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何伟、韩志国二同志在今年《中国社会科学》第二期上发表的《试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全方位开放》一文(以下简称《试论》),探讨了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的开放问题。读后很受启发,在大多数问题上也有同感。但对《试论》中关于劳动力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仍然具有商品的性质”,“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重属性”的观点与分析,我有不同看法。 一、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中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是否消失的问题。《试论》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生产力不发达,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费用主要由个人承担,所以劳动力仍然是个人所有,劳动者仍然存在各自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国家和集体又占有和支配着生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劳动力的流动和开放劳动力市场,已提到议事日程上了。本文试图就两个基本理论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传统的观念是不承认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分离,认为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是生产资料的主人,个人劳动力也联合成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或者说劳动力也是公共占有,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属于同  相似文献   

3.
(一) 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个人所有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重要前提Ⅰ劳动力所有制形式是由劳动者“生产能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劳动力个人所有制,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劳动者主体对客观存在着的劳动力的关系;进一步说,是在生产过程中作为主观生产要素的劳动力是否归其本体(个  相似文献   

4.
试论等劳交换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优化配置,必然表现为市场形式。我认为这种市场的本质是等劳交换,宜称为等劳交换市场。这里谈几点看法。等劳交换市场存在的必然性我在1986年9月20日《光明日报》发表的《略论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和形式》一文中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中的劳动力不是商品,劳动力买卖不是劳动力流动的根本原因。这并不意味着否认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需要市场形式,相反,我  相似文献   

5.
劳动力的市场交换性质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市场化进展迅速,但是,劳务市场的发展却相对滞后。之所以这样,除了客观条件的制约外,理论认识的模糊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究竟具有什么性质,实践要求理论对此作出明确的回答。为此,有必要对我国劳动力配置、流动的现实作些分析。 我们的考察就从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开始。作为劳动力的需求方,这些企业的产权关系比较明确,是独立的利益主体,在用工——招收和辞退上享有充分的自主权。作为劳动力的供给方,劳动者能够自主支配属于自己的劳动力,在就业——择业和辞职上享有充分的自主权,也是独立的利益主体。这两个利益主体在没有外力干预(国家的统包统配对他们不起作用)的情况下,通过平等协商而结成的劳动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市场交换关系。  相似文献   

6.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劳动者,按其获取收入的方式可分为工资劳动者与非工资劳动者。工资劳动者又可分为在企业工作的工资劳动者(简称企业劳动者)与在事业、机关工作的工资劳动者(简称事业劳动者)。随着国家控制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新体制的形成,企业劳动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原有劳动就业制度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矛盾日益突出。怎样改革这一制度,能不能逐步取消国家对劳动力的统一分配和终身就业制,开放劳动力市场,让企业自主地招聘工人,让劳动者自由地选择职业?这个问题已经十分迫切地提上了改革的议事日程。但是,要实行这样重大的改革,在理论上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有许多问题需要加以论证。比如,让劳动者自由择业的理论根据是什么?开放劳动力市场是否意味着劳动力成了商品?劳动者不由国家分配,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劳动力作为商品,是具有产权关系的。劳动者一旦进入市场,劳动力产权就必须发挥作用,并表现出来。在劳动力交换的过程中,劳动力的产权归劳动者所有,劳动力的使用权创造价值和社会财富,但劳动力所有者凭借产权要参与对社会财富的分配。当前,我们确定劳动力产权关系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黑龙江省劳动力市场目前取得的进展   目前,黑龙江省劳动力市场已初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正在朝着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的目标迈进。具体表现在:一是市场主体基本确立。劳动力市场供求主体较比过去已发生根本性转变,供方主体由企业代替了国家,求方主体由劳动者代替了国家。通过市场寻找劳动者和工作岗位已经成为企业和劳动者的自觉行为。二是工资作用逐步发挥,工资是调节劳动力供求的价值信号,是劳动者就业的重要标准。随着企业分配自主权的不断扩大,劳动者工作报酬越来越直接地表现为通过与企业的协商方式来进行,企业依…  相似文献   

10.
劳动力流动要求形成劳动力市场.开放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意味着让劳动力从行政分配领域走向流通领域,用市场机制来分配社会劳动力资源,让企业和劳动者自主地选择人员和职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为什么还存在劳动力市场,理论界已经提出了许多理由,本文从另一个角度对这一问题作点论证.  相似文献   

11.
经济管理体制反映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它主要涉及国家、企业和职工以及国家、集体和农民的物质利益关系。适应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经济管理体制必须是能够兼顾国家、企业(或集体)和劳动者个人的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保证国民经济平衡地、持续稳定地增长。本文着重探讨国家和企业的关系对国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逐步建立,开放劳动力市场,就被提上我们经济工作的议事日程。这是一个新事物,需要对它从理论上、实践上进行探索。 流动所需 势在必行 有没有必要开放劳动力市场?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回答应是肯定的。这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劳动力需要流动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3.
劳动力所有制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又很有现实意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劳动力所有制的性质,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有助于对劳动者个人物质利益的关心,从而提高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是国家(包括中央和地方)、集体(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和劳动者个人三者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认真研究他们的内在联系,正确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对于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调动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它的经济需要是千差万别的,经济关系是错纵复杂的,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劳动者收入分配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者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则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者收入分配的原则是按劳动力要素价格分配;另一方面,在公有制企业内部,劳动者收入分配的原则是按劳分配。由市场经济所决定,劳动力可以在劳动力市场上自由流动,并且以劳动力市场为媒介,在企业之间自由转移,因而,按劳动力要素价格分配原则与按劳分配原则两者之间是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按投入取得报酬的分配原理、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的劳动力个人所有权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出发,社会主义企业工资改革必须把工资决定权逐步下放给企业,使企业成为工资杠杆的操纵主体;同时,把职工工资区分为“必要工资和“分享工资”两部分,以克服目前企业工资与上交利税挂钩所产生的企业利润与工资相哄抬的弊端;劳动者个人的工资由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双方协商、选择工资分配形式确定。应将目前企业工资与上交税利挂钩或与产值、产量等经济效益指标挂钩浮动的模式改变为“企业自主分配、国家间接调控”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企业是一种经济联合体。它应当办成什么样的经济联合体,具有哪些特点;企业必须有哪些职能;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为什么必须建立和健全经营机制等等,应当从理论上弄清这些问题,才有可能逐步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企业经济活动的规律性。 (一)社会主义企业的特征 社会主义企业,是生产资料同联合劳动者在一定范围内(社会、地区或集体)直接相结合(当然有一个发展过程)的、从事生产或经营的、实行经济核算制并且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经济单位或经济组织。在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下,它又是独立的商品生产或经营单位。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在这种形式下,生产什么样的商品,采用什么方法生产以及生产出来以后谁将得到它等问题,都依靠供求的力量来解决。 市场经济有三个特点: 1、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是独立的法人,是市场的主体。 2、社会再生产的总过程,即生产、交换、分配、消费都与市场有密切的联系,企业之间的联系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的。 3、市场机制是经济内在的主体机制,市场机制调节资源的配置,市场机制调节着整个社会经济,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基础。 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通过市场组织经济的一种形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有三个特点; 1、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是市场的主体。 2、市场经济关系中存在着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 3、国家在全社会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对全社会的供给与需求实行有计划的调节,即宏观控制。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标志着我国的改革,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十四大前的改革,主要是通过“大包干”和“承包”等形式来激发个人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现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是  相似文献   

19.
(一)讨论要不要开放劳动力市场,首先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劳动力市场.我认为,尽管劳动力市场可能规模不同、大小各异、形式多样,但应有实质的共性、相同的特征、确定的涵义.应该说,劳动力市场不论它有怎样的多样性,但它的实质应该是商品交换的场所;不论它有多大的计划性和适应社会主义要求的可变性,但必须是以劳动力价值为基础的通行等份交换的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是不是商品?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如果继续否认其滴品性,公有制经济的劳动者能否进入劳动力市场,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又该如何建立;如果承认其商品性,劳动者的收入是不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按劳分配又该如何进行。显然,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它关系到企业的深化改革,关系到市场体系尤其是要素市场的培育,关系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劳动用工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的确立,等等。我们认为,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的商品性是有客观依据的。一、在现代商品经济中,商品价值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