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般说来,中国传统文化可划分为上层文化和民间文化,各个地区的民俗是形成民间文化的重要源泉。民俗内容丰富,举凡平民百姓的信仰崇拜、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岁时习俗、娱乐演唱等等均可列入,是一种综合的文化现象,故也有称之为民俗文化的。北京的民间文化(或民俗文...  相似文献   

2.
“北京人”与中国民族的由来孙常炜孙常炜,男,台湾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大学教授。近日报载:名震全球为人类学家、古生物学家及考古学家一致高度评价之‘北京人”(Pekinensis)骨骸化石,已于二次世界大战时遭日本人毁坏,无法寻获;令人悲痛不已!因“北京人...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择17种北京画报和6种上海画报,同时补充以档案、野史、笔记、小说、竹枝词等多种材料,揭示图像资料关于帝都北京的记忆、想像、窥视与重现,解读清末的文化变革,集中地探讨了“城阙”所凝聚着的历史意识,“街景”所体现的空间布局,以及旧俗新知所表露出来的万种“风情”。  相似文献   

4.
开光明傅憎享“西门庆要亲自与他开光明,强着陈经济做孝子,与他抿了目。”(第63回)吉林文史版《金瓶梅词典》引姚灵犀《金瓶小札》,“以水滴入死者目中,为之冥目。”此说不确,“开光”与“抿目”是两码事。“开光”是以水(或酒)为死者“洗眼儿”,使之眼目光明...  相似文献   

5.
充分认识传统文化与文化力对社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吴光吴光,男,1944年生,浙江省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杭州310025)(一)从“《论语》加算盘”名言看“文化力”研究现代市场经济或企业文化的人们差不多都很推崇日本“株式会社”的创始人、号称“企业之王”...  相似文献   

6.
论北京民俗文化史的分段及特点刘宁波大约在五十万年以前,就有原始人类在北京地区生息繁衍,北京由此踏上了文明历程,开始构筑自己特有的文化体系。从“北京人”开始,到边防重镇、千年古都,一直到新中国建立,北京无时不沐浴在北京人那智慧的光辉之中。这样一个具有着...  相似文献   

7.
禁忌是一种民俗事象。所谓“禁忌”,我国古籍早有记载,如论述秦汉以前各种礼仪制度的儒家经典《礼记·曲礼》即载:“入竟(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汉书·艺文志·阴阳家》中的“及拘者为之,则牵于禁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大概是“禁忌”...  相似文献   

8.
从东海神木传说到庄子的鲲鹏扶摇意象朱任飞1古代世界许多沿海地区都有神木传说。如北欧神话里一棵巨大的白杨树名为伊格特莱息尔(Yggdrasil),是宇宙之树,时间之树,或生命之树,“著根于近海之地,著根于靠近乌尔达尔(Urdar)泉水的神之家宅”①;美...  相似文献   

9.
查常平 《社会理论》2008,(1):127-136
初期道教,指公元2世纪末(东汉末年)至6世纪末(南北朝前)的道教。其核心教义为“长生不死”、“肉体飞升”或“肉体成仙”。对于个体的道教徒而言,这意味着“精、气、神三者混一而成仙”;对于作为一个宗教共同体而言,其目的是“天、地、人三者合一以致太平”,达成肉体生命的共在。在时间上,道教的初期相当于基督教的早期,即逼迫时期(公元100~313年)和国教时期(公元313~590年)。与之对应的初期基督教,  相似文献   

10.
水鬓     
水鬓傅憎享“两道水鬓,描画得长长的。”(4回)几部《金瓶梅词典》皆谓:“用榆树皮贴拢一起,故称。”用水或油只是梳理头发之方法,而不是“水水鬓@傅憎享...  相似文献   

11.
清代满汉民俗变迁的思考金丽婷,王伟业所谓"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一种相沿成习的东西。有清一代,满汉民俗变化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从清兵人关(1644年)到鸦片战争(1840年)前,是满汉民俗变化的第一个阶段。这一阶段,清...  相似文献   

12.
近代北京群众性学术社团的发展常润华在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自元代起,就曾出现过群众自发组织的,带有学术性的社团组织。如在元成宗元贞年间及大德年间(1295—1307年),在大都(今北京)由当时的一些文人、艺人,先后自发组成“元贞书会”和“玉...  相似文献   

13.
第二届“中国妇女与发展研讨会”综述刘伯红金一虹刘伯红,女,1951年出生,全国妇联研究所理论室主任,副研究员(北京,100731);金一虹,女,1947年出生,江苏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南京,210013)。第3届“中国妇女与发展研讨会”1997...  相似文献   

14.
东亚佛教的未来不是梦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长,《佛教文化》杂志主编何云(北京100031)我之所以要仿流行歌曲的词来作笔谈标题,是因为在二十世纪末的东亚主流文化里,佛教文化还常常容易被人们认作非主流的微弱声音,还会被当作“梦话”视之———比如说,当我...  相似文献   

15.
文化人类学的现状和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人类学的现状和前景[俄]Ю.叶梅利亚诺夫由之译文化人类学(美国采用的术语),或社会人类学(欧洲常用的术语),已历史地形成为人学()的一个分支,它曾经通过了解该民族文化的尝试,来研究“异域的”,主要是尚无文字的民族(见J.查普林:《心理学词典》,纽...  相似文献   

16.
大克鼎者,又名克鼎或膳夫克鼎。因系名克者祭祀祖父而制之家庙宝物,实乃西周中晚期之重器珍品。铸造于西周孝王(公元前10世纪末)时期,出土于陕西扶风县(光绪年间),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大克鼎与毛公鼎、大盂鼎并称“海内青铜器三宝”。  相似文献   

17.
浩然 《创新时代》2011,(8):72-73
那些动辄以“某某名人故里”或单纯的炫目科技来贴金的城市,已经多少让人感到乏味和厌倦。取而代之的是挖掘出真正的城市文化底蕴与内涵,并借助视觉科技适度展现,已渐成最主流的城市文化推广思路。由此,一批识破商机的公司应运而生,北京光影梦幻城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影梦幻”)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8.
方衍主编的《黑龙江古代民族关系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每每读之,总有一种“不闻大论,则志不宏”之感。 其一,一手的资料,立说有据。 君子论事援其本的。民族或民族集团,其初期的几个或数个民族或部族,经过政治和经济变革,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往往为一个强大者所统一。比如,辽朝东西朔南,臣服的诸国和部族,不可谓不多,《辽史》记其属国59个。(这里所说的属国,即民族或民族集团)。经过本书作者考证有60余国。兴宗重熙十七年(1048年)三月条载的铁不得国,圣宗统和元年(983年)五月条载的敌毕、迭烈;…  相似文献   

19.
日本服装禁忌与中国民间信仰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马兴国禁忌在民俗学中又称为“塔布”(tabu),就其实质,是一种社会心理层面上的民俗信仰,具有心理信仰、习惯势力、群体趋同力所凝汇成的巨大驱策力量。由于中日两国人民处于一衣带水的地理位置,拥有2千余年频繁交...  相似文献   

20.
“千石之官”和“猗顿之财”──王充论扬雄、桓谭周桂钿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年),四JI旧B县人,少年崇拜司马相如,学写赋。四十二岁人京,由蜀人杨庄推荐,得到汉成帝赏识。“孝成玩弄众书之多,善扬子云,出入游猎,子云乘从。”(《洪文》)扬雄跟随汉成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