他认为,科学的唯物主义应当从自然科学那里获得动力,根据科学的进展来得到检验和完善。面对现代科学的挑战,唯物主义必须应战。他明确主张,科学的基础和本质是唯物主义的,唯物主义是某些科学最新进展背后的本体论的预设和动力,且科学也使唯物主义变得更为丰富了。这些无疑与我们的看法是一致的。邦格对哲学的科学性要求是一种形式化的理想。要建立一种与现代逻辑学、数学、科学技术相一致的唯物主义本体论,他认为首要和核心的是保证哲学的精确性,即“用  相似文献   

3.
一、不可替代的主流西方现代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有三种不同的情况。第一,自然科学家的唯物主义;第二,科学哲学家的唯物主义;第三,其他各种哲学中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因素。现代西方科学家的唯物主义,即现代自然科学唯物主义,在现代西方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发展中占有不容忽视的突出位置。这是由哲学和科学发展的一般关系决定的,也是由西方现代社会哲学家的唯物主义、科学主义思潮与科学家唯物主义的特殊关系决定的。第一,从哲学和科学的一般关系看,自然科学家的唯物主义思想是哲学唯物主义的基础。它所提供的丰富哲学素材,对其他哲学唯物主义来说是第一性的。科学家对科学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哲学的理论特质就在于它特有的历史的观念或历史的原则.研究马克思哲学的关键在于,不应该用西方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本体论的解释原则去诠释和重构马克思哲学,也不应该用西方现代哲学某些哲学派别的解释原则去诠释和改造马克思哲学.马克思哲学的基本问题不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而是生活(实践)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与此相适应,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不是“物质(自然)决定意识”的旧唯物主义,而是生活(实践)决定意识的新唯物主义,即历史的唯物主义.这种新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的存在论”——“历史生存论”的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曾经指出,与唯心主义一样,唯物主义哲学也要随着科技革命和社会运动的时代性发展而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形态。哲学形态的改变不是自发地和自然地实现的,而是通过哲学家们的自觉研究和创造性探索活动而实现的。探索唯物主义哲学的现代形态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的重要历史责任。 哲学形态是哲学内容与哲学形式、哲学方法与哲学体系的有机统一。探索唯物主义哲学的现代形态,需要我们在多方面展开工作:一是研究新的唯物主义哲学方法,二是充实新的唯物主义哲学内容,三是提炼新的唯物主义哲学规范,四是建构新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在以上四个方面中,研究方法的科学更新,即从方法论上吸收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积极成  相似文献   

6.
现在确有一种意见认为,唯物主义似乎已经“过时了”。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在哲学史上,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曾经多次宣称唯物主义“过时了”或“破产了”,但是,实际情况并不象他们所说的那样,而是相反,唯物主义往往更加显得富有生命力了。 唯物主义之所以能永葆其生命力,就是因为它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经历着形态上的变更,如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及现代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不仅如此,在唯物主义的每一形态中,还有其自身的历史性演变和发展。 现代的科学辩证唯物主义诞生之后,并没有结束哲学的发展。因为它本身是一个开放式的动态体系。在当代,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浪潮,世界性的改革潮流,以及一系列新兴科学学  相似文献   

7.
当前,对马克思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名称有三种提法:一是辩证唯物主义,二是实践唯物主义,三是历史唯物主义.它们在实质上是对马克思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的三种解读.王玉樑和刘福森分别从辩证唯物主义一头和历史唯物主义一头批评实践唯物主义.作为实践唯物主义的坚持者,本文为实践唯物主义再次正名,从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原则出发评论了辩证唯物主义理解的缺陷,探讨了以历史唯物主义取代实践唯物主义的无理,并分析了王、刘两人在批评实践唯物主义时各自论据的逻辑矛盾.强调指出:在马克思哲学中,唯物主义和实践论前后相续、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形成了“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即实践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8.
1989年,江苏省哲学学会、江苏省马哲史研究会、南京市哲学学会、南京大学哲学系等14个单位联合召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系列研讨会,南京地区近4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结构问题特别是“实践唯物主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们将有关学者的主要观点摘录如下: 肖焜焘(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东南大学教授): 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形态,要真正弄清楚实践唯物主义的科学含义,仅仅局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讨论是不够的,而首先要从整个思想史的高度来认识。这里特别需要从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线索来进行透视。唯物主义哲学大体经历了机械唯物主义、人本学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三个阶段。如果说机械唯物主义强调了客体方面,那末人本学唯物主义则强调了主体方面,它们都不是科学的唯物主义。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唯  相似文献   

9.
语言哲学是时代哲学的主题,实践唯物主义语言观是语言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考察国外实践唯物主义语言观的起源、历史发展、时代动向以及对国内实践唯物主义语言现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得出:国外实践唯物主义语言观的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凸显不同的语言观;国内实践唯物主义语言观仍局限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语言论述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化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实践唯物主义语言观.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把自己创立的新哲学称为"新唯物主义".它是人类哲学的伟大变革,但又没有离开人类哲学思想的根基.在这一根基上,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是马克思唯物主义的主题.这一主题构成了马克思创立新唯物主义的"阿基米德点",既集中体现了马克思对一切旧哲学的根本超越,也凸显了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总书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 ,站在历史的高度 ,纵观世界的风云 ,以极其锐利的眼光 ,提出了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众所周知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社会主义历史观 ,是马克思两个伟大发现之一。按照列宁说法“马克思加深和发展了哲学唯物主义 ,它成为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 ,把唯物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但是,不是十八世纪的唯物主义,也不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恩格斯说,现代唯物主义“不是单纯地恢复旧唯物主义,而是把两千年来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的全部思想内容以及这两千年的历史本身的全部思想内容加到旧唯物主义的永久性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78页)。什么是加到旧唯物主义的永久性基础上的新东西呢?是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其中唯物史观是当时科学思想中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理想。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越来越大 ,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异化越来越严重 ,以人为本的人本哲学历史地成为时代的主题。与之相应的一种新的认知方式———理性的直觉———受到越来普遍的重视和认同 ,哲学的表述方式也出现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建立了一个以人的眼界来理解世界的人类学世界观.由此建立的哲学是以人类世界为对象的人类学唯物主义哲学.它虽然强调实践,但实践不过是"人的感性活动"而已.据此,实践也不过是人类学视界的活动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不是固守其唯物史观或实践观,而是要适应当代"世界历史"发展的要求,弘扬人类学唯物主义的哲学精神,才能在当代促进马克思极为关心的"世界历史"与"人类解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革命性变革的学术范式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马克思本人创立的第一个哲学形态是经济哲学.迄今为止,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已经历了三个里程碑,从而形成了经济哲学形态的三次提升.一是马克思对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逻辑架构的构建和经济哲学研究范式的确立;二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实践唯物主义理论硬核的探讨和经济哲学学科的创立;三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弘扬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结合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当前我国的具体实践,认真研读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两部经典,从哲学基本问题入手,探讨马克思把实践引入认识论,创立实践唯物主义对哲学革命的伟大意义和历史贡献;与时俱进是实践唯物主义的本质特征;全部马克思主义发展胜利的历史,都是实践唯物主义发展胜利的历史;从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性、开放性、创新性及其与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一脉相承性.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哲学走向,加强党的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对西方传统人文主义的突破,不限于历史哲学或历史观层面,更为重要的是在哲学的核心或世界观哲学层面实现了空前 的突破。从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层面来看,如前所述,对“现实的人”与“个体的人”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肯定,把个性 解放与人类解放、共产主义相结合,等等,这都不限于哲学的应用,而是体现了在世界观哲学层面对西方传统的抽象个体论的超越, 或者是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其意义在于为新的唯物主义哲学之核心奠基。也就是说,在世界观哲学层面,马克思既坚持物质第一 性,又坚持作为主体的人及其实践的能动性,于是便在哲学的核心解决了唯物主义和现代人文观念的结合问题。马克思创立的新型 唯物主义哲学的人文主义性质,就在于它的核心以人及其实践为基础,这表明它在哲学的对象和功能上都根本区别于西方传统的唯 物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8.
以邦格、普特南和夏皮尔为代表的科学实在论(科学唯物主义),是继逻辑经验论、否证论和历史学派之后西方科学哲学中最有影响的派别之一。邦格称他的哲学为科学唯物主义或新本体论,主张以现代逻辑、数学和科学来考察、说明和扩充唯物主义,把哲学改造成系统的、科学的和精确的。邦格的哲学事业旨在提倡、实行和振兴精确哲学。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用不同名称指称,但重要的是如实表达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更的真实内涵.这一变革的本质在于把社会现实生活和实践的观点当作新哲学的根本观点.作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是与辩证的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历史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严密的内在逻辑和理论体系,但它又反对以思辨形而上学、绝对理性主义等为特征的体系哲学.  相似文献   

20.
  焜董   《社会科学研究》2013,(1):125-129
在最一般的意义上,实践具有多维综合统一的活动特性,它能够集中体现辩证法的一系列基本特征,因而,实践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两种不同的哲学,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是,实践唯物主义这一术语还仅只是从某种特定角度切入的一种特称,它并不能完全包容和覆盖辩证唯物主义的全部内容。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元理论,用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术语来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彰显的是一种具有普适性的全新哲学形态,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哲学史上应有之地位的体现。实践唯物主义这一概念并不能保证其必然具有辩证哲学的性质,它还可能是机械唯物论的,或甚至是庸俗唯物论的。实践唯物主义这一术语有赖于运用辩证法的原则对其进行具体解读。马克思和恩格斯当年创立的哲学仅只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一个历史形态。我们有必要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所提供的积极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能够代表当代时代精神精华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第二个历史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