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计划 (NMD)已经引起了包括欧洲盟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广泛注意与批评。欧美对导弹威胁的不同评估、不同的安全观及不同的战略追求是造成双方在NMD问题上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NMD将使欧洲加深对美国“延伸威慑”保护的怀疑 ,进一步加剧大西洋两岸防务分离的倾向 ;还将使欧美在裁军问题上的裂缝加大。作为美国最重要的伙伴 ,欧洲各国在NMD问题上的立场与态度对美国NMD的决策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美国必须充分考虑盟国的意见 ,避免联盟关系因此恶化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初,面对美苏核均势下前苏联咄咄逼人的对外扩张形势,美国里根政府决定重整军备,提出战略力量现代化计划,发展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彻底消除前苏联的核威胁。除了里根个人对导弹防御的兴趣和信念,其白宫幕僚和以特勒、本德森为代表的政府外游说集团的支持与建议,也为里根推出"战略防御计划"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战略防御计划"的提出标志着美国核战略思想由"相互确保摧毁"转向"相互确保安全"的重大转变。虽然它引发了美国朝野的争论,但依然开启了美国导弹防御系统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奥巴马政府继承了小布什政府部署全球导弹防御系统的政策,在完成美国本土和东欧的反导部署之后,转向亚太特别是向东北亚地区扩展。亚太反导部署已经成为美国全球导弹防御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以来朝鲜核导计划的发展,特别是2016年的两次核试验促使美韩决定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这使得东北亚国际关系和安全局势愈加复杂和危险,也给中国的安全与外交带来严峻挑战。中国有必要冷静分析和应对,从中美关系的角度寻求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王政达 《国际论坛》2022,24(1):98-126
基辛格提出了威慑分析框架,认为威慑需要实力、使用实力的意志以及潜在的进攻者对这两方面因素的综合评估等三方面因素的结合,但他没有对这一分析框架进行深入分析。本文跳出从战略稳定性角度分析核威慑的传统思路,把认知和心理因素植入核威慑分析之中,对基辛格建构的威慑分析框架进行了细化,并将其用于核威慑分析,把威慑的三个构成要素置换为核实力基础、核威慑信号传递和核威慑心理博弈三个变量,把核威慑界定为在核力量基础上通过信号传递进行的心理博弈。影响核武器数量规模的因素分为国家政策因素、确定一国核武器数量的直接依据、国家资源约束和国际环境的影响。核威慑信号传递包括口头信号传递、书面信号传递、捆绑信号传递和行动信号传递四种方式,每一种传递方式各有其传递路径。在核威慑心理博弈部分,分析了对核威慑正确认知的形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核力量平衡国家间的核威慑心理博弈、核力量悬殊国家间的核威慑心理博弈和导弹防御系统对核威慑心理博弈的影响。分析核威慑中核力量与使用核力量意志的关系、描述核威慑过程中信号传递的方式与路径和威慑与被威慑双方的心理博弈过程,对于分析核威慑有效性、维持大国间战略稳定性,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台海局势的脆弱及其内在危险性都需要得到及时关注。4月,美国将就向台湾出售常规武器进行第二轮谈判。这个决定在去年被延迟了,因为向台出售装备战斗控制系统和反导弹防御系统的“宙斯盾” 级驱逐舰的消息会异常敏感,并且也会陷入与北京的外交危机中。果真如此,那么政府必须作好与中国闹翻的准备。政府也同样要面对帮助台湾提高军事指挥控制系统以及为岛上提供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我国报业发展若干趋势与竞争对策(上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拆除壁垒 ,报纸扩张市场 ,推动着全国统一报业市场的形成。需要重新思考战略布点 ,展开争夺合作伙伴的竞争 ,做好主流新闻。在区域市场 ,细分市场极为动荡不宁。要警惕细分市场变坏 ,要考虑反细分突围 ,最值得关注的细分市场变化 ,是机关报与都市报的对接提速。外来者入侵本地市场 ,越来越成为普遍现象 ,要认真部署积极防御 ,当前尤其要重视封锁与威慑的前沿防御、正面与侧翼的反击防御、自己打自己的深层防御  相似文献   

7.
近来,俄美围绕着东欧导弹防御系统的部署等问题展开的斗争不断升级,并导致双方关系的日益恶化,俄美新的"对抗模式"逐渐形成;美国执意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极力向独联体渗透以及俄美在"民主"等问题上的分歧是俄美对抗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8.
<正>美国《国家利益》近日发文,仔细审视一下美俄两国的战略导弹防御系统,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不论是当前还是在可预见的未来,假若爆发全球核战争,这些导弹防御系统都无法影响战争的结局。鉴于此,或许可以相当肯定地说,未来15至20年不会出现核威慑式的威胁,因此世界大战根本打不起来。尽管如此,至少还需对战略安全问题做出具有指示意义的预测。为此须思考可能出现的应对当前及未来导弹防御系统的各种办法。高超音速机动滑翔器高超音速武器这一话题在当下非常流行。军事大国  相似文献   

9.
美国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计划,对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的发展有着诸多深远的影响。对美国导弹防御计划的不同反应,直接造成了欧盟内部的分裂,影响了中东欧新入盟国家的安全与防务选择;该计划刺激俄罗斯对欧洲态度进一步趋向强硬,使欧俄关系出现新的不稳定因素;欧洲在安全与防务领域重新陷入严重依赖美国的境地。东欧反导计划从根本上阻碍了欧盟安全防务一体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美国导弹防御计划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 0年代以前 ,美国主要推行被动防御战略———即通过“相互确保摧毁”的核威慑防止来自苏联的攻击。里根时期推出“星球大战”计划 ,实现了从消极防御到积极防御的转变。冷战结束后 ,美国出于建立单极世界的需要 ,对安全形势进行了新的评估 ,对“星球大战”计划进行了变革 ,抛弃了其中过于理想的部分 ,提出并开始建立弹道导弹防御系统 ,以对付所谓“无赖”国家的导弹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