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晨  蒋浩 《理论界》2004,(6):264-26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这就对企业管理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着重探讨了儒家文化同现代企业管理者的素质之间的关系,阐述了“恭、宽、信、敏、惠”对于现代企业管理者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问题仍然存在着不同的阐释.其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人、实践、社会和历史四位一体的本体论"现实的个人"是核心概念,是个人能力、个人需要和个性意识以及个性化的价值观念的统一体;实践是个人能力的形成和发挥、个人需要的满足、个人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彰显;社会和历史分别表现为其空间和时间.  相似文献   

3.
“兴、观、群、怨”说与《孔子诗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诗学的纲领,它建立在周代传统诗教基础上,并植根于孔子思想体系之中,其主要特点是强调诗歌的政治和道德功能。而《战国楚竹书》中的《孔子诗论》继承或内在地把握着"兴、观、群、怨"的诗学思想。解读二者的关系及其内涵有利于理解孔子及其后学的诗学特征。  相似文献   

4.
儒、墨、道、法四大流派是中国古代“治国平天下”理论的主要创制者。他们的“治平”理论具体化为“治平宗旨”、“目标模式”、“方法策略”,既各不相同,异彩纷呈,又传承互补,共同汇聚为中国古代基本完备的传统治理理论,构成华夏传统文化的一大主题  相似文献   

5.
论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和美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对本国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各自的特点,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不少有益启示,用以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6.
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资.近年来,水资源本来就贫乏的形势更加严峻.为此,全党全民必须树立水忧意识,节水和开发水资源并重,实施可持续发展,以造福子孙后代,为人类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8.
本文借鉴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从制度、激励、组织和能力四方面建立分析框架,认为新农村建设实际上也要从制度、激励、组织和能力上解决先进或适用生产要素向农业或农村转移和灌输问题,并从这四个方面对新农村建设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这种分析框架的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9.
哲学最高目标是追求真、善、美,本体论是关于一般存在的哲学,它是真、善、美的统一。真,侧重于主体对客体的一致;善,侧重于主体自身实现性和必然性的尺度;美,则是在真和善基础上的侧重于协调自由。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的姓名文化传承到今天,仅保留了姓加名的命名形式,而摒弃了字号。本文从论述中国目前的姓名管理制度出发,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体系不完善,重名现象严重,没有充分保障公民的姓名自主权,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等。我们通过对比古今海外的姓名管理制度的优缺点,认为一个较为完善的姓名管理制度应该做到既能充分保障公民的姓名自由,又能传承其传统文化,并且能有效地避免重名问题。由此,我们提出应该修改身份证条例,实行姓、名、字号一个都不能少的命名方式。  相似文献   

11.
时宏宇 《东岳论丛》2012,(11):117-121
宗白华立足于中国的生命哲学,汲取中国古典的智慧,构建起以“道、气、象、和”为核心范畴的生命哲学体系.道是其生命哲学的元点,气是其生命哲学的母体,象是其生命哲学的形态,和是其生命哲学的至境,这些范畴最后都归结于“生命”.这个生命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宗白华提出了“生生宇宙”的说法,他认为中国的时空观是时间率领空间,是一种生命的变动的空间而非西方传统的几何空间,这正是中国哲学、艺术的特点,宗白华的哲学体系焕发出生命流动的光辉.  相似文献   

12.
在媒体发展日益多元化的时代,广播电视新闻依然占据新闻传播的主要渠道,新闻播音主体的角色定位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新闻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与社会发展、媒体功能相适应,同时又要与节目定位相统一。通过总结新闻播报的播、说、评、演四种形式,简要分析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发展问题。通过论证,要求播音主体要清醒地摆放自我定位,认清"自我"角色,充分调动"话语意识",最终目的是让不同类型的新闻节目选择适合的播报形式,让不同类型的主持人驾驭适合自己的新闻栏目,提高新闻的传播水平。  相似文献   

13.
洋务运动之后,伴随着我国早期工业化而导致的近代工业文明与传统农业文明的区别与并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渐露端倪。在此种历史情形下,张之洞对近代农业、农村、农民的认识,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而且对当今新农村建设不乏启示,不失为中华民族开始走向自觉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不同语言间交际的日益重要和不同语义对比分析的迫切性 ,讨论了如何从语义学角度对英汉语音义、词汇义以及句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 ,旨在为如何找出并讨论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和相似点方面作些努力探究。英汉语义的对比分析将有助于科学地进行跨文化语言交际和语言教学 ,也有助于新语义理论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夏、商、周之前还有个虞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树民 《河北学刊》2002,22(1):146-147
我国古代历史上统称是夏、商、周三代 ,有些古籍又称为虞、夏、商、周四代。作为虞氏的世系 ,现在可考的有幕等十五个名号 ,而不止是尧舜禅让中的舜一代五十年 ,是古代史上实际存在很长时期的一个朝代 ,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6.
刘月 《中文信息》2022,(2):182-184
新形势下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要求,切实提高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重点强化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联系与协作.本文以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前提,以形成一体化、全方位、广渠道的高校育人体系为目标,从辅导员正确认识新发展阶段、准确把握角色定位、充分发挥自身媒介作用、桥梁纽带作用以...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在就业与再就业工作中地方政府调控与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利弊,分析了赣、湘、粤三省再就业工作地方政府调控与劳动力市场化矛盾,阐述了如何充分发挥“两只手”在再就业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世纪转折时期,亚太地区大国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中国从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确立了21世纪初对美、日、俄伙伴关系战略。这种关系,将有助于中国国家主权和安全、经济发展、国家统一、国际地位等方面战略利益的实现,因而是一种最佳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9.
明、清、民国时期,黄河上游地区自然灾害较多,对社会稳定形成威胁。各级政府沿袭前代做法,较重视储粮备荒、减免赋役,同时,还采取措施进行赈济,本文对赈济灾荒过程中的勘报灾情、临灾赈济、恤政机构、以工代赈等措施及其演变作了探讨。那时虽有备荒赈灾制度,但遇灾歉后百姓流离失所、卖儿鬻女、吃草根树皮咽观音土甚至“人相食”的事例仍多有发生。  相似文献   

20.
明、清、民国时期,黄河上游地区自然灾害较多,对社会稳定形成威胁。各级政府沿袭前代做法,较重视储粮备荒、减免赋役,同时,还采取措施进行赈济,本文对赈济灾荒过程中的勘报灾情、临灾赈济、恤政机构、以工代赈等措施及其演变作了探讨。那时虽有备荒赈灾制度,但遇灾歉后百姓流离失所、卖儿鬻女、吃草根树皮咽观音土甚至"人相食"的事例仍多有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