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探讨精神科恢复期患者出院前心理护理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精神科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出院前的100例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出院前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而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里护理干预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检验分析,其结果表明上述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基础上,对精神科恢复期患者出院前进行心理护理,其治疗效果更显著。因此,该方法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2.
探讨心理护理在精神科治疗康复中的临床效果。选取某医院精神科在2013年3月-2014年4月期间收入院治疗的100例精神病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性格改变、行为异常、言语异常发生率及病情复发率,综合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性格改变发生率8.00%、行为异常发生率12.00%、言语异常发生率20.00%、病情复发率24.00%、治疗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患者的性格改变发生率26.00%、行为异常发生率28.0%、言语异常发生率48.00%、病情复发率60.00%、治疗有效率为76.00%;两组数据差异均显著(P0.05)。精神科治疗康复中应用心理护理,有利于纠正患者异常的行为及心理,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病情复发,具有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CTA(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检查患者心理状况、检查成功率、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冠脉CTA检查的50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250)和对照组(n=250),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心室率控制、呼吸屏气训练。结果:487例患者最终完成冠脉CT检查,其中研究组中2例、对照组中11例因严重焦虑恐惧及屏气不佳终止检查。研究组焦虑症状、心率、血压变化明显低于对照组,检查的成功率及图像质量显著提高(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减小冠脉CT检查患者的心理应激,提高检查的成功率及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不同年龄阶段心理护理对患儿精神状况及手术配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时间段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儿科患者,按照年龄平均分为甲组、乙组各60人,其中4~7岁为乙组,0~3岁为甲组。之后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甲组、乙组各自分为观察组(甲1、乙1)及对照组(甲2、乙2),各30例。应用传统术前准备的是对照组(甲2、乙2),而按照患儿不同年龄阶段进行心理护理的是观察组(甲1、乙1)。在护理治疗结束之后,记录分析下患儿手术前后血压和脉搏变化结果,以及配合程度、恐惧感,对不同时期儿科患儿的心理特点及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在手术前后,观察组及对照组患儿的脉搏及血压有显著性差异,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脉搏稳定性及血压稳定率均较为优异,因此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在手术前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恐惧感更低,且手术配合程度及精神状况均较为优异,因此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针对不同时期儿科患者,采用相应时期合理的护理工作,以及按照不同阶段患儿心理特点展开的心理护理,可将患儿术后恢复率提升,对患儿疾病治疗有积极意义,可将患儿手术成功率提升,改善患儿精神状况,提升手术配合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阶段心理干预在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重症肌无力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分阶段心理干预,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在患者术后5天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焦虑和抑郁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经过腹腔镜手术的胆囊结石患者在术后接受优质护理方式起到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80例胆囊结石患者,治疗时间为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这80名患者的手术方式均为腹腔镜手术。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各40人。一组为对照组,在腹腔镜手术后进行常规护理干预。一组为观察组,在腹腔镜手术后进行优质护理干预。通过护理干预使患者术后身体可以得到有效地修复。在护理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包括术后恢复时间、生活情况、疼痛程度评估。调查患者的满意度。将两组患者的术后生理指标与个人满意度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比较两种护理方式起到的作用。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相对较短;生活质量较好,疼痛改善状况较为优良,均优于对照组;调查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更高。在几项数据的比较中,P<0.05,数据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胆囊结石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后,在术后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对患者的恢复更有利,加快患者身体恢复,提升了生活水平,明显减弱患者身体上的疼痛感,提高了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孙润霞 《科学咨询》2023,(1):111-113
目的 评价将优化护患沟通护理措施施于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目标选取2019~2020年甘肃省定西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下肢骨折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与优化护患沟通护理(观察组),从并发症、满意度、患者焦虑(SAS)、抑郁(SDS)情绪评分等方面来对比两种护理方式的差异。结果 焦虑、抑郁评分比较,观察组更低(P<0.05);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更高(P<0.05);并发症发生概率比较,观察组更低,统计学数值P小于0.05。结论 针对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以常规护理为基础联合优化护患沟通护理,可以对患者心理情绪的改善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以此确保治疗效果,控制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40例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心理护理对产程进展的作用。方法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A组,对照组B组各120例,结果两组产妇所用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等经统计学处理,用X2检验进行比较:通过助产士心理护理,正常分娩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剖宫产及产后出血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接受过心理护理产妇平均产程缩短,难产减少,避免不必要的剖宫产,不同程度的支持、保护和促进了自然分娩,降低了剖宫产的手术率[1]。  相似文献   

9.
陈容  陈凤 《科学咨询》2023,(4):139-141
目的 探讨信息—动机—行为(IMB)模型护理对哮喘患者的效果及对动脉血气、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接诊的60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IMB模型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连续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在临床疗效、动脉血气指标及生活质量上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PaO2、SpO2水平为(88.46±6.73)mmHg、(86.25±12.3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3±7.94)mmHg、(78.37±13.62)%,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PaCO2为(34.48±8.62)mmHg,低于对照组的(40.63±6.24)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家庭生活、精神动力、社会交往及心理承受评分分别为(39.14±1.58)分、(35.02±1.57)分、(37.20...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治疗脑出血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脑内血肿清除治疗;治疗组患者行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根据血肿清除率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 ),对比治疗前后以及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综合评价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血肿平均清除率(94.8±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8±3.3)%;术后2个月治疗组的GOS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治疗组的GCS及Fugl-Meyer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可行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危象预见性护理在重症肌无力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重症肌无力术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危象预见性护理,根据评分的不同给予个体护理,观察患者术后咳嗽效果、肺部感染及肌无力危象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术后咳嗽效果好,肺部感染及无力危象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脊髓损病人膀胱功能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制定膀胱功能临床训练护理路径,回顾性调查某医院2011年8月-2013年7月脊髓损伤病人32例,实施护理路径组17例,膀胱功能训练过程中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15例,实施传统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住院天数、留置尿管时间、病人满意度及泌尿系感染率。结果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病人住院天数、留置尿管时间缩短,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满意度明显提高,泌尿系感染率明显降低。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缩短脊髓损伤病人住院天数和留置尿管天数,降低泌尿系感染率,同时还可以提高病人的满意度,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新的护理管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推拿对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至2012年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运用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的推拿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对照组总有效率83.3%,两组对比有明显统计意义。结论:温针灸配合推拿是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有效方法,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并分析小骨窗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两种治疗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到2022年3月期间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表法对并其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研究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方式。结果 研究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情况,主要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研究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研究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包括肺部感染、再出血以及颅内感染等情况的总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小骨窗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二者治疗方式均有效果,但是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明显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目前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就甲孕酮与二联抗生素对子宫内膜炎的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入院的子宫内膜炎患者90例,以每组45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采取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和甲硝锉(葡萄糖注射液),同时所有病例口服甲孕酮;对照组则仅进行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和甲硝锉(葡萄糖注射液)。通过统计和对比两组病例的治疗情况和效果,观察不良反应并予以记录,评价该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统计后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明显,临床显效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选病例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但有嗜睡、疲倦、头晕等状况出现,停药后不良反应即消失。结论:甲孕酮与二联抗生素对子宫内膜炎的联合施治方案对于子宫内膜炎较单独以二联抗生素进行治疗疗效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过氧化碳酰胺联合新三联治疗胎儿宫内窘迫的疗效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期间在莆田荔城区医院接受治疗的64例分娩时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的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按照随机方式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新三联治疗,对研究组患者进行过氧化碳酰胺联合新三联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胎儿的胎心改善率(96.88%)与对照组胎儿(62.50%)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重度窒息、轻度窒息、正常的新生儿例数(0例、2例、30例)与对照组新生儿(3例、9例、20例)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分娩时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的患者使用过氧化碳酰胺联合新三联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探讨PDCA循环在护患沟通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护患沟通管理及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情绪评分、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干预组SDS、SAS评分分别为34.5±6.8、34.2±2.4,明显低于对照组42.3±7.2、45.8±2.7;干预组患者满意度(81.81%)明显高于对照组(64.58%);干预组护患纠纷率(10.9%)明显低于对照组(22.91%),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PDCA循环促进护患沟通,使患者心理情绪改善明显、满意度提高、护患纠纷下降,PDCA循环对护患沟通管理的持续改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孙润霞 《科学咨询》2023,(2):127-129
目的 针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术期患者的整体护理措施研究。方法 病例选取2019~2020年来甘肃省定西市人民医院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高龄股骨胫骨骨折患者120例,均分为两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对照组)及整体护理(观察组),对两种护理方式下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操作时间、术后功能恢复情况、住院耗时以及术后引流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功能恢复有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概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引流量、住院耗时以及术中操作时间比较,观察组显著更优(P<0.05)。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以及负面情绪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数值P小于0.05。结论针对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高龄股骨胫骨骨折患者,在其围术期落实整体护理措施的意义在于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与疼痛、缩短术中操作时间、减少并发症、减少引流量。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能帮助患者尽早出院,短时间内快速恢复患者的各项功能,确保理想的治疗效果,推广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治疗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46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2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治疗,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所有观察指标比较对照组疗效明显(P<0.05),特别是心绞痛伴发高血压的患者。结论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能降低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氧耗量,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适合全麻扁桃体切除术后患者的舒适护理模式。方法:将220例在全麻下行扁桃体切除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舒适组,常规组按照全麻扁桃体术后护理常规护理,舒适组在术后改进护理常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结果:舒适组患者术后舒适程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1)。结论:应用舒适护理模式能有效增加全麻扁桃体术后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