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析赣南“一点两线”改革与发展的对策□蓝师萍京九铁路的贯通,给赣南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为“一点两线”(赣州市、京九铁路、105国道沿线,以下简称“一点两线”)区域经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交通便利,将极大地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赣南采茶戏的审美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南采茶戏已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它以赣南民歌小调为基础,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声腔体系.这种戏曲形式衬词独特、唱腔妩媚多姿、表演身段风格独异,真实地反映了赣南民众的喜怒哀乐、理想追求和精神个性,是客家地区民俗文化发展的结晶,具有浓郁的审美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3.
宋明理学在赣南□刘辉平宋明理学是哲学化的儒学,是宋代以来我国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亦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它主要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基本派系。理学在赣南的流传和演变,在赣南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即使在整个宋明理学史上,赣南之...  相似文献   

4.
温昌衍 《学术研究》2008,(4):141-146
词汇比较表明,大本营地区的客家方言分为三片:粤东、粤中为南片,赣南、闽西为北片,粤北为南北混合片.这种分片有语音旁证,也有其历史背景.就小片来说,南片可分为粤东小片、粤中小片,北片可分为赣南小片、闽西小片.其中粤中地区有一种"蛇话",也是客家话.  相似文献   

5.
去年二月胡耀邦同志在给白栋材同志的一封信中提出了发展赣南柑桔生产的方针。一年多来,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赣南柑桔生产和农村多种经营稳步地健康地向前发展。本刊约请赣州地区行署副专员张世琦同志撰写此文,谈谈该地区贯彻执行这一方针所取得的可喜的成绩和新的展望。  相似文献   

6.
围屋是赣南客家地区的标志性建筑,分布范围广泛,影响深远,与闽西的土楼、粤北的围龙屋同为客家民居经典.作为客家建筑文化的杰作,围屋被众多建筑学家所论述,但其文化内涵却未被研究者所深究.如果以人为中心,从筑、居、思的角度切入,分析赣南客家围屋的文化意蕴及其在整体客家文化中的建构意义,就能够十分清楚地发现:赣南客家围屋所体现的独特人居文化是中州古风与地方传统有机融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赣南是著名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当年的苏区干部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在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斗争的实践中,苏区干部形成了一心为民、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光荣革命传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近几年来,赣州地委充分发挥赣南的政治优势...  相似文献   

8.
厦门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的必然性、必要性和可能性厦门是我国东南地区、台湾海峡地区和我国经济大格局中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突出部位。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浪潮,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大汇合,迅速地改变了我国的经济地理格局。台湾海峡区域(台湾海峡两岸的闽台两省及其毗邻的粤东、浙南、赣南地区)作为一个大型的经济区,正在悄然崛起。中国经济发展的整体需要决定了厦门必须发挥国际大都市的作用。作为我国东南地区重要的经济特区,厦门的发展和该地区的繁荣息息相关。借改革开放之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正在…  相似文献   

9.
社会学副研究员:王明美王明美,1946年11月生于江西南康,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语系。先在部队农场锻炼,后分配到赣南师院工作。当过编辑,搞过宣传,做过团的专职工作,还一手创办了《赣南师院学报》。1980年参加中国社科院和各省、市、自治区社科院招...  相似文献   

10.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影响深远.红色文化建设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中具有“前提性”、“战略性”和“核心性”的地位与作用.因此,只有认清制约赣南原中央苏区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确定赣南红色文化建设的科学原则和现实路径,才能促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真正实现振兴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赣南地区,首次试行租赁改革的企业只有三家。会昌县重有色金属加工厂,是其中之一。 当年邹人萍厂长刚到会昌县重有色金属加工厂时,看到的是:  相似文献   

12.
赣南客家山歌的保护与创新是一个两难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切入点应该放在对赣南客家山歌的艺术特质的正确认识上。创新的策略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只有结合赣南客家山歌原有的创作、演唱等特色,借鉴我国少数民族优秀歌曲的音乐元素,结合时代音乐发展的特点,使赣南客家山歌通俗化、合唱化、器乐化以及演唱语言多样化,才能使赣南客家山歌唤发出新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赣南山区社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南是典型的山区。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赣南在社会经济诸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但其发展速度没有赶上江西全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在分析了制约赣南发展的诸多因素之后,本文提出了几条加快赣南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江西社会科学》2016,(7):61-67
产业扶贫是革命老区探索脱贫致富的内生性机制,是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的关键路径,对于促进就业、拉动经济增长、带动贫困农户增收具有重要意义。赣南老区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也是全国贫困人口集中的地区,占江西贫困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本文以赣南革命老区为例,总结出赣南老区探索产业扶贫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农户"、"金融服务+"、"特色旅游+"、"互联网+"、"移民搬迁进城进园"五大模式,剖析产业扶贫中的四大矛盾,提出产业与规划、产业与生态耦合、产业技术带动与推广、企业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政府投入与社会资本、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六统一"等破解路径。  相似文献   

15.
抗战以前广东与赣南钨业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南钨业的发展与广东的关系非常密切。广东人既是赣南钨矿的重要发现者,又是赣南钨业开发的积极参与者。在赣砂外运方面,广东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利用粤军参加“围剿”江西红军的机会,广东还得以长期控制赣南钨业。赣南钨业与广东的密切关系主要是由两省(地)之间密切的地缘与亲缘关系及较强的经济互补性所决定的,对促进赣南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蒋经国“建设新赣南”的真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当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统治区“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军队节节败退,官员腐败成风,百姓怨声载道的时候,在江西赣州这块地盘上,蒋经国自1939年夏到1943年冬,煞有介事地搞起了所谓“建设新赣南”,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对此,当时国民党控制的大小报纸就像捞到了一棵救命稻草似的,把它吹得天花乱堕,以致有的外国记者也跟着说了许多好话。那么,蒋经国“建设新赣南”,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呢?初练拳脚:确立“太子”地位要知蒋经国“建设新赣南”的真相,就得从他由苏联回国后为什么要到赣州上任说起。1925年,孙…  相似文献   

17.
海峡西岸的福建、粤东、浙南、浙西南、赣东、赣东北、赣南等地区由于自然特点、以往的历史文化积累等因素,形成了具有海峡西岸自身区域文化特色的生产力布局,加之与海峡东岸台湾的历史渊源,也对生产力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 龙川县总面积3089平方公里、人口76.1万、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32.7万人,随着正在动工兴建的广梅汕铁路与规划兴建的全国南北第2条大动脉京九铁路在该县交叉接轨,该县不久将成为福建漳厦地区,江西赣南地区,广东潮汕、梅州、惠州、广州、深圳、珠海,直至香港九龙的结合部,成为重要交通枢纽和广东独有的中转站.  相似文献   

19.
傅丽 《江西社会科学》2005,(12):134-138
在21世纪全球越来越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文化背景下,在我国各民族社会走向现代化、全球化的过程中,赣南客家原生态文化的保护也备受关注.中村傩舞是赣南客家原生态文化的活化石,文章通过对它的分析来探讨赣南客家原生态文化的特性及其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论宜章县脐橙生态种植模式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敏 《中文信息》2013,(8):123-123
宜章县因其独特的气候条件、丰富的土地和水资源而成为甜橙的适宜栽培区,2003年宜章被农业部规划为“赣南一湘南一桂北”脐橙优势产业带的主产区。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宜章脐橙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至2011年,全县脐橙种植面积已达到10.2万亩,产量提升为4.48万吨,占全县水果总产量的55.31%。结合宜章县县情,研究适合宜章地区的脐橙生态果园并进行推广建设,对宜章的脐橙产业和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